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2019ASCO晚期肺癌免疫治療重點摘要彙總

作者:找藥寶典 來源:找藥寶典 日期:2019-05-30
導讀

2019ASCO摘要已經麵世,小編整理了晚期肺癌免疫方麵的治療進展。在晚期肺癌方麵,免疫的治療進展速度有所下降,大的方向已經穩定。此次摘取的內容都是從細節或臨床剛需方麵著手,也很有臨床啟發意義。隨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關鍵字: ASCO | 肺癌

(本文授權轉載自“找藥寶典”)

2019ASCO摘要已經麵世,小編整理了晚期肺癌免疫方麵的治療進展。在晚期肺癌方麵,免疫的治療進展速度有所下降,大的方向已經穩定。此次摘取的內容都是從細節或臨床剛需方麵著手,也很有臨床啟發意義。隨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1.口頭彙報LBA9015:K藥治療晚期NSCLC的5年生存數據,內容暫未公開

作為最高級別的口頭彙報,我們期待K藥的5年生存數據。具體內容也隻在大會當天披露。我們隻能望題興歎了。小編在此為大家扒出既往報道的001的3年生存數據以及O藥既往報道的 CA209-003研究的5年OS數據。不知道K藥會不會再創巔峰!

2.PD1單抗SHR1210+阿帕替尼治療經治進展的EGFR/ALK陰性的晚期非鱗非小細胞肺癌。(9112)

該研究為開放多中心1/2期臨床研究,采用國產PD1單抗SHR-1210聯合口服阿帕替尼治療晚期NSCLC患者。最終納入96例EGFR和ALK突變陰性的晚期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23例患者既往接受過2種及以上治療方案,73例患者接受過1種。初始組接受2種劑量水平的阿帕替尼(250、375mg/d) + SHR-1210 (200mg, q2w),後擴展組選用250mg阿帕劑量的治療效果。結果顯示,在91例可評估患者的ORR和DCR分別為29.7%和81.3%。血TMB (bTMB)檢測在80/91例可評估患者中進行,以1.54 muts/Mb為高低分界點。高bTMB患者的ORR為50%(19/38)。截止2019年1月20日,20/27名應答者仍在接受治療(見表)。所有96名患者中,54名(56.2%)等級≥3 TRAEs。2例及2例以上患者發生≥3級AEs,包括高血壓、手足綜合征、穀氨酰胺轉移酶升高、蛋白尿、肝功能異常、堿性磷酸酶升高。結論:SHR-1210聯合阿帕替尼對非鱗狀非小細胞肺癌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且安全性可接受,尤其是對bTMB高的患者。前瞻性研究需要驗證臨床結果和bTMB作為療效的預測因素。

3.VARGADO研究:尼達尼布+多西他賽治療免疫治療進展的肺癌患者的療效觀察(9074)

VARGADO是一項前瞻性非介入性研究,探討尼達尼布聯合多西紫杉醇治療一線化療二線免疫治療後進展的晚期肺腺癌的療效和耐受性。25例經免疫治療後病情進展的患者隨後接受尼達尼布聯合多西紫杉醇治療。一線化療包括培美曲塞(18/25例,72.0%)、順鉑(15/25例,60.0%)、卡鉑(12/25例,48.0%)、貝伐單抗(8/25例,32.0%)、長春瑞濱(4/25例,16.0%)、紫杉醇(2/25例,8.0%)和多西他賽(1/25例,4.0%)。二線治療包括nivolumab(18/25例,72.0%)和pembrolizumab(6/25例,24.0%)。在尼達尼布和多西紫杉醇治療下,9/20名患者(45.0%)達到PR,7/20名患者(35.0%)病情穩定,DCR為80.0%(16/20名患者)。中位PFS為5.5個月(95%CI 2.5 - 8.2)。治療突發不良事件(TEAEs)≥3級,嚴重、導致停藥的TEAEs分別為15/25例(60.0%)、13/25例(52.0%)、9/25例(36.0%)。結論:尼達尼布聯合多西紫杉醇治療晚期肺腺癌化療及免疫治療進展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安全性可接受。

4.具有DDR基因變異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具有更高的TMB,以及更好的免疫療效(9077)

有一類基因,叫DNA損傷修複(DDR)基因,這類基因的改變與腫瘤浸潤淋巴細胞增多、基因組不穩定性增高和腫瘤突變負擔(TMB)增高有關。研究者收集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接受PD-(L)1抑製劑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的臨床病理和基因組數據。采用OncoPanel公司的下一代靶向測序技術(NGS)測定DDR基因突變狀態和TMB。DDR陽性(DDRpos)病例被定義為具有致病性DDR改變的病例(根據COSMIC和ClinVar數據庫)。DDR陰性(DDRneg)病例定義為DDR野生型或非致病性DDR改變。結果:468例接受免疫治療的NGS患者中,有242例(51.7%)的患者DDR發生改變。其中74例(整個隊列中15.8%)被定義為DDR+,致病性改變的基因有:ATM(41.9%)、MLH1/MSH2/MSH6(18.9%)、BRCA1/2(16.2%)、CHEK1/2(9.4%)、FANC基因(9.4%)、BAP1(5.4%)、RAD基因(5.4%)、ERCC4/6(4.0%)、POLE(2.7%)、ATR(2.7%)。DDR+組和DDR-組在年齡、工作狀態、性別、組織學、致瘤因子突變、吸煙情況、ICI線、基線腦轉移等方麵保持平衡。DDR+組的TMB中位值明顯高於DDR-組(12.1 vs 9.8突變/MG, P = 0.007)。各組間PD-L1中位腫瘤比例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30% vs 25%, P = 0.33)。在免疫治療,DDR+組(N = 394)相比DDR-組有明顯高於客觀緩解率(31.1%比19.1%,P = 0.03)、更長的平均無進展生存(4.3 vs 2.6個月, P = 0.02)和總生存期(16.3 vs 9.8個月, P = 0.009)。結論:致病性DDR改變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中高頻發生,與PD-1軸抑製治療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較高的TMB和更好的臨床結局相關。

5.不按3周一次使用K藥,是否會對免疫療效有影響。(e20617)

Pembrolizumab(K藥)是晚期NSCLC的標準治療方案,規定是每3周±化療一次。如果不按照該周期使用是否可以呢。研究者就此分析了本中心至少接受了4個周期的K藥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患者按照使用K藥的頻率分為標準組A組(3周±3天),B組(不正常使用的頻次占總使用次數≥25%)、C組(不正常使用的頻次<25%)。結果:84例經K治療的患者中,43例(51%)被確定至少接受4個周期(A組:17、B組:10、C組:16)。非標準使用周期的原因是:患者-醫生的偏好(65.4%的患者),免疫相關不良反應(15.4%)、非免疫相關不良反應(42.3%)。B組和C組在較長的非標準間隔接受以K藥為基礎的治療後,停藥時間明顯較長,總體生存率無統計學差異。結論:我們的數據雖然受樣本量和單機構設計的限製,但顯示在常規臨床實踐中,有相當比例的患者在較長時間間隔內接受K治療,其結果與晚期NSCLC患者按規定的3周間隔內接受K藥治療的預期結果相當。當然這需要更大研究證實,以最大可能降低患者經濟壓力。

6.CDKN2A/B基因缺失及MDM2改變提示與腫瘤使用免疫治療後超進展高度相關。(e20628)

回顧性分析了20例一線K藥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按照治療2個月內判定進展且腫瘤增大超過50%作為超進展的定義來評價,其中5例患者出現了超進展,我們采用免疫組化、FISH、NGS去檢測這些患者的基因表型。5例患者均表現出MDM2基因的擴增,1例表現為免疫組化可見的1-50%的MDM2蛋白的局灶性擴增,5例中4例出現了CDKN2A/B基因的缺失。無一例非超進展患者出現MDM2基因或蛋白的擴增。結論:CDKN2A/B基因缺失及MDM2改變與免疫超進展密切相關。

7.免疫治療引起的肺炎不同影像表現可能提示不同預後結果。(9065)

探討根據免疫治療引起的肺炎患者在影像學上的不同表現與最終預後的關係。將肺炎分為5個亞型:隱源性組織肺炎樣(COP)、磨玻璃混濁(GGO)、間質、過敏和其他未指定的肺炎(NOS)。研究者分析了接受抗pd -1抗體治療的231例患者,33例(14.3%)出現肺炎。33例肺炎患者中位年齡66歲(45 ~ 82歲),其中女性7例,nivolumab組25例,pembrolizumab組8例。16例患者被歸為GGO, 16例患者有COP樣外觀,1例患者有NOS。COP患者的中位生存時間明顯長於GGO患者(未達到vs7.8個月;HR 0.29, 95% CI 0.09-0.81;p = 0.0071)。其中94%(33例中的31例)的肺炎得到改善,1例死於肺炎。總有效率(CR+PR)在COP患者中為44%,GGO患者中為31%(p = 0.47)。係統性皮質類固醇治療肺炎患者與非係統性皮質類固醇治療肺炎患者的OS無統計學差異(未達到14.8個月;HR 1.4, 95% CI 0.52-4.1;p = 0.51)。結論:肺炎性肺炎(COP)患者的生存期明顯長於肺炎性肺炎(GGO)患者。肺炎的影像學特征可能反映抗pd -1治療後的臨床結果。

8.durvalumab±tremelimumab對比化療一線治療晚期NSCLC的MYSTIC研究以生物標誌物為分層的再分析。(9016)

MYSTIC研究是一項三臂III期研究,比較durvalumab、durvalumab+tremelimumab與含鉑化療一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差異。此次分析是以PDL1表達及bTMB情況分層比較各組的療效差異。結果:(1)無論bTMB是否>20,durvalumab相比化療都能改善PDL1≥25%的患者的總生存。(2)不同PD-L1表達水平,dur+tre的方案相比化療可以改善bTMB≥20的患者的總生存OS 。以生物標誌物為分層的療效免疫療效分析,可以為臨床製定治療方案時提供依據。

9.IMpower150研究亞組分析:ABCP四藥組合對基線肝轉移的晚期NSCLC患者有療效助益。(9012)

在阿特朱單抗(atezo) +貝伐單抗(bev)+化療(卡鉑+紫杉醇)治療晚期初治非小細胞肺癌(IMpower150)患者中,PFS和OS較貝伐+化療 (BCP)有明顯改善。在此分析一下ABCP與BCP在基線肝轉移肺癌患者是否有生存優勢。結果見下表。結論:與BCP相比,ABCP可下調肝轉移晚期NSCLC患者48%的死亡風險,可能是該人群新的重要治療選擇。

10.Keynote189延展分析:K藥聯合化療一線治療晚期NSCLC,對二次進展PFS2有否有延長意義。(9013)

在KEYNOTE-189研究中,K藥+化療比單純化療顯著改善OS和PFS,安全性可控。我們對此類患者進行了長期的追蹤,觀察PFS2(第2次進展時間,開始2線治療或死亡後從隨機化到PD的時間)。K藥 +化療組45%接受2L+治療,安慰劑+化療組59%(54%)接受2L+治療。K藥 +化療組PFS2更長(HR 0.49 [95% CI 0.40-0.59], P< .00001;中位數17.0月與9.0月), TPS無差異(表)。結論:1L pembro + pemetrexed/platinum在轉移性非鱗狀細胞肺癌中繼續顯示出明顯的OS優勢。安慰劑+化療組54%的患者隨後接受了免疫治療。中位OS、PFS和PFS2在K藥 +化療中幾乎翻了一番。這些數據證實,K要應作為1L治療的一部分,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整體生存。

11.FDA分析亞洲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接受免疫治療的療效薈萃分析。(e20690)

亞洲患者在mNSCLC臨床試驗中有很好的代表性,亞洲的藥物開發也在不斷增長。該研究主要探討亞洲患者在mNSCLC中接受ICI臨床試驗的結果。方法:我們對2014-2018年提交FDA的11項免疫治療 mNSCLC隨機試驗進行了鑒定。我們將試驗分為3組:一線單藥治療(1L-M)、一線聯合化療(化療)(1L-C)、二線單藥治療(2L-M)。采用Kaplan-Meier法評價總生存率(OS)和無進展生存率(PFS)。我們進行薈萃分析,以評估治療效果是否在亞洲和非亞洲人群中一致。結果顯示:5例2L-M試驗納入3399例,2例1L-M試驗納入1579例,4例1L-C試驗納入2500例。大多數亞洲患者的地理位置在亞洲(90%)。參與2L-M試驗的患者中,亞裔占15%,1L-M占27%,1L-C占11%。與非亞洲人相比,更大比例的亞洲人是不吸煙(32%對13%)和egfr突變(13%對4%)患者人群。在每一種治療方案中,亞洲患者在未經調整和調整的操作係統方麵都優於非亞洲患者。2L-M中對OS影響最大的3個變量因素是種族、體質和病理。對於亞洲和非亞洲患者,ICI治療效果相對於化療的程度是相似的。結論:亞洲人的預後明顯好於非亞洲人;與化療相比,免疫治療並沒有獨特的更好或更差的療效。

12.PD-L1的時空異質性及其對非小細胞肺癌免疫檢查點阻斷獲益的影響。(9017)

查詢MD Anderson肺癌GEMINI數據庫,比較不同時間點不同器官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PD-L1表達情況(采用fda批準的抗體免疫組化對腫瘤表達比例評分)。結果:在1398例NSCLC患者中,PD-L1水平與活檢部位顯著相關(p = 0.007)。腎上腺和肝髒轉移瘤的PD-L1水平最高,陽性率(1%或50%),而PD-L1在骨和腦組織活檢中最低。此外,PD-L1明顯高於新鮮組織(PD-L1染色在< 90天後活檢)比保存的組織活檢(PD-L1染色在> 90天後)。鱗狀細胞癌比腺癌表達高。EGFR野生型(WT)比EGFR突變高。MET突變比MET野生型高。STK11突變比STK11野生型高(p < 0.01)。112例縱向標本中,55例(49%)PD-L1在不同時間點有較大變化,分別劃分在不同評分欄(< 1%,1-49%,>50%)。與未接受治療的患者相比,免疫治療與PD-L1水平顯著降低相關(p = 0.019)。此外,398例接受ICIs治療的EGFR/ALK未突變的轉移性NSCLC患者,根據活檢部位分為三組:肺活檢(n = 252);淋巴結活檢(LN, n = 85)及遠處轉移(n = 61)。肺或遠處轉移活檢中PD-L1水平越高,反應率、疾病控製率越高,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1%或50%)越長。然而,LN活檢中PD-L1的表達與這一組患者的反應或生存率均無關。這些發現在多元分析中保持不變。結論:PD-L1的表達在不同的解剖部位和臨床過程中有很大的差異。LN活檢中的PD-L1可能不能可靠地預測ICIs在非小細胞肺癌中的臨床療效。如果隻有遠處組織,尤其是LN活檢,應考慮重複活檢和PD-L1染色。

13.肺癌放療什麼時候加上免疫更好。(9024)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免疫和放療的排布時間。對2004-2015年診斷為非小細胞肺癌的IV期患者進行了NCDB調查,這些患者接受了SRS或SBRT(任何部位)治療,並進行了至少三個月的隨訪。最終確定了13862例符合上述條件的患者,其中371例正在進行免疫治療。以進行立體定向放療SBRT後21天為分界線,在21天後接受治療的患者更有可能活得更長,中位生存期為19個月vs . 15個月,p =0.0335。結論:對於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使用放療及免疫,最好在開始SBRT後至少三周後給予免疫治療,治療效果更好。

14.K藥±肺部放療對治療效果的影響。(9104)

將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接受pembrolizumab聯合或不聯合肺部病灶放療(RT)。RT指的是立體定向體放射治療(SBRT, 50Gy/f4或70Gy/10f)或傳統的分割放療( 45Gy/15f)。Pembrolizumab (200mg IV)從第1天開始,每3周給藥一次,最多用藥16次。結果:124例入組患者中,21例患者完成16個周期K藥治療;16名患者接受SBRT治療,20名患者接受傳統RT治療。7名患者在K藥單藥進展後接受挽救性RT治療,15名患者在試驗開始前6個月接受RT治療。目前有72例患者可評估反應,K藥+放療,相比單純K藥,放射野外的有效率RR分別為22%和25% (p= 1.00),中位PFS分別為10.9個月和8.4個月)(p = 0.83)。比較SBRT與傳統放療時,放射野外病灶有效率RR分別為38%和10% (p =0.10),中位PFS分別為21.1和6.8個月(p = 0.03)。在pembrolizumab組中,對比既往接受RT與未接受RT的患者,RR分別為33%和19% (p = 0.26)。結論:放療雖然安全,但並沒有增加pembrolizumab治療NSCLC患者的放射野外的病灶的療效。探索性分析表明,SBRT可以增加免疫療效,但傳統的分割放療不能,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15.META分析:二線治療晚期NSCLC,PD1單抗和PDL1單抗哪個更好?(e20511)

與PD-L1單抗相比,PD-1單抗具有更好的PFS/ORR獲益,OS和安全性相似。與多西紫杉醇相比,PD-1單抗具有更好的PFS/ORR療效,兩種單抗相比多西他賽均具有更好的OS療效及較低的3-5級AE及AE相關停藥率,但是肺炎發生風險較高。

16.STK11/LKB1突變型晚期NSCLC患者對K+化療也似乎無感。(102)

之前研究顯示,STK11/LKB1基因變異的肺癌患者對免疫治療原發耐藥。目前研究主要探索該類基因變異是否影響接受K+化療聯合治療患者的療效。結果顯示,377例經K+培美曲賽+鉑類治療的患者中,與沒有突變的患者群(N = 275)相比,STK11/LKB1變異的患者(N = 102),PFS顯著縮短,中位PFS4.8月 vs 7.2月,P=0.0063; OS也縮短,中位OS 10.6月 vs. 16.7月, P = 0.0083)。兩組的ORR也有顯著差異(32.6%對44.7%,P =0.049)。重要的是,在STK11/LKB1突變的肺癌患者中,與單純的化療相比,K藥對PFS (mPFS 4.8m vs 4.3m, P = 0.75)或OS (mOS 10.6m vs 10.3m, P = 0.79)沒有改善。結論:在mnsNSCLC中,STK11/LKB1的改變定義了一組臨床結局較差的免疫+化療的患者群,且將K要加用到化療中對此類患者也沒有助益,臨床應對具有STK11/ LKB1突變型NSCLC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案。

17.KRAS不同亞型突變及伴發突變影響免疫療效。(9082)

KRAS等位基因亞型和同時發生的基因組改變對ICIs療效的影響尚不清楚。收集Dana-Farber 醫院晚期NSCLC患者(pts)的臨床病理和基因組數據。我們根據KRAS mut等位基因和同時發生的STK11和KEAP1 mut評估ICIs的結果。結果:617例免疫治療的NSCLCs中,181例(29.3%)有KRAS 突變。KRAS突變和KRAS野生型(wt)腫瘤中位TMB(mTMB)和PD-L1中位腫瘤比例評分(TPS)相似。KRAS密碼子12 突變的腫瘤中,mTMB在G12V (n = 37,12.2 mut/Mb)中高於G12C (n = 84,11.4 mut/Mb)、G12D (n = 20, 9.4 mut/Mb)和G12A (n = 13, 10.1 mut/Mb), P = 0.05。KRAS G12V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mPFS)較非G12V患者更長(5.5 vs 2.7個月,HR:0.62 [95%CI:0.40-0.96], P = 0.03),總生存期(mOS)更長(17.5 vs 9.7個月,HR:0.62 [95%CI:0.36-0.99], P = 0.05)。KRAS 突變患者中,伴發KEAP1 (n:52)和STK11 (n:50)突變的患者mPFS較短(KEAP1 mut 1.8 vs KEAP1 wt 4.1個月,HR: 0.55[95%CI:0.38-0.80], P = 0.002;STK11 mut 1.8 vs STK11 wt4.6個月,HR:0.46 [95%CI:0.32-0.67], P < 0.0001]; mOS (KEAP1 mut 4.8 vs KEAP1 wt 15.1個月,HR: 0.51 [95%CI:0.34-0.76], P = 0.001;STK11mut 4.8 vs STK11 wt 13.6個月,HR:0.51 [95%CI:0.34-0.76], P = 0.001)。KEAP1和STK11mut對KRAS 無突變患者的預後無影響。結論:KRAS等位基因亞型和同時發生的基因組改變影響非小細胞肺癌的ICI療效。

18.不同突變基因的肺癌患者的臨床療效及PDL1表達情況。(9046)

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共納入肺癌患者1017例。其中,832例NSCLC患者有足夠的腫瘤樣本,納入本分析。NGS顯示,主要的致癌改變包括157個EGFR、83個KRAS、33個MET、30個HER2、25個FGFR、22個PIK3CA、19個ALK、15個ROS1、10個RET、5個BRAF和其他13個。在RET(70%)、MET(67%)、ROS1(53%)、KRAS(41%)和BRAF(40%)陽性腫瘤中均可見PD-L1(50%腫瘤細胞>)的高表達。150例患者評估了免疫的療效,包括80例非鱗狀細胞癌和25例鱗狀細胞癌。其中104例采用PD-1/PD-L1單藥治療,僅有1例采用免疫聯合治療。中位治療線為2(範圍,1-9)。有效率為19%(20/105),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和總生存期(OS)分別為3.3和18.3個月。在50例至少有基因突變的患者中,應答率、PFS和OS分別為18%(9/50)、3.3和24.8個月。9例免疫應答者中,KRAS 3例,MET 2例,ALK/EGFR/HER2/RET各1例。在23例PD-L1表達高且至少有一種基因突變的患者中,有6例(26%)對免疫治療有反應。結論:PD-L1水平在不同基因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可能存在差異。此外,還應探索在這一人群中進行免疫治療的新的生物標誌物。有關WES分析的最新結果將在會上公布。

19.TMB與免疫治療PFS、ORR的關係(9071)

探討TMB與免疫治療的相關性。對67例非小細胞肺癌(包括42例接受ICIs治療)患者的腫瘤WES及正常組織進行分析。根據四分法將TMB分為高、低兩類。中位TMB為2.68個非同義變異(nSNVs)/Mb,範圍為0 ~ 15.6個nSNVs/Mb,上四分位數為5.42個nSNVs/Mb。吸煙者/現吸煙者的TMB值(中位數3.51)高於從不吸煙者(中位數0.94,p = 0.0048),但在老年患者(> 70歲)與年輕患者或不同組織學(鱗狀、腺樣和其他)和診斷分期中無差異。在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中,達到完全緩解的患者中位TMB為5.44,部分緩解的患者中位TMB為3.87,進展性疾病(PD)患者中位TMB為2.42 (p = 0.04)。臨床療效與TMB相關(表)。在ICIs患者中,TMB作為連續變量對無進展生存(PFS)有影響(p = 0.03)。高TMB組中位PFS為22.3個月(mo)(14-未達到),低TMB組中位PFS為6.4個月(3-16)(HR 0.34, 0.13-0.9, p = 0.03)。高TMB組和低TMB組(HR 0.29, 0.1-0.86, p = 0.02)中位總生存率均未達到32個月(22-43)。結論:高TMB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長期ICI獲益有關。會上將介紹可能與免疫長期獲益或耐藥相關的單個基因突變。

20.免疫治療罕見肺癌病理類型的療效觀察。(9106)

回顧性分析了268例接受免疫治療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其中,31例(11.6%)屬於罕見病理類型(RH),其餘為非罕見NRH,RH組包括肉瘤樣16例,肺腸腺癌7例,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4例,腺鱗癌4例。PD-L1在22.6%、19.3%、35.5%和22.6%的患者中表達<1%、1-49%、≥50%和未知表達。12名患者一線接受了免疫治療,19名患者二線接受了免疫治療。RH組ORR為22.6%,NRH組為20.3% (p = 0.81);疾病控製率HR為35.5%,NRH為53.1% (p =0.08)。中位隨訪20個月(m) (95% CI 4.0 -36.7 m)後,RH中位無進展生存(PFS)為2.6 m (95% CI 1.9-3.3 m), NRH中位無進展生存(95% CI 2.1 - 3.0 m)為2.6 m;中位總生存率(OS)在RH為4.6 m (95%CI 0.03-12.0 m),在NRH為9.2 m (95%CI 7.4 - 10.9 m)。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FS p = 0.729, OS p =0.601)。RH與NRH在ORR、DCR、生存率方麵無顯著差異。然而,從OS和DCR數據來看,RH的結果似乎更糟。本研究樣本量小,異質性影響。

抗生素對免疫治療療效的影響

21.META分析比較免疫聯合化療相比免疫單藥治療PDL1無/低表達患者的療效(9061)

研究彙總了目前報道的III期隨機試驗,采用META分析比較免疫+化療對比免疫單藥一線治療PD-L1陰性或< 1%的晚期NSCLC患者的療效差異。涉及的試驗包括4項阿特朱單抗+化療研究(IMpower 130,131,132和150),三項帕博利朱單抗+化療研究 (Keynote 021, 189和407),一項納武利尤單抗+化療研究(CheckMate 227)。8項符合條件的研究共包含2037例患者(1246例PD-L1陰性,791例PD-L1表達< 1%)。大多數患者為男性和吸煙者,平均年齡為64歲。非鱗狀腫瘤1423例(69.8%),鱗狀腫瘤614例(30%)。結果顯示:聯合用藥(PD-1/PD-L1單抗 +化療)與改善OS、 PFS、ORR顯著相關。此外,聯合治療中位反應時間(DOR)在統計學上更長(8.1個月vs. 4.9個月;p < 0.0008)。結論:對於未治療的低表達(< 1%)或PD-L1檢測不到的NSCLC患者,抗pd -1/PD-L1聯合化療與單純化療相比,OS、PFS、ORR均有顯著改善。

22.歐洲5國免疫治療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應用情況。

分析了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EU5(法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英國)的20人157例晚期NSCLC患者使用情況,劃分兩個時間段:第1時段(2016年10月1日- 2017年9月共 9310人)),第2時段(2017年10月2日- 2018年9月共10847人)。結果:整體使用功能比率在增加:第1時段(非鱗狀細胞癌占13%,鱗狀細胞癌占23%),第2時段(非鱗狀細胞癌占23%,鱗狀細胞癌占11%),免疫治療增加了15%。一線、二線使用比率都在增加。基因突變患者的使用比率也在緩慢增加。

23.中國真實免疫治療數據展示。(e20543)

分析2015年至2018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接受抗pd -1/PD-L1治療的198例晚期肺癌(iii期- iv期)患者。198例患者中,腺癌106例(53.5%),鱗狀細胞癌54例(17.3%)。31例(15.7%)有中樞神經係統轉移。KPS評分≥70(169,97.7%)。71名(38.8%)患者接受了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既往治療。預估無進展生存期為5.6個月,總生存期為24.5個月。有127名(64.1%)患者有不良事件記錄,最常見的是胃腸道不良事件和肝損傷。

24.縱觀一下K藥單藥治療PDL1高表達人群的療效。(9011)

我們分析了196例一線pembrolizumab治療PDL1≥50%的NSCLC患者的療效,整體ORR為43.8%。中位隨訪12.6個月, mPFS為6.2個月,未達到mOS。對pembrolizumab有反應的患者PD-L1表達中位值明顯高於穩定或進展性疾病患者組(90% vs 70%, P < 0.001),因此選擇TPS分界值為90%進行進一步分析。相比PD-L1 50-89%亞組,PDL1在90-100%的患者中,有效率更高,61.0%比31.6%,P < 0.001,PFS更長,分別為13.2和3.7個月,P <0.001, mOS更長 (NR和16.0個月,P = 0.002)。

25.K/O藥+表觀藥物治療免疫初治/經治的患者。(9073、9029)

Vorinostat是一種去乙酰化酶抑製劑的表觀遺傳性藥物,采用K藥 (200mg IV q3 wk) + V(200或400 mg PO / d)治療未經免疫治療或免疫經治的晚期NSCLC。30名患者的療效是可評估的,6名免疫初治和24名免疫經治。4例(13%)為PR,16例(53%)為SD, 10例(33%)為PD,疾病控製率67%。在免疫治療治療進展的Ib患者群中,3例患者(1例確診;2例未確診)PR, 10例SD(8例確診),mPFS為3.2,mOS為7.3個月,1年PFS為17%(4例)。對於免疫初治的患者,mPFS為7.6個月,mOS為16個月。

ACY-241是另一種HDAC6i的表觀藥物。采用O+ACY治療鉑類化療進展的晚期NSCLC患者。在13例可評價療效的患者中,8例有臨床療效(1例CR, 3例PR,1例未經證實PR[腫瘤縮小後繼發新病灶],3例SD),5 例PD。

26.II期研究:高選擇性AXL抑製劑bemcentinib (BGB324)聯合K藥治療晚期NSCLC(9098)

AXL是一種參與上皮間充質轉化的酪氨酸激酶,間充質轉化是包含抗pd1在內的多種治療耐藥的原因。Bemcentinib (BGB324)是一種口服、高選擇性、強效的AXL抑製劑,臨床前研究已被證明可以增加pd1療效。

在此次II期單臂研究中,采用bemcentinib(200mg/d)聯合K藥 (200mg/ q3wk)治療以前治療過的(化療或靶向)、未使用過免疫治療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總共48例)。結果顯示,在29例可評估療效的患者中,有7例報告了PRs,有效率為24%。對於AXL陽性的患者,ORR為40%。已知5名應答者PD-L1狀態:4名患者(80%)PD-L1陰性或弱陽性。在第一階段,mPFS為4.0個月(95% CI 1.9 - NR), AXL陽性患者為5.9個月(n =10;3.0 - NR)。mOS還不成熟。最常見的TRAEs(發生在15%的>患者)是轉氨酶升高(37%)、腹瀉(29%)和虛弱(17%)。結論:bemcentinib聯合pembrolizumab耐受性良好,具有良好的臨床活性,尤其是在AXL陽性患者中。更新的結果將在會議上報告。

27.異基因細胞疫苗聯合O藥治療既往免疫進展的肺癌患者的初期研究。(9109)

Viagenpumatucel-L (HS-110)是一種來自人肺腺癌細胞係的異基因細胞疫苗,。DURGA是一項多隊列研究,評估了HS-110和抗pd -1單克隆抗體在晚期NSCLC患者中的治療情況。在隊列B中,納入了至少接受4個月免疫治療後發生疾病進展 (PD)的患者。,進行連續18周每周皮內注射HS0110(1×107個細胞)+ nivolumab IV每2周注射240 mg,直至出現無法耐受的毒性或PD。截止2018年9月數據截止,共有20名患者入選。3例(15%)達到部分緩解,8例(40%)病情穩定。疾病控製率為55%。無進展生存期(PFS)為2.7個月(95% CI,1.8 - 4.0個月),中位隨訪6個月。所有患者都經曆過至少一次不良事件(AE),其中80%為1級或2級。最常見的ae分別為疲勞(42%)、咳嗽和呼吸困難(22.6%)和貧血(16.1%)。無5級AEs。結論:HS-110聯合nivolumab耐受性較好。早期數據表明,在既往免疫治療後腫瘤進展的患者,在nivolumab中添加HS-110可能恢複免疫療效。

參考文獻:

http://abstracts.asco.org/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