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約29%-40%的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初步評估時就有腦轉移,超過一半患者將發展為腦轉移,這會造成患者預後不良、生活質量下降和經濟負擔重。因此,如何提高這類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期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約29%-40%的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初步評估時就有腦轉移,超過一半患者將發展為腦轉移,這會造成患者預後不良、生活質量下降和經濟負擔重。因此,如何提高這類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期非常重要。
盡管三種ALK酪氨酸激酶抑製劑(阿來替尼,布格替尼,恩沙替尼)在腦轉移患者中表現出優於克唑替尼的療效,但伴腦轉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後仍然不佳。
研究人員將患者隨機(1:1)分配到一線洛拉替尼治療組(100 mg,一次/日)或克唑替尼治療組(250 mg,兩次/日),且治療組之間不允許交叉。在篩選以及之後每隔8周,對患者進行腫瘤評估,評估內容包括中樞神經係統(CNS)磁共振成像檢查結果。對患者報告的轉歸進行定期評估。
研究人員按照伴/不伴腦轉移的情況,分別評估了洛拉替尼和克唑替尼的無進展生存率(PFS)、CNS進展和無進展的累計發生率、顱內完全緩解率、緩解持續時間(DOR)和安全性等。
研究表明:通過盲法獨立中心審查,在基線時伴或不伴腦轉移的患者中,洛拉替尼相較克唑替尼能夠改善患者PFS【12個月PFS:78%對22%(伴腦轉移)和78%對45%(不伴腦轉移)】。
與克唑替尼相比,在基線時伴(7%對72%)和不伴(1%對18%)腦轉移的患者中,洛拉替尼與較低的12個月累計CNS進展發生率相關。
總的來說,35%的患者在使用洛拉替尼時出現CNS不良事件,且嚴重程度大多為1級,CNS不良事件的發生並未導致患者報告的生活質量有臨床意義的差異。在分析時,56%的CNS不良事件已經解決(33%不用幹預;17%經調整洛拉替尼劑量解決),還有38%未解決;大多數不需要幹預。調整洛拉替尼劑量對PFS沒有顯著影響。
因此,研究表明:與克唑替尼相比,無論是否存在腦轉移,洛拉替尼一線治療可以改善晚期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PFS轉歸,減少CNS進展的發生。半數CNS AEs在未幹預或改變洛拉替尼劑量的情況下可以解決。
注:該研究由輝瑞讚助
參考來源:
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21.02278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