令人矚目的國際尿控協會(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第42屆年會即將於10月17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揭開帷幕。謹代表大會組委會,衷心期待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的同仁參加首次在中國舉行的ICS年會,相信本次大會的成功召開將極大地提高我國尿控領域的科研與臨床水平、促進我國融入國際尿控學術沙龍,並將成為我國尿控事業發展的裏程碑。
中國康複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泌尿外科、首都醫科大學康複醫學院、國際尿控協會(ICS)第42屆年會主席
令人矚目的國際尿控協會(International Continence Society,ICS)第42屆年會即將於10月17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揭開帷幕。謹代表大會組委會,衷心期待來自全國及世界各地的同仁參加首次在中國舉行的ICS年會,相信本次大會的成功召開將極大地提高我國尿控領域的科研與臨床水平、促進我國融入國際尿控學術沙龍,並將成為我國尿控事業發展的裏程碑。
ICS是一個英國注冊的慈善學術團體,通過教育、研究和捐助來提高尿控基礎研究和臨床水平,改善全球排尿、腸道和盆底功能障礙患者的生存質量。對ICS曆史的回顧將給我們帶來啟迪並提供借鑒:ICS已經走過了42個年頭,在20世紀上半葉,世界範圍內學者對膀胱和直腸肛門生理功能及其功能障礙的關注越來越多;同時利用電刺激改善控尿和排便越來越引人注意,國際合作越來越多,人們發現臨床醫生和工程師之間的多學科合作非常重要,但統一專業術語的缺乏使學者間的交流存在障礙,因此名詞術語的標準化就顯得尤其重要。在這種背景下,當Eric Glen提出建立ICS的前身----“尿控俱樂部”時,立刻得到了其他學者的支持。他的靈感來源於在巴黎拜訪Pierre Aboulker教授時的一次談話,哥本哈根的Peter Gammelgaard、埃克塞特的Peter Caldwell和倫敦的Turner Warwick支持該該倡議,Peter Caldwell同意主持1971年在埃克塞特舉辦的第一屆會議。在該屆會議上,Peter任大會主席、Eric為秘書,有來自數個國家的50多位代表參加。從社會效應和學術角度來看,該屆會議均取得巨大成功,會議決定將尿控俱樂部改名為“國際尿控協會”、並強調尿動力術語標準化的重要性。1973年第3屆ICS會議在哥本哈根舉行,Tage Hald被選為ICS標準化委員會第一任主席,並在1976至1981年間發布了第一份標準化報告。1977年,來自北美的會員激增,Norman Zinner建議ICS和美國尿動力學會(UDS)舉辦聯合會議,第1屆聯合會議於1980年在洛杉磯舉行,Norman作為大會主席;隨後於1983年和1986年分別在亞琛和波士頓舉行了聯合會議。1971年埃克賽特會議決定:ICS不設終身的會長或主席、且大會主席職位每年更換、由學術年會組織者承擔。設榮譽秘書長保證ICS運行的連續性,1971至1985年由Eric Glen擔任秘書長,1985至2003年Paul Abrams擔任第二任秘書長,此後Walter Artibani和Jacques Corcos分別擔任第三、四任秘書長,現任秘書長為Sender Herschorn。隨著ICS越來越壯大,擁有來自80多個國家近3000名會員,他們來自多個學科,包括內科醫生、外科醫生、護士、物理學家、物理治療師、生物工程師和科學家;1998年ICS在英國被注冊為慈善團體。在2008年,通過廣泛選舉,ICS的領導結構發生巨大變革,更多理事進入理事會,並對許多條款和章程進行了修改,每個職位任期3年;這些改變的目的是縮短領導層的任期、加快職位輪換、更加民主化地反映會員的願望。ICS的目標是依托各國研究排尿、排便控製及盆底功能障礙的基礎和臨床專家來開展國際合作研究,進行全球範圍的教育,為發展中國家失禁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在年會或刊物中發布研究結果和提供研究資金以提高研究水平,製定和改良臨床標準和指南,以及聯係其他相似的學術團體。ICS實行會員製,官方雜誌為《神經泌尿學與尿動力學》。42年的曆程,一個10餘人的俱樂部發展成擁有近3000名會員的多學科國際學術組織,ICS的發展壯大見證了國際尿控事業的快速進展,也將激勵我國同領域的不斷發展。ICS創建者確立了年會製度,且每年由不同的大會主席和會議地點舉辦年會,ICS年會延續至今已召開41屆,已經成為該領域泌尿外科醫生、婦科醫生、物理治療師、科學家、生物工程和護士每年最重要的學術日程,ICS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多學科的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大小便失禁的防治,這使ICS年會成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學術盛宴與學術峰會,每年來自世界各國的專業人員3000多人都會彙聚世界的某一個城市,共同交流和探討一年來世界尿控領域的最新動態與成果、享受所在地獨特的文化,會見老朋友、結交新朋友,這已成為ICS獨特的傳統與文化。
我國尿控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涉足ICS年會也很少。早在2000年,在老一輩泌尿外科專家的鼓勵下,我們開始啟動了對ICS年會的申辦工作,ICS年會的申辦要經曆3道流程、有著嚴密的競選程序,由於缺乏工作基礎,我們經曆了第一次失敗;2007年,再次啟動申報工作、並順利通過第一輪資格審查與第二輪答辯,然而在第三輪會員投票中輸於格拉斯哥;2008年,我們在開羅發起第三次申辦,終於獲得了成功、贏得了2012年ICS年會的舉辦權。這是一條坎坷不平、來之不易的申辦之路,它代表了我國學者努力融入國際尿控學術沙龍的艱辛曆程,因此本屆北京ICS年會更加值得珍視。我國學者以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本屆年會共收到投稿930篇,來自亞洲稿件達48.5%,較前一屆增長15%,其中來自中國大陸投稿159篇。經過ICS科學委員會的精心篩選,共選出282篇參與本屆年會的會議發言,其中包括中國大陸23篇、數量僅次於日本和美國,創下了中國參加ICS年會的曆史記錄,我國學者還榮獲優秀論文獎1項。這些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中國同仁共同的光榮與驕傲。為期3天的正式會議將通過大會發言、分會發言、視頻、展板等途徑展示本領域最新的國際研究成果,會議旨在推動對尿控領域的新認識、交流對尿失禁及其相關領域的診療新進展。會議安排了3次國際著名專家的精品講座,其中我國韓濟生院士題為“中國針灸--曆史、現狀及未來”的講座將針對傳統中醫理論的針灸療法、針灸治療尿失禁的現狀進行係統闡述;美國的Kristene Whitmore將就“慢性盆底疼痛的性蘊涵”展開係統論述;比利時的Jan Deprest將詳細闡述“盆底器官脫垂外科治療中腹腔鏡手術的地位”,這對於在美國FDA對經陰式補片手術提出警告的大環境下,盆底器官脫垂外科治療的走向具有重要啟示。今年是ICS正式提出膀胱過度活動症(OAB)定義10周年,自從OAB的概念問世以來即爭論不斷,孰是孰非?也許我們將從一場名為“ICS關於OAB標準10年回顧:難道我們找錯了對象?”的辯論中確立自己的判斷。此場辯論被命名為“Norman Zinner辯論”以紀念最近去世的ICS先驅之一、Norman Zinner教授,其在2011年11月在Neurourol Urodyn雜誌上發表了一篇“OAB:Are we barking up the wrong tree? A lesson from my dog”的文章,提出了對OAB的獨到見解。本次辯論中,OAB概念的提出者之一、Alan Wein首先作題為“OAB:好、壞、醜”的發言,以闡述OAB提出的背景及使用10餘年的情況;隨後Kari Tikkinen作“OAB:定義對誰服務最好?”、Werner Schaefer作“從尿動力學視角看OAB”、Marcus Drake作“為獲得OAB我們需要大腦嗎?”的發言,然後與會專家將進行辯論。所設置的“神經泌尿學圓桌會議”將係統討論當前神經泌尿領域的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內容涵蓋神經泌尿學基床研究進展、新的評估技術、神經調節、神經重布線以及組織工程等領域進展,內容將引人入勝。上述內容均聚焦當今尿控領域的焦點與熱點,使您有機會感受國際大師們高水準的學術交流與爭鳴、以及令人陶醉的科學氛圍。另外,在正式會議之前的兩天,從遞交的62份專題申請中挑選了47份組成了ICS教育課程,涵蓋了下尿路、盆底、腸道功能障礙等從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各個研究方向的所有內容,所交流與討論內容極具吸引力,呈現了國際尿控領域的最新進展及前沿知識。本次年會重新開設了久違的“約見專家”活動,參與的國際知名專家增至48位,在3天時間內將圍繞24個主題進行麵對麵討論。本次會議還包括第11屆物理治療圓桌會議、盆底功能訓練午餐會、護理論壇及尿失禁公共論壇等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
金秋十月,楓葉漸紅,丹桂飄香。這正值北京最美好的季節,相信涼爽宜人的氣候將帶給我們難忘的記憶與豐碩的收獲,本屆ICS年會的召開是我國尿控事業在融入國際學術沙龍、與國際水平接軌的征途中所邁出的標誌性的一大步,讓我們共同預祝大會圓滿成功!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