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生活方式與腫瘤的發生

作者: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康複科 宋麗莉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2-04-10
導讀

20 世紀70 年代以來,我國癌症發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趨勢。研究發現,有80%的癌症病因都在生活行為中。因此,有專家提出了“生活方式癌”的概念。生活方式是個人和群體在長期的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行為傾向或行為模式。與健康相關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學習、勞作、休息、運動、個人衛生、家庭衛生、人際交流、保護環境等多方麵的內容,生活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活習慣。英國癌症研究會發布報告說,英國每年確診的癌症患者中,超過4 成由吸煙、飲酒、缺乏蔬菜水果、不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衣、食

關鍵字: 腫瘤 | 癌症 | 生活方式

inserted image
健康生活方式降低癌症風險

  20 世紀70 年代以來,我國癌症發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趨勢。研究發現,有80%的癌症病因都在生活行為中。因此,有專家提出了“生活方式癌”的概念。生活方式是個人和群體在長期的社會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行為傾向或行為模式。與健康相關的生活方式包括飲食、學習、勞作、休息、運動、個人衛生、家庭衛生、人際交流、保護環境等多方麵的內容,生活方式實際上就是一種生活習慣。英國癌症研究會發布報告說,英國每年確診的癌症患者中,超過4 成由吸煙、飲酒、缺乏蔬菜水果、不運動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衣、食、住、行都可能會引發“生活方式癌”,其中以吸煙、酗酒、飲食、運動與癌症的關係最為密切。

吸煙與癌症

  除肺癌外,吸煙還與多種癌症發生有聯係,如肝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膀胱癌等。

  在肺癌各種致病因子中,吸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致病因子。有人認為,吸煙可以使肺癌的發病風險升高20倍。近年一組跨國調查資料顯示,如果活到75歲,吸煙能使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10~15倍。吸煙使肺癌的發病風險增加,而戒煙後肺癌發病的風險隨之減少。停止吸煙15年可使肺癌的發病率降至正常人的水平。戒煙越早,患肺癌的危險性減少越明顯,中年以前戒煙可減少90%以上。

  吸煙和飲酒是食管癌的主要危險因子。每日吸煙的數量越多,吸煙時間越長,開始吸煙的年齡越小,則發生食管癌的風險越大。每日1包香煙且每周飲酒的酒精含量達750 g者,發生食管癌的風險可急劇增加。

  吸煙對胃癌的相對危險度為2.9~6。多項研究結果顯示,患胃癌的危險性與吸煙的長期累積量有關,即使戒煙者患胃癌危險性仍較高。吸煙促進胃粘膜癌前病變的發生和加重,較非吸煙組有顯著差異。而且研究還發現,癌前病變與吸煙量有關,大量吸煙者出現癌前病變比例高,非典型增生程度重。

  此外,吸煙是胰腺癌最大的外源性危險因子,其相對危險度為1.6~3.9。在以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為基礎的慢性肝炎患者中,吸煙和飲酒是肝癌的主要危險因子,吸煙對肝癌的相對危險度約為2.5。吸煙也是膀胱癌的重要危險因素,男性吸煙者患膀胱癌的危險性是不吸煙者的1.67倍。近年的研究發現被動吸煙與乳腺癌發病有關聯,被動吸煙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是無被動吸煙女性的1.94倍。

酗酒與癌症

  原發性肝細胞癌是世界上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每年發病約40萬例。目前得到公認的肝癌危險因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80%的肝癌被認為與之相關。肝癌的男女性別比約為2~3︰1,但HBV和HCV感染率在男女之間差異不明顯。有人將這種差異歸因於性激素,但更多的解釋卻是男女生活方  式的不同,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飲酒。目前認為,酗酒與肝癌的發生存在3種模式:①酒精引起肝硬化,然後引起肝癌;②酒精本身作為一種致癌原和其他因素共同引起肝癌;③酒精性肝病的進展與其他肝癌危險因素有關,如HBV、HCV感染。

  酒精被認為是可能誘發乳腺癌的一種危險因素。有研究報道,乳腺癌危險性隨著酒精消耗量的增加而上升,每天消耗酒精增加10 g,乳腺癌危險性增加7%。美國加州一項隊列研究結果表明,飲酒使乳腺癌的危險性提高,在絕經後女性中危險性上升32%,在絕經前女性中上升21%。

  飲酒為我國居民胃癌發病的主要危險因素,相對危險度為2.03。在飲酒的高危人群中,患胃癌的歸因危險百分比為50.74%,在一般人群的歸因危險百分比為17.78%。這一結果表明,在高危人群中,若能去除飲酒這一危險因素,患胃癌的幾率會降低50%;而全人群中,可降低17%以上。

飲食與癌症

  近年來,國內外針對食管癌進行了大量的流行病學和病因學研究,食管癌高發與社會經濟狀況低下、不良飲食習慣、疾病史和家族遺傳等因素有關,其中飲食因素占有重要地位。

  醃製食品、飲食不規律、黴變食品、燙食、高鹽飲食、進餐速度快、酸菜等是食管癌的危險因素。醃製食品、黴變食品中含有亞硝基化合物,該物質對多數動物有很強的致癌作用。長期吃熱燙食物使食管黏膜受損,70℃以上燙食對食管黏膜上皮細胞的增殖周期會產生嚴重影響,並且為細胞在有害代謝產物作用下產生癌變創造了有利條件。進餐速度快、飲食不規律等不良飲食方式是隨著社會壓力增大、生活節奏加快出現的。當食物缺乏充分咀嚼時,食物中的粗糙物質長期損傷食管黏膜,尤其是在生理狹窄區。長期飲食不規律將導致食管運動和協調障礙,並引起食管的損傷。

  胃癌主要是由於環境因素(包括生活方式)所致的惡性腫瘤。國內外胃癌流行病學調查資料均表明,飲食習慣不良(三餐不定時、暴飲暴食、進食快、喜燙食等)為胃癌的危險因素。如果飲食習慣不良,容易形成胃的負擔過重,造成機械的胃粘膜損傷以及胃液的分泌紊亂,久之導致慢性胃病的發生。而慢性胃病,尤其是萎縮性胃炎使胃粘膜保護和屏障作用遭到破壞,增加致癌物的致癌風險。此外,常食用醃製食品提高了胃癌的危險性,動物試驗和流行病學研究均發現,醃製食品攝入量與胃癌呈  正相關。

  大量的流行病學資料表明,高脂肪膳食能顯著地增加結直腸癌的發病率。研究顯示,飽和脂肪酸的飲食會增加結腸中膽汁酸的濃度,並改變大腸菌群的組成,而膽汁酸經細菌作用可生成某些致癌物質。食物纖維則有吸收水分、增加糞便量、稀釋腸內殘留物濃度、縮短糞便通過大腸的時間從而減少致癌物與腸粘膜接觸時間的作用。所以,高脂肪飲食和膳食纖維不足是引發大腸癌的重要因素。此外,精製糖特別是蔗糖含量高的膳食可能增加結腸、直腸癌的危險性。

  許多研究顯示,高脂肪、低蔬菜、體重指數(BMI)大、體脂含量高等因素可增加女性乳腺癌的發病率。國外學者報道,高脂肪、低纖維素飲食者患乳腺癌的風險是低脂肪、高纖維素飲食者的2倍;多項研究均發現,肥胖與乳腺癌存在相關性,發胖年齡越早,患乳腺癌的危險性越大。常吃油炸燒烤食物、煙熏臘製食物(>3 次/周,每次  50 g)為乳腺癌較強的危險因素。

運動與癌症

  許多研究表明,經常性的、規律性的體力活動可以降低許多疾病的發生危險,增加體力活動逐步成為人們改善健康狀況的重要手段。大量的流行病學已證實,運動,特別是中等量的運動(每周運動時間超過2小時)能減少腫瘤的發生風險。

  芬蘭一項為期34年的追蹤調查研究發現,體育教師乳腺癌的發生率明顯低於語言學教師,因而認為,長期的體育鍛煉可減少乳腺癌的發生。進一步的研究顯示,職業運動、散步、做家務等不同運動方式都可明顯降低乳腺癌發生的風險。運動能降低青春期、絕經前及絕經後各年齡段女性乳腺癌發生的風險。

  缺乏運動與女性生殖係統腫瘤(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有研究發現,隨著坐位時間的延長,發生卵巢上皮細胞癌的風險增加。多數研究認為,輕中度的體力活動、規律鍛煉、絕經後女性每天鍛煉超過90分鍾,可降低子宮內膜癌的發病風險。運動還能降低泌尿係統腫瘤發生的風險。有研究發現,運動能降低腎細胞癌發生的可能性。

  有人認為結直腸癌的發生原因中,13%與運動不足有關,12%與不良飲食習慣有關,10%~15%與遺傳有關。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獨立的大腸癌的危險因素,體力活動過少也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每天進行30~60分鍾中等以上強度運動可減少30%~40%結腸癌的發生風險;良好生活方式的養成,如良好的飲食習慣、規律運動、保持適當的體重可減少50%~75%結直腸癌的發生風險。

  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疾病。2011年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發布新的估算數據表明,通過健康飲食、定期體育鍛煉以及保持健康的體重,每年在中國有62萬例癌症可以預防。

  通過這些健康生活方式的改變,在中國相當一部分常見腫瘤如乳腺癌(約20%的病例)、胃癌(約33%的病例)以及子宮內膜癌(約34%的病例)都可能得到預防。預防"生活方式癌",就必須要切斷不良生活方式與癌的通道。唯一可行的就是每個人從自己做起,摒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控製行為危險因素,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實踐  者和受益者。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