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台灣學者研究團隊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JAMA Oncol)上發表了一項以台灣人群為基礎的10年前瞻性隊列研究,分析了35歲以上女性每年臨床乳腺檢查(CBE)、50~69歲的乳腺癌高危女性兩年一次乳腺X線攝片和50~69歲女性兩年一次普通的乳腺X線攝片3種乳腺癌篩查方案對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和過度診斷情況。
眾所周知,乳腺癌是嚴重威脅女性健康的惡性腫瘤。盡管我國乳腺癌的年齡標化發病率和死亡率與西方發達國家比較處於較低水平,但自上世紀90年代始,我國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長速度是國際上平均增速的2倍。西方國家20~30年的經驗表明,早期使用乳腺X線攝片篩查,實現早診斷和早治療可有效地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但西方發達國家的乳腺癌篩查經驗大部分是來自白人女性的研究結果,且近來西方國家對於乳腺X線攝片篩查可能帶來的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的疑慮日益增多,而基於中國人群良好設計的、大樣本量的乳腺癌篩查研究尚缺失。在我國應采用何種切實有效的篩查方法和篩查方案仍存在爭議。
最近,中國台灣學者研究團隊在《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JAMA Oncol)上發表了一項以台灣人群為基礎的10年前瞻性隊列研究,分析了35歲以上女性每年臨床乳腺檢查(CBE)、50~69歲的乳腺癌高危女性兩年一次乳腺X線攝片和50~69歲女性兩年一次普通的乳腺X線攝片3種乳腺癌篩查方案對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和過度診斷情況。
研究結果提示,與每年CBE比較,兩年一次普通女性乳腺X線攝片篩查可降低41%的乳腺癌死亡率[危險比(RR)0.59]和30%的Ⅱ期以上乳腺癌發病率(RR0.70)。與此同時,與CBE比較,兩種乳腺X線攝片篩查方案並未顯著造成過度診斷。
該研究分析了來自140多萬台灣人群的乳腺癌篩查數據,為亞洲人群使用乳腺X線攝片篩查降低乳腺癌死亡率提供了證據支持。然而研究仍有如下不足之處。
首先,由於3種不同乳腺癌篩查方式非同一時期進行,未能隨機分組,且未詳細記錄治療情況,死亡率的降低不除外是由於不同時期治療手段不斷提升引起。
其次,2004~2009年開始的兩年一次普通女性乳腺X線攝片篩查方式隨訪時間不足,這導致研究結果產生一定偏倚。
最後,研究僅對3種乳腺癌篩查方案的檢測效能進行分析比較,並未對篩查的經濟成本和乳腺X線攝片檢查可能帶來的輻射及假陽性結果帶來的負麵心理影響進行評價和分析。
在當今的中國,不同地區及城鄉間的經濟和醫療衛生條件存在巨大的差異。無論是方便易行的CBE、適合大多數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的乳腺超聲檢查,還是歐美國家推薦的乳腺X線攝片檢查,對當地醫療衛生條件、基層醫務工作者技術水平、篩查培訓及質量控製規範性等方麵均具有一定的要求,而這些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尚有待提高。因此,在製定乳腺癌篩查計劃時,不應該千篇一律,而是要根據各地人群的患病率、衛生服務能力與資源,采用不同的適宜技術,設計有針對性的高、中、低三套方案,供政府決策者和衛生機構選擇。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