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正確診斷與分層治療

作者: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易樹華邱錄貴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2-02-08
導讀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診斷主要依據外周血淋巴細胞計數及其免疫表型,近年來,關於CLL的預後研究很多,預後指標也可謂“琳琅滿目”,如何綜合應用這些預後因素預測患者預後並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值得進一步探討。

  CLL 的預後指標

  臨床預後指標由Rai 和Binet 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立的CLL臨床分期仍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預後分期係統。Rai 臨床分期依據淋巴細胞增多、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貧血及血小板減少將CLL患者分為0(低危)、Ⅰ和Ⅱ期(中危)、Ⅲ和Ⅳ期(高危)5期,中位生存期分別為130、106、88、58、69個月。雖然Rai分期簡便易行,但同一危險組患者預後仍存在很強的異質性,如這種分期導致大部分患者處於早期(0期),雖然部分早期患者可數十年無相關臨床症狀,不影響轉歸,但部分患者常短期進展,預後差。Binet分期存在與Rai分期同樣的缺陷,兩種分期均不能很好地預測個體患者的預後,新的分期係統值得進一步研究。

  美國M. D. Anderson 癌症中心的學者基於1674例CLL患者的研究發現,性別、年齡、Rai分期、絕對淋巴細胞計數、β2微球蛋白及淋巴結侵犯數目均為多因素分析中的預後影響因素。研究利用上述6項參數建立了一套預後預測模型,並將患者分為低危、中危、高危三組,該模型較Rai分期能更好地預測預後。之後,該模型被其他研究進一步證實,並發現應用該模型可將Rai 0期患者分為低危、中危、高危三組,為早期患者預後及治療提供了指導。但在該預後預測係統中,65%~76%的患者被歸為中危組,該部分患者仍存在較大異質性。

  生物學預後指標

  臨床預後指標對個體患者預後預測的局限性部分歸因於其不能反應CLL的生物學特性,從而不能反應疾病本質。

圖CLL血象

  近20年來,隨著對CLL發病機製及其生物學行為研究的深入,發現了一係列與預後相關的生物學指標,其中目前認為最具價值的為免疫球蛋白基因重鏈可變區(IGHV)突變狀態、ZAP-70/CD38的表達及腫瘤細胞的遺傳學改變。IGHV 突變狀態反應了CLL 細胞的不同起源,突變者多起源於生發中心後淋巴細胞,而未突變者多起源於生發中心前淋巴細胞。伴有IGHV突變患者的中位生存期超過20年,而IGHV未突變者的中位生存期不足10年,同時,對於Binet A期患者,IGHV突變狀態同樣可將其區分為預後不同的兩群患者。CD38 與ZAP-70 均與CLL 細胞BCR 接觸抗原的下遊信號活化有關,參與CLL 的發生與進展。依據CD38與ZAP-70同樣可將CLL患者分為預後不同的兩組,高表達CD38 或ZAP-70者預後差。

  細胞遺傳學改變可能真正反映了CLL的始動因素,目前認為,13q染色體缺失或12號染色體三體可能是CLL的早期遺傳學事件,隨著疾病進展繼發其他遺傳學改變。應用間期熒光原位雜交技術(FISH)檢測伴有染色體17p(P53)、11q(ATM)缺失者預後差,中位生存分別為32個月、79個月,中位無需治療間隔時間分別為9個月、13個月;僅有13q14缺失者預後良好,中位生存期為133個月,中位無需治療間隔時間為92個月;12號染色體三體和正常核型者預後中等,中位生存期分別為114個月和111個月,中位無需治療間隔時間分別為33個月和49個月。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