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肝癌局部消融治療規範專家共識》

作者: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肝膽科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1-06-21
導讀

         為了推動肝癌局部消融治療的規範化,CSLC、CSCO和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肝癌學組共同發起,組織外科、腫瘤、超聲、介入等多個學科的專家參與,起草製訂了《肝癌局部消融治療規範專家共識》,供參考、討論。

  

  射頻消融進行中消融針的操作示意

  術後注意事項

  術後常規禁食、監測生命體征4小時,臥床6小時以上,注意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等;並給予護肝、預防感染、鎮痛、止血等處理,預防並發症的發生;發生並發症後應進行積極處理。

  並發症的預防和處理

  並發症的分級

  局部消融並發症可分為輕度並發症和重度並發症。

  輕度並發症(minor complication)

  A級:無需治療,無不良後果;B級:需少許治療,無不良後果,包括僅需一夜的觀察。

  重度並發症(major complication)

  C級:需要治療,住院時間延長<48小時;

  D級:需要大量治療、增加了醫護級別、

  住院時間延長>48小時;

  E級:導致了長久的後遺症;

  F級:死亡。

  據文獻報道,射頻消融具有很高的安全性。文獻報道,死亡率為0~1%,並發症發生率為0~12%。其中,輕微並發症的發生率約為4.7%,主要有發熱、疼痛、皮膚淺Ⅱ度燒傷、少量胸腔積液、少量氣胸等;而嚴重並發症的發生率約為2.2%,主要有感染、消化道出血、腹腔內出血、腫瘤種植、肝功能衰竭、腸穿孔等。充分術前準備、嚴格操作規範、準確定位和減少消融次數是降低並發症發生率的重要方法。

  並發症的種類

  消融後綜合征  主要表現為發熱、疼痛等,少見的有血尿、寒戰等,具體原因不明。處理主要是術後加強監護,輸液,止痛,對症處理,定期檢測肝腎功能。

  感染  主要有肝膿腫、穿刺點感染等。預防措施包括嚴格無菌操作,術後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消化道出血  主要原因是食道下段靜脈曲張出血或者應激性潰瘍出血。預防和治療包括對伴有嚴重門脈高壓的患者,術前先行處理門脈高壓;術後常規使用製酸劑,預防應激性潰瘍出血。出血後治療包括檢測生命體征,禁食,積極擴容、輸液、止血、輸血、製酸、升壓等,必要時行內鏡下止血。

  腹腔內出血  臨床表現取決於出血量。少量出血無明顯症狀。出血量大時,常有腹脹、腹痛,嚴重時有冷汗、血壓下降及休克症狀。原因主要是腫瘤較為表淺,穿刺後腫瘤破裂;或者患者凝血功能差,肝髒穿刺點出血。預防措施包括嚴格掌握適應證,對肝硬化凝血功能差的患者,行糾正後再治療;對於表淺病灶,最好采用腹腔鏡下或者開腹直視下進行;經皮射頻治療時,盡量減少穿刺次數;針道消融結束後應行再次超聲或者CT 掃描,排除有無腫瘤破裂、出血等表現。治療包括檢測生命體征,積極擴容、輸液、止血、輸血、升壓等,必要時行手術探查止血。

  腫瘤種植  腫瘤種植主要是由於反複多次穿刺造成。預防措施包括穿刺應準確定位,避免反複多次穿刺;如果進針過深,不應直接將電極針退回,而是應該在原位消融後,再退針重新定位。

  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是治療前肝硬化程度重,患者肝功能差;或者發生嚴重並發症(如感染、出血等)。預防和治療措施包括嚴格掌握適應證,肝功能Child-Pugh C級、大量腹水、嚴重黃疸等均為禁忌證;術後注意預防其他並發症的發生,預防感染,行積極護肝治療。

  鄰近髒器損傷  腫瘤鄰近膽囊、胃腸、膽管、膈肌等或位於第一肝門區、肝包膜下等部位時,進行經皮穿刺路徑下消融治療容易熱損傷鄰近髒器或脈管。對於這些部位的腫瘤,應該盡可能采用腹腔鏡下或者開腹手術直視下射頻消融治療,對鄰近的髒器進行隔離保護。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