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一年一度的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到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百姓健康電視頻道(CHTV)聯合醫學論壇網,圍繞腫瘤防治話題聯合采訪了多位腫瘤學專家。本期采訪專家為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院區檢驗科負責人、精準中心副主任盧仁泉教授,采訪主題為“複旦專家為您揭秘——體檢報告異常結果解讀”。
“大夫,體檢報告單上高出參考值的數字是怎麼回事?是惡性疾病的預兆嗎?”
很多人看到體檢報告單上顯示異常的數字,心裏總會過於焦慮。
“
腫瘤標誌物水平及含量的升高有80%以上的可能由腫瘤導致,20%可能與炎症、吸煙、藥物等因素有關。
”盧仁泉教授提到。因此,腫瘤標誌物的檢測存在假陽性問題,就目前而言,檢測到腫瘤標誌物並不等同於癌症。
例如,孕期女性同樣會出現血清AFP明顯升高,但這其實與肝癌無關。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早期發現是癌症防治的關鍵。而腫瘤標誌物的出現的確為癌症的早期發現貢獻了一份不小的力量。
腫瘤標誌物顧名思義是一類和腫瘤有關的物質,由腫瘤細胞本身產生或由機體對腫瘤細胞反應而異常產生和(或)升高的,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包括蛋白質、激素、酶、多胺及癌基因產物等,對腫瘤的輔助診斷、鑒別診斷、療效觀察、複發監測以及預後評估具有一定的價值。
盧仁泉教授認為,相較於其他檢測手段來說,腫瘤標誌物檢測比較方便,性價比較高,老百姓樂於接受。
甲胎蛋白(AFP)含量明顯增高,是臨床上輔助診斷原發性肝癌的重要指標。
癌胚抗原(CEA)是一種較廣譜的腫瘤標誌物,CEA升高常見於大腸癌、胃癌、肺腺癌等癌症,但吸煙人群、妊娠期婦女、心血管類疾病患者血清CEA水平也會有一定的升高,所以CEA特異性不高,是多種腫瘤轉移、複發的標誌。
鱗狀細胞癌抗原(SCC or SCCA)是一種檢測鱗狀細胞癌的腫瘤標誌物,升高常見於肺鱗癌、宮頸癌等,特異度較高,但靈敏度較低。
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可作為前列腺癌的個體化篩查指標。篩查以中、老年男性為主,篩查年齡可從55歲開始;前列腺癌高危人群,如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可從45歲開始。
Cyfra21-1細胞角蛋白19片段主要用於監測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標誌物,其血清濃度水平高低與腫瘤臨床分期呈正相關,也可作為肺癌手術和放化療後追蹤早期複發的有效指標。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主要用於小細胞肺癌的腫瘤標誌物和各類神經內分泌腫瘤,診斷陽性率為91%。神經母細胞瘤,神經內分泌細胞瘤的血清NSE濃度可明顯升高[1]。
糖類抗原 125(CA 125)目前臨床常用的檢測卵巢癌的腫瘤標誌物。
糖類抗原15-3(CA15-3)是乳腺癌最重要的特異性標誌物,可作為乳腺癌輔助診斷,術後隨訪和轉移複發的指標。對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較低,晚期的敏感性為80%,轉移性乳腺癌的陽性率也較高[2]。
糖類抗原19-9(CA19-9)是一種與胃腸道癌相關的糖類抗原,也是診斷胰腺癌的最佳腫瘤標誌物之一。在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汁淤積性膽管炎、肝硬化、肝炎等疾病中,CA19-9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
糖類抗原72-4(CA72-4)是目前診斷胃癌的最佳腫瘤標誌物之一,對胃癌和各種消化道癌症具有較高的特異性,陽性率可達65-70%,有轉移者更高。
腫瘤標誌物的參考值範圍僅僅包括了95%的正常人的測量值,還有另外5%的測量值結果可能在參考值範圍之外,有些中老年人的指標就比參考值稍微高一些。
體檢若發現腫瘤標誌物水平輕微升高,可以定期複查,時刻觀察自身症狀;而一旦出現明顯升高,或者幾個指標同時升高的情況,一定要到醫院就診。
液體活檢是一門體外診斷技術,通過血液或者尿液等體液對癌症等疾病做出分析診斷,主要代表有ctDNA,CTC和exosome(外泌體)。
很難想象,癌症液體活檢技術的研發靈感,竟然是從“煮方便麵”中獲取的。
與現有腫瘤檢測方法相比,液體活檢最顯而易見的優勢,就是無創
。組織活檢對於一些不適合手術的患者,需要進行穿刺活檢。然而存在腫瘤的位置較為特殊不適合穿刺,或者患者對於穿刺不耐受的情況,而且更嚴重的是,穿刺會對腫瘤進一步刺激,容易激發癌細胞的快速增長或誘發轉移。
組織活檢主要依賴於影像學檢查,然而當腫瘤剛剛發生或治療後存在殘留等情況時,影像學往往難以發現端倪。而血液中卻可能存在一些蛛絲馬跡,不過,目前液體活檢進行腫瘤早篩技術上還不成熟,還需要一定的技術突破。
液體活檢標誌物的半衰期很短,例如有研究表明ctDNA的半衰期不足2小時,這使得其
可以精確反映腫瘤實時信息,達到指導用藥、療效和耐藥監測等目的。
如果檢測技術靈敏度足夠高,液體活檢能夠達到比組織更高的敏感性,從而克服腫瘤異質性。
最後,盧仁泉教授在此建議,腫瘤標誌物可以實時反映腫瘤患者治療的效果,因此建立患者的私人檔案,對每次測量的指標進行保存,未嚐不是一個增進對自身健康狀態認知的小妙招。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衛健委等課題近1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