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基因編輯技術ZFN和第二代基因編技術TALEN,可以靶向含有特定基因突變的mtDNA,從而消除突變的mtDNA。但這兩種方法都隻能消除mtDNA,而不能引入特定的序列變化。
線粒體(mitochondrion),是細胞的“能量工廠”,線粒體內有一套獨立於細胞核的遺傳物質——線粒體DNA(mtDNA),人類mtDNA的長度為16569bp,擁有37個基因,編碼13種蛋白,這些蛋白都參與細胞的能量代謝。
由於線粒體在能量穩態中的重要作用,mtDNA中的單堿基突變就可導致發育障礙、神經肌肉疾病、癌症進展等等多種人類疾病。因此,開發針對mtDNA的基因編輯工具一直是線粒體遺傳學領域的長期目標。在mtDNA中精確誘導堿基突變,有助於解釋這些突變在發病機製中的作用,也可作為相應的治療方法。
第一代基因編輯技術ZFN和第二代基因編技術TALEN,可以靶向含有特定基因突變的mtDNA,從而消除突變的mtDNA。但這兩種方法都隻能消除mtDNA,而不能引入特定的序列變化。
第三代基因編輯技術CRISPR,包括Cas9、Base Editor、Prime Editor,需要gRNA引導Cas蛋白與目標DNA結合,但目前並無有效方法將外源RNA高效導入線粒體內,這導致基於CRISPR的基因編輯工具無法應用於線粒體基因編輯。
近日,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汪陽明實驗室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發表了題為:DddA homolog search and engineering expand mitochondrial base editing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鑒定了多個來源於微生物中的雙鏈DNA脫氨酶(DddA),並將其中一種改造成為線粒體堿基編輯器。
2018年,Joseph Mougous 教授實驗室的博士後 Marco de Moraes 在伯克霍爾德菌中無意間發現了一種細菌毒素——DddA,DddA可以在DNA雙鏈上催化胞嘧啶(C)轉化為尿嘧啶(U),這是前所未見的。
此後,Joseph Mougous 教授與劉如謙團隊合作,於2020年7月8日,在 Nature 期刊發表了題為:A bacterial cytidine deaminase toxin enables CRISPR-free mitochondrial base editing 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開發了一種不依賴CRISPR的堿基編輯器——DdCBE,能夠實現對線粒體基因組(mtDNA)的精準編輯,為研究線粒體遺傳病和治療線粒體遺傳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工具。該研究也被認為是“問鼎線粒體研究領域的聖杯”。
該研究基於DddA,它可以催化雙鏈DNA(dsDNA)中胞苷的脫氨,將胞嘧啶(C)轉化為尿嘧啶(U)。將DddA分裂半體與轉錄激活子樣效應子陣列蛋白(TALE)和尿嘧啶糖基化酶抑製劑融合,產生無RNA的DddA衍生的胞嘧啶堿基編輯器——DdCBE,可催化人mtDNA中C?G到T?A的轉化。
2022年4月4日,劉如謙團隊在 Nature Biotechnology 期刊發表了題為:CRISPR-free base editors with enhanced activity and expanded targeting scope in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DNA 的研究論文。
劉如謙團隊對線粒體堿基編輯器DdCBE進行了重要升級,通過噬菌體輔助連續進化(PACE)和噬菌體輔助非連續進化(PANCE)技術對DdCBE進行定向改造,開發出了兩個升級版DdCBE,這兩個升級版DdCBE不僅具有更高的編輯效率,還具有更廣泛的序列編輯範圍,除了編輯線粒體基因,還能編輯細胞核DNA。
這項研究為在人類線粒體中進行高效基因編輯提供了新工具,也大大提高了對全蛋白堿基編輯的有效性和適用性。
然而,劉如謙團隊開發的這類線粒體堿基編輯器的序列兼容性較低,例如DdCBE隻對T之後的C有較高的編輯效率,編輯後將C突變為U,該堿基將被識別為T。而他開發的升級版DdCBE能夠編輯A,T和C之後的C,但能夠編輯G之後C的線粒體堿基編輯器仍然缺乏。
在這篇發表於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的論文中,汪陽明實驗室鑒定了多個來源於微生物中的雙鏈DNA脫氨酶(DddA),並將其中一種改造成為線粒體堿基編輯器。
圖1.思邈菌DddA衍生的線粒體堿基編輯器成功編輯多個線粒體基因組位點
汪陽明實驗室米黎同學在研究伯克霍爾德菌DddA的序列和結構時,發現其羧基端存在一段序列,這些序列對於DddA的脫氨活性十分重要(圖2a)。利用這一重要信息,結合PSI-BLAST生物信息學分析手段,研究團隊在現有微生物的基因組序列中鑒定了多個與DddA同源的雙鏈脫氨酶。進一步的細致分析發現,來源於思邈菌(Simiaoa Sunni;以中國唐代“藥王”孫思邈命名)的DddA同源基因(Ddd_Ss),具有能夠編輯A,T和G之後C的活性(圖2b),從而有可能彌補目前線粒體堿基編輯器的缺口。
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Ddd_Ss構造的線粒體堿基編輯器,成功在多種細胞中實現了對14個線粒體基因組特定位點的編輯。通過引入 David Liu 等人之前發現的提高脫氨酶活性的突變,研究團隊成功構建了模擬Leber遺傳性視神經病變中的線粒體基因突變,發現這些突變會導致線粒體功能的減弱(圖2c、d)。
圖2. DddA羧基端序列的重要性(a),三種不同來源的DddA的序列偏好(b),及經Dd_Ss衍生的線粒體堿基編輯器編輯後的細胞線粒體功能分析(c、d)。
有意思的是,反過來將Ddd_Ss中一個位點(N1370)引入到伯克霍爾德菌的DddA(Ddd_Bc)時,成功提高了Ddd_Bc衍生的線粒體堿基編輯器的活性和序列兼容性。這些研究拓展了線粒體堿基編輯器的序列兼容性,並為未來開發新的線粒體堿基編輯器提供資源和參考。
線粒體作為細胞的“能量工廠”,線粒體基因組(mtDNA)與人類的衰老、癌症,以及其他多種疾病有著密切關係,線粒體堿基編輯器的發明和改進,也為相關研究和疾病治療帶來了全新工具。
該研究拓展了線粒體堿基編輯器的序列兼容性,但並沒有解決該領域目前廣泛存在的脫靶問題,未來需要更多更精巧的設計來實現高效和高特異性的編輯;在此之前,線粒體堿基編輯器的應用仍然會麵臨挑戰。
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博士生米黎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博士生石銘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北京大學未來技術學院王陽明研究員為該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北京大學伊成器、高寧、魏文勝、程和平、王顯花和陳良怡實驗室的指導與幫助;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幹細胞研究與器官修複”專項資助,新發現的雙鏈脫氨酶相關應用申請專利一項。
原始出處:
Mi, L., Shi, M., Li, YX. et al. DddA homolog search and engineering expand sequence compatibility of mitochondrial base editing. Nat Commun 14, 874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36600-2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