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新發癌症病例數約為392.9萬例。疼痛作為癌症患者最常見和難以忍受的伴隨症狀之一,嚴重影響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
癌症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健康,且大大增加患者、家庭和國家衛生保健係統的負擔。2019年最新發表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5年新發癌症病例數約為392.9萬例。疼痛作為癌症患者最常見和難以忍受的伴隨症狀之一,嚴重影響癌症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數據顯示,初診癌症患者的疼痛發生率約為25%,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發生率可達60%~80%,其中三分之一的患者疼痛級別可達重度。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次修訂本(ICD-11)已將慢性癌性疼痛作為獨立的疾病種類,這表示對癌痛的控製給予了足夠重視。我國也規定於今年3月1日起,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全麵使用ICD-11中文版進行疾病分類和編碼。
另外,近期,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新版《成人和青少年癌痛藥物治療和放射治療管理指南》。指南強調,“疼痛緩解和姑息治療是全民健康覆蓋的必要條件;癌症患者可能在其患病過程中的任何階段需要進行疼痛緩解,而不僅僅是在癌症終末期;癌痛治療的目標是將疼痛緩解至可以滿足正常的生活質量水平。”這再次說明,為達到更好的鎮痛和症狀管理效果,應在癌症患者的病程早期即引入姑息治療,在癌症治療的同時開展以人為本的管理。
然而,我國癌痛治療現狀並不十分樂觀,仍有眾多癌症患者飽受疼痛的折磨。WHO在2000年的《國家麻醉藥品供應管理平衡原則》中指出,盡管治療癌症疼痛的藥物及非藥物療法種類多樣,但在所有止痛治療方法中,阿片類藥物仍是癌痛治療必不可少的藥物。尤其對中重度癌痛患者,阿片類止痛藥具有無可取代的地位。因此,國際麻管局(INCB)強調必須保證止痛治療的阿片類藥品供應。經過多年努力,雖然我國在阿片類藥物可及性方麵已取得一定成果,人均嗎啡消耗量由1990年的約0 mg,上升到2015年的1.21 mg,但與世界平均使用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以用於統計的日限定劑量(S-DDD)指標為參考,目前我國阿片類藥物S-DDD的世界排名僅第95位,亞洲位列第22位,遠低於歐美發達國家,可見我國阿片類藥物用量尚有很大不足,癌痛控製任重而道遠。
基礎疼痛上的“雪上加霜”——爆發痛
1990年,《疼痛》(PAIN)雜誌發表了第一篇關於爆發痛的研究文獻,研究闡述了其定義、特征、流行病學等內容,自此拉開了爆發痛的研究序幕。對於存在癌痛的患者,即使基礎疼痛控製較穩定,可能仍會遇到快速發作、疼痛劇烈的爆發痛,這種疼痛對患者生活質量和衛生資源帶來了嚴重的不良影響。
爆發痛究竟如何定義?英國和愛爾蘭姑息治療學會(APM)在2009年的《癌性爆發痛管理推薦》中給出了參考,即基礎疼痛控製相對穩定和充分的前提下,自發的或有相關的可知或不可知的觸發因素引發的短暫性疼痛加重。雖然,目前爆發痛的定義仍存在爭議,但APM對其定義獲得了較廣泛認可。
一項納入了1990年~2012年報告了成人癌痛患者出現爆發痛的19篇研究的薈萃分析顯示,爆發痛的總體發生率為59.2%。國內文獻報道也約為50%。
典型的爆發痛常表現為,中至重度疼痛,往往在幾分鍾內迅速發作,持續時間較短。也有研究顯示,約50%患者爆發痛持續時間超過60分鍾。爆發痛的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美國一項研究顯示,73%的患者有因爆發痛在睡眠中驚醒的情況發生。一項來自加拿大的研究顯示,爆發痛對患者享受生活、睡眠、與他人關係、日常活動、行走能力、情緒等方麵均具有嚴重影響。同時,爆發痛也使患者的癌痛治療費用大幅度增加,也給醫院帶來了衛生保健資源的浪費和安置不當。由此可見,提高爆發痛控製意識,有效安全地控製爆發痛是癌痛治療的重點發展方向。
麵對爆發痛——如何應對?
國內一項調研結果表明,影響醫護人員有效管理爆發痛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個方麵:癌性爆發痛管理意識薄弱、管理知識缺乏、疼痛處理能力較低和缺乏癌性爆發痛管理流程。
為改善爆發痛管理質量,我們需做如下努力:首先,加強醫護人員關於癌性爆發痛相關知識的培訓。其次,規範癌性爆發痛管理流程:①臨床上,醫護人員應重視患者關於爆發痛的信息資料和爆發痛對癌痛管理的負麵影響,花足夠的時間記錄病史、全麵評估爆發痛的特點。了解並熟悉國外針對癌症患者爆發痛臨床研究的特異性評估工具,包括BAT(爆發痛評估工具)和ABPAT(Alberta爆發痛評估工具)。很遺憾,目前國內尚無經過驗證的中文版量表,這也是未來需要探索的方向;②及時采取治療措施,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爆發痛治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全球各大癌痛指南均有章節闡述對於爆發痛的控製,為臨床上診斷和治療爆發痛提供參考,國內近期也發布了《癌性爆發痛專家共識(2019年版)》。爆發痛的治療,應以減少發生次數、降低疼痛程度、減少對患者的不良影響,最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目標。藥物治療是爆發痛管理的主要措施,其中,口服即釋阿片類藥物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治療爆發痛的最常用藥物,是國際指南的推薦。國外有經黏膜給藥、快速起效的芬太尼製劑,推薦作為阿片類藥物耐受患者快速發生的爆發痛的解救藥物,或口服即釋阿片藥物解救無效的二線選擇,國內目前尚無此類藥物獲批。對於爆發痛頻繁的癌痛患者,可以考慮采用患者自控鎮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技術。
在治療爆發痛時,需注意:①發生爆發痛時,應立即給予治療;②對於可預期的事件性爆發痛,可以在觸發事件前20~30分鍾給予口服即釋阿片類藥物(這一點經常會被臨床醫生忽略);③如果每日解救爆發痛用藥次數≥3次時,應當考慮將前24小時解救用藥換算成長效阿片類藥按時給藥;④在資源可獲得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采用同一成分的即釋和緩釋阿片類藥物管理患者爆發痛和基礎疼痛,這樣更容易滴定,可以更好管理不良反應,免於劑量換算,增加患者依從性。
爆發痛治療新選擇——鹽酸羥考酮膠囊
熟悉的成分 鹽酸羥考酮已經在國內外使用多年,為眾多疼痛患者帶來了獲益,在臨床上也積累了豐富的使用經驗。羥考酮可以同時激動μ和κ受體,既體現在κ受體在內髒痛中的優勢,又減小了μ受體相關的惡心嘔吐等副反應,具有更少的呼吸抑製作用;口服生物利用度高達60%~87%,鎮痛強度是嗎啡的2倍;羥考酮幾乎無活性代謝產物,腎功能不全對其影響相對較小,便秘、惡心嘔吐、幻覺發生率均低於嗎啡。
起效迅速 口服即釋羥考酮後,15分鍾開始起效,疼痛緩解約在1小時達到峰值。
給藥方便 鹽酸羥考酮膠囊通過口服給藥,符合癌痛患者的推薦給藥方式,尤其是對於居家管理的患者。
爆發痛是癌痛管理的重點與難點。臨床上有眾多癌痛患者還在飽受爆發痛的折磨,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對疼痛管理的滿意度。口服阿片類即釋劑解救爆發痛,盡管顯效速度不夠理想,但對於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癌痛患者,尤其是在門診及家中治療癌痛患者,仍然是首選的藥物。鹽酸羥考酮膠囊的上市為中國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期待未來為更多的癌痛患者帶來獲益。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