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加強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百姓健康頻道(CHTV)特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分享乳腺癌的防治現狀。
導語:乳腺癌是中國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輕化趨勢。據統計,我國現患乳腺癌患者數量已達到100多萬,每年新發乳腺癌患者約有30多萬人。2024年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主題是“綜合施策、科學防癌”,旨在擴大癌症防控科普宣傳,普及抗癌健康知識,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癌症防治工作。為了加強乳腺癌的防治工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百姓健康頻道(CHTV)特邀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馬飛教授分享乳腺癌的防治現狀。
CHTV&醫學論壇網:目前乳腺癌防治工作的成果有哪些?
馬飛教授:近年來,我國乳腺癌防治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早期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從20世紀70到80年代的70%逐步提高至80%左右,發達地區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五年生存率甚至超過90%。這些數據表明,我國在乳腺癌的治療方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然而我們也要正視一些問題。一方麵,我國乳腺癌診療情況存在明顯的區域差異和城鄉差異。中西部地區的乳腺癌延誤診斷率及治療效果低於東部沿海地區,農村地區的五年生存率較城市低10%~20%。這說明我們需要進一步促進優質醫療資源的擴容下沉,實現區域均衡布局,讓欠發達地區的廣大老百姓能夠享受到與發達地區相當的優質醫療資源。另一方麵,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乳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仍存在一定差距,這需要我們找出差距的原因,並采取相應的措施逐步改善,提高乳腺癌的整體治療效果。
CHTV&醫學論壇網:對於乳腺癌的防治,我們還需要做什麼工作呢?
馬飛教授:我國古語講“上醫治未病”,實際上是強調預防大於治療,對於乳腺癌而言亦是如此。目前,乳腺癌的診療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其中最大的瓶頸是早期篩查和早期診斷的滯後,這也導致我國乳腺癌的Ⅰ期診斷率遠低於歐美國家。因此,我們需要加強篩查工作,通過篩查實現早期診斷和治療,提高乳腺癌的治愈率。具體而言,可以通過乳腺超聲、乳腺X線與鉬靶、乳腺磁共振等方法進行乳腺癌篩查。此外,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科普教育宣傳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養,通過科學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指導,降低乳腺癌的發病率。例如,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適量進行體育鍛煉,避免吸煙和酗酒等有害行為。隻有降低正常人群的乳腺癌發病率,早期發現高危人群,才能將乳腺癌對廣大民眾的危害降到最低。
CHTV&醫學論壇網:哪些患者適合做保乳手術?
馬飛教授:乳腺癌早期診斷可以提高治愈率。早期發現的乳腺癌體積相對較小,轉移風險也相對較小,為治療提供了便捷的條件。在不影響療效和治愈率的情況下,保乳手術可以通過縮小手術範圍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就是說,不需要完全切除整個乳房,而是選擇保留部分乳房組織的手術方式。通過保乳手術,既可以治療腫瘤,又可以保證外形的完美。這對於乳腺癌患者來說,不僅意味著治愈癌症,還可以讓她們在外觀上恢複自信,提高生活質量。但是,實現保乳手術的前提是要進行早期診斷,因此,加強早期篩查和診斷工作至關重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患者和家屬應積極參與乳腺癌防治的宣教活動,了解乳腺癌的風險因素、早期症狀和篩查方法,以便及早發現和診斷乳腺癌。
CHTV&醫學論壇網:乳房重建術有哪些種類?
馬飛教授:乳腺癌乳房重建術可以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在乳腺癌手術的同時進行整形重建,即在腫瘤切除的同時,進行乳房整形手術。這種方式可以減少患者的手術次數和康複期,讓患者在一次手術中既治療腫瘤,又修複乳房外形,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常用的整形重建方法包括自體組織重建和植入乳房假體等。另一種方式是在治療康複後選擇時間進行整形重建,以確保雙側乳房的對稱和美觀。這種方式對於一些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綜合治療的患者來說更為適用。具體選擇哪種方式需要與外科醫生進行深入交流討論,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需求,共同決定最合適的乳房重建方式。乳房重建手術不僅可以恢複乳房的形態,還有助於患者重建自信和提升生活質量。重建乳房的方法包括自體組織移植、乳房假體植入等,具體選擇方法需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術後期望效果和醫生的建議來決定。重建乳房需要在手術後進行一定的康複訓練和心理輔導,以幫助患者適應新的身體變化,重建自信,並提高生活的質量。
專家簡介
馬 飛 教授
國家癌症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北京協和醫學院長聘教授
腫瘤智能化醫療器械研究與評價聯合實驗室主任
分子腫瘤學全國重點實驗室PI、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
Cancer Innovation 主編、中國醫學前沿雜誌副主編
Lancet 全球乳腺癌專委會成員
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委會副主委兼秘書長
中國乳腺癌篩查與早診早治規範委員會秘書長
國家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監測專委會秘書長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藥物臨床研究專委會副主委
中國抗癌協會整合腫瘤心髒病分會副主委
中國藥師協會腫瘤專科藥師分會副主委
博鼇腫瘤創新研究院理事長
來源: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百姓健康頻道(CHTV)、醫學論壇網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