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王皞鵬課題組、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吳海濤團隊、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許琛琦實驗室和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宋獻民課題組聯手,在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獲得創新性研究成果,針對腦膠質瘤、頭頸腫瘤等實體瘤開發出了新型細胞免疫治療設計方法,顯著提升腫瘤治療效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國際生物醫學領域頂級期刊《細胞研究》。
本網訊(駐地記者 孫國根)近日,上海科技大學王皞鵬課題組、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吳海濤團隊、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許琛琦實驗室和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宋獻民課題組聯手,在細胞免疫治療領域獲得創新性研究成果,針對腦膠質瘤、頭頸腫瘤等實體瘤開發出了新型細胞免疫治療設計方法,顯著提升腫瘤治療效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在國際生物醫學領域頂級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高達46分),並入選該雜誌精選論文(Featured article)。
吳海濤告訴記者,生理狀態下體內T細胞會識別並消除體內突變的腫瘤細胞,但狡猾的腫瘤細胞可以隱藏躲避T細胞追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臨床科研團隊給T細胞裝上了可以識別腫瘤的“導航”(即CAR嵌合型抗原受體),裝上“導航”的CAR-T細胞可以精準找到腫瘤細胞。但研究發現,CAR-T療法存在缺陷,如它在體內不能長時間存續,且容易出現疲勞耗竭的狀態,導致腫瘤消除困難和反複複發。就像人不停地去幹同一件事情,他的耐心和精力會耗盡一樣,CAR-T細胞重複地接受腫瘤抗原的刺激也會發生耗竭。
進一步研究發現,即使沒有腫瘤抗原的刺激CAR-T細胞也會自發耗竭,這主要與CAR-T細胞會自發產生一種持續的基底信號有關。明確CAR-T細胞基底信號的產生機製和調控方法,有望解決CAR-T細胞自發耗竭的難題。
據本文的第一作者,複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陳健醫師介紹,本研究首次發現CAR表麵部分區域會帶有正電,因此產生的靜電作用是CAR-T細胞基底信號發生的主要原因。
據此,研究團隊開發了兩種針對性的新型優化設計方法,一是提高CAR-T培養環境中的離子濃度,如同電線外麵的絕緣外皮,高濃度的離子隔絕CAR之間的靜電作用從而減弱基底信號,逆轉CAR-T細胞的耗竭狀態;二是基因改造優化CAR表麵電荷分布,這樣就從根本上減弱基底信號,進而使CAR-T細胞恢複功能,獲得顯著提升的抗腫瘤能力。
據悉,目前該研究正在進行中,鑒於其在臨床前試驗中展現的良好應用前景,科研團隊將繼續探索,爭取早日將試驗成果應用於臨床,造福腫瘤患者。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3-00789-0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