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頭狀瘤病毒(HPV)預防性疫苗的研製成功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使宮頸癌的一級預防得以實現,為消滅宮頸癌帶來了希望。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專題:http://zt.cmt.com.cn/zt/hpv/index.html
人乳頭狀瘤病毒(HPV)預防性疫苗的研製成功具有劃時代意義,它使宮頸癌的一級預防得以實現,為消滅宮頸癌帶來了希望。
依據疫苗上市前的臨床研究和上市後的監測資料,聯合國人口活動基金會(UNFPA)和WHO就HPV預防性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接種策略等問題發布了關於“引入人乳頭瘤病毒預防性疫苗的國家政策與方案”的指南性文件,以指導各成員國合理地將HPV疫苗的免疫接種納入宮頸癌防治策略中。本文將簡要介紹該指南的主要內容。
疫苗概況
約70%的宮頸癌與HPV 16和18型相關,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的兩種HPV預防性疫苗(二價與四價疫苗),均含有通過基因重組技術合成的、針對這兩種高危型別HPV的病毒樣顆粒(VLP),可有效預防宮頸癌及其癌前病變。其中,四價疫苗還含有HPV 6和11型的VLP,可預防90%的生殖道濕疣。 因HPV疫苗不含病毒DNA,故其不會引起接種者感染HPV或發生HPV相關疾病。多項臨床研究顯示,這兩種疫苗安全性較好;對疫苗相關HPV型別所致的2~3級上皮內瘤樣病變(CIN)或尖銳濕疣,疫苗的保護效力達90%~100%,且其保護效力分別可持續6.4年(二價疫苗)和5年(四價疫苗)。
目標人群
既往未暴露於疫苗相關HPV型別的女性,接種效果最好。免疫原性研究顯示,與>15歲的女性相比,青春早期女性接種疫苗後產生的抗體水平更高。因此,WHO建議在選擇目標人群時,應充分考慮本國或本地區女性初次性行為年齡及通過學校或衛生保健機構在青春早期女性中開展接種服務的可行性。主要目標人群可為9~13歲未發生性行為的青春早期女性。在優先保證主要目標人群的疫苗覆蓋率基礎上,如有條件,也可在青春後期和年輕成年女性中開展接種服務。但不建議孕婦接種HPV疫苗。
成本效益
成本效益模型顯示,在無性生活的青春早期女性中接種HPV疫苗,當覆蓋率>70%且疫苗誘導的保護效力持續≥10年時,疫苗相關HPV型別宮頸癌發病及死亡率顯著降低。該效益或在無完善的宮頸癌篩查體係的發展中國家裏最為明顯,但前提是疫苗接種成本不高,並能保證公平分配衛生資源。若僅在最可能接受宮頸癌篩查的人群中開展疫苗接種,將使疫苗減少宮頸癌發生的效益變弱。
因此,WHO建議在製定接種政策時,應充分考慮各國的經濟承受能力、政策的可行性和各地文化的接受性。可采取分階段引進政策,如優先接種成年後不易得到宮頸癌篩查的人群。
目前正在討論的問題是,如何通過國際基金組織的資助,在不發達國家和地區引入HPV疫苗。
疫苗監管
目前,短期內還無法觀察到HPV疫苗對宮頸癌發病及死亡率的影響。各國在引入HPV疫苗後,應長期監測接種者,以評估疫苗的安全性及其對HPV型別感染率、尖銳濕疣與癌前病變發生率和宮頸癌發生與死亡率的影響。
各國還應製訂相關政策,普及關於HPV疫苗和宮頸癌預防的宣教。這樣公眾才會認識到,現有疫苗尚不能預防所有高危型HPV的感染,亦無法保護接種前已感染疫苗相關型別HPV的婦女,因此即便接種了HPV疫苗,仍有必要定期行宮頸癌篩查,以預防其發生。
HPV疫苗接種雖已成為宮頸癌防控體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WHO特別強調,不能因此影響行之有效的篩查策略的實施。關於HPV免疫機製及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接種程序等的研究還將繼續,如何合理調整與配置宮頸癌篩查策略與疫苗接種規劃,也有待循證醫學的幫助。開發新型、高效、價廉的HPV疫苗將成為未來的研究熱點。總之,各國應加強協作,使HPV疫苗這一科學成果盡早造福於發展中國家的婦女。
(作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婦科 李玉潔 劉繼紅)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