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SABCS第二天,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的BodilsenA教授做了關於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切緣寬度與局部複發關係的口頭報告。BodilsenA教授對來自丹麥的乳腺癌數據庫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入組患者11,900例,均為2000~2009年期間18-75歲的單側浸潤性乳腺癌患者,無既往癌病史,所有患者按丹麥乳腺癌協作組指南進行處理。
張建國教授在大會現場
2015SABCS第二天,來自丹麥奧胡斯大學的BodilsenA教授做了關於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切緣寬度與局部複發關係的口頭報告。BodilsenA教授對來自丹麥的乳腺癌數據庫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入組患者11,900例,均為2000~2009年期間18-75歲的單側浸潤性乳腺癌患者,無既往癌病史,所有患者按丹麥乳腺癌協作組指南進行處理。
結果顯示,整體人群同側5年複發風險為2.4%,9年複發風險為5.9%;與大於1mm的切緣寬度相比,0-1mm切緣寬度的複發風險增高1.4-2.5倍;40歲以下切緣陽性再切除患者和淋巴結轉移患者複發風險顯著增高,後續化療及內分泌治療能夠降低複發風險。另外,該研究提示,高組織學分級人群局部複發的可能性較高,局部增量放療可能降低複發風險。整體人群中,行局部切除術的患者中有11%接受了再次手術,行全乳切除術的患者中有6%接受了再次手術。20%的再切除患者有殘留腫瘤,其中23%為浸潤性癌,63%為DCIS,14%為DCIS和浸潤性癌並存。值得注意的是,再次手術有腫瘤殘留的患者局部複發風險明顯增高,但總生存並沒有差異。結論:切緣陽性增加局部複發風險;1mm以上更寬的切緣並不能改善局部複發風險;再次切除切緣陽性複發風險增高,但不影響總生存。
點評:該研究為回顧性研究,來自不同中心的不同醫生,切緣本身的選取有一定的偏差,局部放療的人群及措施選擇也有差別,可能對結果產生一定的影響。另外,研究者沒有發表不同分子亞型對局部複發影響的評估,結果同樣值得關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已經形成規範,切緣陰性是基本要求,NCCN和ASCO均采用切緣墨染無腫瘤細胞的定義作為標準,該研究也顯示追求更寬的切緣對改善局部並沒有意義。但臨床實踐中,在不影響美容的前提下應適度增加切緣寬度,避免因腫瘤細胞殘留而進行再次切除,減少局部複發風險。
(中國醫學論壇報劉金編輯)
本文為“壹生”平台首發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