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與臨床應 “親密無間” ——訪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曾益新院士
曾益新院士
由廣東省抗癌協會 、 美中抗癌協會(USCACA)、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癌 症》(Chin JCancer)雜誌 聯合主辦的第 4 屆廣州國際腫瘤學會議將於 2015年11 月 5日 ~7 日在廣州召開 。 在《中國醫學論壇報》記者會前對 大會主席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曾益新院士的采訪中, 曾院士詳細解讀了關於腫瘤精準醫學時代基礎醫學與臨床科研之間如何完美結合的前沿理念。
腫瘤精準醫療需要臨床與科研緊密配合
在精準醫學時代, 分子靶向治療是目前腫瘤治療的主要趨勢。而目前的臨床實踐已經證明, 分子靶向治療不僅能“殺滅腫瘤”, 而且能誘導腫瘤細胞向正常細胞分化, 從而 “治愈腫瘤”。分子靶向治療通過抑製癌基因信號、 延緩腫瘤發展, 進而使患者能夠 “帶瘤生存”。在不遠的將來, 很可能將惡性腫瘤轉化為糖尿病、 高血壓一類的慢性病。要實現這個目標, 需要各方麵的投入和努力。首先, 我們需要政府和社會資金的投入來協助科研工作的開展。但更為重要的是, 臨床工作與基礎研究必須緊密結合,才能保證我們的所有工作有效、 準確地進行。
目前, 在基礎研究方麵, 腫瘤研究的發展極快, 幾乎可以說是日新月異。關於腫瘤發生、 發展的機製在逐步明確, 腫瘤相關的診斷技術和治療發展也是不斷取得喜人的進展。在這樣的條件下, 將基礎研究的成果應用到臨床工作中, 能有效地增強臨床診斷的效率和治療效果, 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患者生活質量。而另一方麵, 腫瘤細胞遺傳背景不穩定和生物學行為異質性是惡性腫瘤的基本特征, 這也導致了在臨床工作中麵對具體患者會出現不同的問題。在這個時候, 我們就需要把臨床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帶到基礎科研的實驗中進行研究和探索, 通過基礎研究來解決臨床中發現的問題, 將研究成果服務於臨床, 達到臨床上對於腫瘤患者的有效治療。曾院士在訪談中著重強調, 隻有通過基礎研究與臨床工作 “親密無間” 的合作, 我們才可能在臨床上實現腫瘤的精準醫療, 降低惡性腫瘤患者的死亡率, 讓患者最大程度的獲益。
大會亮點介紹
作為本次大會的主席, 曾院士也對本次大會作了簡要的介紹。繼圓滿召開了前三屆廣州國際腫瘤學會議後, 今年,大會邀請了來自美國和中國的眾多著名腫瘤學專家及學術精英, 包括美國科學院 院 士 Webster K. Cavenee,Inder M.Verma, Carlo M. Croce,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孫燕院士、 郝捷院士, 詹啟敏院士、 林東昕院士, 山東省腫瘤醫院於金明院士等。這些學術權威和專家的參會, 為本次大會提供了一個高水準、 深層次探討問題的好機會, 為推進我國腫瘤研究的進步做出貢獻。這些專家對於當前國內外腫瘤的最前沿、 最有價值的學術研究成果, 腫瘤防治的新觀念、 新進展和新資訊的介紹將是本次大會的一大亮點。
同時, 除了邀請各位專家在臨床研究、 轉化研究、 免疫學研究等多個領域進行一場高水準的學術交流, 大會還專門開設了 “journal development session”, 邀請了來自《自然·遺傳學》(Nat Genet)、《癌 細 胞》(Cancer Cell)、《癌 症 發 生》(Carcinogenesis)的 多 位 生 物 醫 學 期 刊主編與與會者在如何寫作和發表高水準的學術論文方麵進行交流。這也是本次大會的另一亮點。
第十七屆CSCO大會在廈門召開
2014年9月17日-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