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楊千嬅在一期節目上說過,自己的生娃過程就是,“醫生在一堆子宮肌瘤中找孩子的頭……”
也曾有新聞報道:醫生從一個女性子宮中取出了71個肌瘤!
這形容聽上去是不是雞皮疙瘩起了一片?
聞“瘤”色變已是一種常態,那麼帶有“瘤”字的子宮肌瘤到底有多恐怖呢?
值此腫瘤防治宣傳周之際,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電視頻道(CHTV)聯合醫學論壇網,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的婦產科主任馮力民教授,揭秘關於子宮肌瘤的灰色麵紗~
馮力民教授首先強調,想讓一種疾病在世界上消失,首先要搞清其病因,這就是子宮頸癌能夠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被消滅的惡性腫瘤的原因所在!
子宮肌瘤是發生在子宮上的一種良性腫瘤,常被稱為“子宮平滑肌瘤”,恰恰由多因素導致。
20%的育齡期婦女會有子宮肌瘤,而在非裔美國人女性中更常見(50%~80%)。子宮肌瘤的準確病因還不明確,但有跡象表示它可能和遺傳、激素以及環境等因
素組合有關。
以下研究結果為“子宮肌瘤的發生與激素有關”提供了依據:
-
初潮前和絕經後的女性很少發生子宮肌瘤,而小於3公分的子宮肌瘤在絕經後多數會萎縮,這是因為絕經後雌激素水平降低了;除此以外,子宮肌瘤患者多數伴隨月經過多、子宮內膜增生等症狀,部分患者同時會有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腫瘤發生;
-
早孕期間子宮平滑肌瘤生長不到5%,這說明孕激素對子宮平滑肌瘤的生長是一個次要因素,也就是說主要與雌激素相關;
-
很多食品中增加了外源性雌激素,喜歡吃這類食品的女性,子宮肌瘤容易高發;
-
另外,受種族影響下,黑人中子宮肌瘤的發生比較多見;
-
多種致病因素決定了,一時半會兒很難消滅子宮平滑肌瘤。
大約5%-10%的不孕婦女患有子宮肌瘤,醫生會根據肌瘤的大小和部位判定是否會影響生育能力。
國際婦產科聯盟(FIGO)於2018年推出了第二版子宮肌瘤分型方法,把所有的子宮肌瘤分為0-8型9個細分種類,不同類型對子宮分別有不同的影響。其中,0-2型最影響子宮形態,容易造成胚胎生長受限、月經過多、絕經後周圍內膜增生等嚴重問題。因此如果有生育需求,對於此類子宮肌瘤一定要去除。
美國生殖醫學會患者指南中提到,大部分有子宮肌瘤的女性不會不孕,生殖專家可以幫助評估子宮肌瘤是否有妨礙懷孕的可能。
• 肌瘤能影響進入子宮腔的血液流通,從而降低胚胎在子宮壁上粘著(著床)的能力或胚胎發育能力。
隨著醫療條件的提高,子宮肌瘤的檢出率明顯提高,
但檢出率高不意味著發生率高
。可以與人類共存的疾病不在少數,對於子宮肌瘤這樣的良性疾患,沒有症狀時可先隨訪觀察。
馮力民教授表示,子宮肌瘤治療藥物可作用於調節月經周期的激素,從而治療月經量過多和骨盆壓力等症狀,它們不能消除肌瘤,但可以使其縮小。
➊ 子宮肌瘤造成大量出血,或長期經量過多、經期過長以致貧血,而藥物無法根治,此時,切除肌瘤是有效的解決辦法;
➋ 子宮肌瘤體積較大,引起尿頻、尿急或便秘等壓迫症狀,手術切除可解除症狀。大的肌瘤發生惡化的幾率比小肌瘤要高;
➌ 肌瘤生長速度太快,或者在更年期後,肌瘤不但不萎縮,反而變大;
➍ 女性不孕而其他一切檢查正常,此時不孕的原因可能是子宮肌瘤,有生育需求的女性,需考慮手術切除。
對於子宮肌瘤複發的判斷,目前尚無明確統一的定義。多數文獻采用的標準為:術後6個月經盆腔超聲、婦科檢查發現或手術證實新發肌瘤,肌瘤直徑大於1cm。2017年子宮肌瘤診治的中國專家共識建議:術後3個月常規盆腔超聲,若發現仍有肌瘤為肌瘤殘留。若此後檢查出肌瘤,為複發。
關於如何避免子宮肌瘤複發,《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誌》這樣寫:
子宮肌瘤剔除術前特別是在子宮肌瘤初始治療時,應充分評估複發風險,預測複發的高危人群,通過超聲甚至MRI檢查等更敏感的檢查手段明確肌瘤的數目、部位、大小及性質,手術醫師應根據自身特長及經驗選擇手術入路。
腹腔鏡術中陰道超聲引導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可減少殘留、降低複發,有望彌補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無直接觸感的短處。
術後定期隨訪,多數肌瘤複發發生在術後2~4年,所以這一時間段的隨診更為必要。
術前應用GnRH-a可縮小子宮肌瘤、減少術中出血、降低手術難度、並且明顯降低複發率。
多種中成藥物如桂枝茯苓丸、宮瘤消等在降低子宮肌瘤複發方麵得到理論證實,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用藥選擇。
此外,子宮肌瘤術後預防複發的藥物治療效果仍有待更多有效的臨床試驗驗證,臨床應用時應注意不良反應的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