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化療的“結”怎麼解?

作者:佚名 來源:澎湃新聞 日期:2017-02-21
導讀

         胃癌是高發性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胃癌的發病率差異很大。我國屬胃癌高發區,其中以西北地區最高。

關鍵字:  胃癌 |  | 化療 |  | 健康 |  |  

        胃癌是高發性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胃癌的發病率差異很大。我國屬胃癌高發區,其中以西北地區最高。

        跟其他實體腫瘤一樣,胃癌的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和放化療,由於胃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大約70%的患者在查出胃癌時,已經是中晚期,不能進行根治性手術,或者是手術不能將癌細胞徹底清除幹淨。放、化療等輔助治療可彌補手術的局限性,化療成了胃癌治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由於藥物不斷的研製更新,胃癌的化療效果有了較大的提高。那化療的“結”怎麼解?

        化療前要“做足工作”

        胃癌的化療與其他惡性腫瘤相比,劑量強度略低,大多數的化療方案中氟尿嘧啶是24小時持續靜脈給藥。很多患者都會擔心,這樣持續給藥產生的毒副反應會不會不能耐受。其實,隻要在化療前做足工作,就能將不良反應降到最低,並能進行一定的預防。

        如何為患者製定適合的化療方案?醫生先確定患者的細胞類型,對化療是否敏感。然後,對患者的肝腎功能及血常規進行檢查,看患者是否貧血及白細胞數是否正常。除此之外,還要根據飲食、運動情況判定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采用的化療藥會有什麼樣的不良反應,醫生會做到心中有數,並提前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第一個療程結束後,醫生會根據患者對化療的反應及時調整方案及劑量。

        化療一定要“及時”

        胃癌的手術後化療,究竟什麼時候開始為好?很多患者認為手術創傷使人很虛弱,身體還沒有完全恢複,等養好了才能進行化療。其實一邊在養身體,一邊就在滋養著殘留的癌細胞。一般來說,在手術後3~4周就可以進行化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來製定化療方案,所以不需要過分擔心,拖延時間反而耽誤最佳輔助治療時機。

        另外,在化療過程中,給藥要及時、按時,一般3~4周為一個療程,有些患者一個療程做完了拖很長時間才來做第二個療程,這樣會影響治療效果。

        化療期間的一些檢查也必須及時按時地進行,每1~2個療程要做一次心電圖和肝髒功能的檢查,每周都要進行一次血常規檢查,如果白細胞下降,應及時處理,否則會影響後續的化療。患者應選擇腫瘤專科進行化療,第一次化療一定要密切隨訪,整個化療的過程最好能在一位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便於醫生較完全掌握患者情況,進行適當的劑量調整和不良反應的處理。

        胃癌化療的不良反應

        眾所周知,化療必然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經過醫生的綜合處理可以盡可能地降低。胃癌化療究竟會產生哪些不良反應?他們對人體的影響有多大?

        1、惡心嘔吐,全身乏力。這是患者化療後會普遍發生的反應,但是一般都在患者的耐受範圍之內。一些催吐性較強的化療藥一般在化療前就會預先給患者服用止吐藥,但是止吐藥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一定要適量使用。

        2、毛發脫落。這一般隻在外觀上產生影響,全部化療結束後,毛發會重新長出來。一些患者在脫發過程中會感到頭皮痛,如果患者不忌諱,可以將頭發全部剃掉。另外,準備一頂透氣性好的棉布帽子,可以禦寒防曬。

        3、在胃癌化療中,氟脲嘧啶是常用藥物,它容易引發靜脈炎,症狀是靜脈的發硬疼痛、色素沉著。如果患者先做PICC(外周穿刺中心靜脈置管術),可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

        化療期間的飲食和運動

        胃癌患者在化療期間,常常會食欲不振,什麼都不想吃,也什麼都不敢吃。其實化療期間要保證一定量的食物攝入,保證基本的能量。吃些清淡的東西,少吃多餐,不要過分飽食,通常六七分飽就可以了。要多喝水,有利於代謝物的排泄。

        化療之後要逐漸補充營養,均衡蛋白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攝入,選擇不同種類的食物。患者還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生活要自理,加強和家人、朋友的溝通。

        “過分保護”並不可取

        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患者被捂得嚴嚴實實滿頭大汗,家屬總覺得接受手術、化療後身體虛弱,於是給患者一層又一層的“保護”。其實過分的保護並不有利於患者的康複。患者家屬要盡量給患者一個寬鬆的環境,不要製造緊張情緒,了解治療的規律和治療產生的毒副作用,做好相應的應對措施,同時要充分了解治療規律,及時帶患者到醫院檢查。

        另外,家屬還要注意患者化療期間的飲食調養,給患者吃的食物應易消化、溫度適中。尤其要注意的是一些化療藥物(如奧沙利鉑)要求患者避免一切冷接觸。患者的房間要隨時通風通氣,保持空氣的新鮮和流通。用一顆平常心對待,結果往往會更好。

        備注:本文作者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腫瘤內科主任醫師、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國家藥品臨床研究機構副主任印季良教授,擅長惡性淋巴瘤、實體腫瘤的診治,新藥臨床試驗。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