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聖安東尼奧會議(SABCS)首日上午,口頭報告專場1(GeneralSession1)登場。其實最初我看這個session的安排時,更期待一些前沿的研究進展,如PDL-1抑製劑等,然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與臨床實踐密切相關的這項臨床試驗。
朱麗教授在大會現場
2015年聖安東尼奧會議(SABCS)首日上午,口頭報告專場1(GeneralSession1)登場。其實最初我看這個session的安排時,更期待一些前沿的研究進展,如PDL-1抑製劑等,然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與臨床實踐密切相關的這項臨床試驗。
這是一項Ⅲ期多中心臨床研究,在韓國和日本的84個中心開展。主要針對那些經過新輔助化療後未達到病理學完全緩解、也就是還有殘留病灶的HER2陰性乳腺癌患者,觀察輔助治療中加入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卡培他濱的效果。這部分患者臨床上預後相對是不佳的,所以學者希望在輔助治療階段改善患者預後。
研究共入組了910例患者。患者都經過了包括蒽環和紫杉類藥物新輔助化療+手術,其中沒有達到病理學完全緩解(pCR)和/或淋巴結陽性的患者被隨機分為兩組,一組接受標準治療作為對照組,如激素受體(HR)陽性者接受內分泌治療,HR陰性者則不再接受全身化療;另一組試驗組是在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卡培他濱。卡培他濱劑量為2500mg/m2/d,第1-14天給藥,每3周1個周期,共給予8個周期治療。主要研究終點是無病生存(DFS),次要終點是總生存(OS)和安全性。
入組患者年齡為20~74歲,Ⅰ~ⅢB期,全部為HER2陰性患者(免疫組化為0~1+,熒光原位雜交陰性)。新輔助治療方案大部分為蒽環聯合紫杉類,之前化療未服用過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
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與對照組的5年DFS率分別是74.1%和67.7%(HR=0.7,單邊P=0.005),有顯著統計學差異。
令人意外的是,兩組的5年OS率也有顯著差異:89.2%對83.9%(HR=0.6,P<0.01)。所有亞組分析也提示,基本所有治療亞組都能從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中獲益。根據激素受體狀態進行分析的結果提示,三陰性患者更能獲益(HR=0.58),而HR陽性者的HR為0.84。
啟示這樣一項研究,主要針對預後不良的患者群體,探討標準新輔助化療後輔助使用8個周期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的實用價值,結果提示能改善患者的生存,包括DFS和OS,結果令人印象深刻。當然,隨之而來的副作用會導致部分患者中斷治療或治療減量,但新輔助治療後仍由殘留病灶患者群體顯示了生存的獲益,這值得關注。現場研究者報告結束後,提問和討論的參與人群排成了長龍,其中不乏現在乳腺癌領域的“大牛”如EricWiner、HopeRugo等。這也提示了這項研究帶來的一些重要啟發,因為之前不論是在新輔助治療還是輔助治療中,加用口服氟尿嘧啶類藥物並未顯示陽性結果,不過那是在標準蒽環類藥物聯合紫杉類藥物基礎上再加用卡培他濱,而今天這項研究是針對新輔助治療後未達到pCR的患者在輔助治療階段使用這類藥物。現場有學者提出,這可能與部分細胞有幹細胞特征有關。
(中國醫學論壇報廖莉莉整理)
本文為“壹生”平台首發原創文章,歡迎轉發,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