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CLL診治:從過去走向未來

作者:本報記者 王國平 發自美國芝加哥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2-06-11
導讀

2012年,ASCO最高榮譽獎——戴維•卡爾諾夫斯基(David A. Karnofsky)紀念獎授予了北岸長島猶太醫學中心的雷(Rai)教授。在獲獎演說中,Rai教授不僅與大家分享了他們過去40多年間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方麵的研究成就,還對CLL診治從Karnofsky時代到目前所取得的重大進展進行了詳細介紹。

關鍵字: CLL | ASCO

CLL診治:從過去走向未來

  2012年,ASCO最高榮譽獎——戴維•卡爾諾夫斯基(David A. Karnofsky)紀念獎授予了北岸長島猶太醫學中心的雷(Rai)教授。在獲獎演說中,Rai教授不僅與大家分享了他們過去40多年間在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方麵的研究成就,還對CLL診治從Karnofsky時代到目前所取得的重大進展進行了詳細介紹。

分期及預後指標:Rai分期及Binet分期係統的相繼提出和修訂

  CLL是一種B淋巴細胞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具有顯著的臨床預後異質性。CLL患者的臨床表現各異(從僅有淋巴細胞增多到乏力、體重減輕、淋巴結腫大、感染及貧血等),相應的臨床結局也千差萬別,總生存(OS)期從數月到數十年不等。為更好地預測每位初診患者的預後並指導治療,Rai教授在臨床中不斷積累經驗,並於1975年提出了CLL Rai臨床分期。

  Rai分期根據淋巴結增多、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貧血和血小板減少將CLL患者分為0~Ⅳ期。隨後,另一位學者比內(Binet)提出了Binet分期係統,將CLL分為A、B和C期。在此基礎上,Rai教授綜合兩個分期係統進行了風險預後修訂,將CLL分為低(0期)、中(Ⅰ~Ⅱ期)和高(Ⅲ~Ⅳ)風險三組。2006年一項隨機臨床研究顯示,CLL預後分期為低、中和高危的患者中位OS分別為0~15年、5~7年和3~4年以內。目前這兩種係統仍是臨床廣泛應用的預後分期係統。

分子預後指標:研究進展及新型治療的探索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包括Rai教授團隊在內的研究者嚐試從分子生物學角度進一步完善分期,並對CLL的分子預後標誌物進行了探索,如分子細胞遺傳學異常、IGHV突變狀態、細胞膜表麵CD38及細胞內ZAP-70的表達等。有研究者發現,CLL細胞表麵未表達CD38者較表達者具有更長的OS,而細胞內ZAP-70表達者的OS較未表達者更長,提示這兩個基因均可作為獨立的預後指標。在分子細胞遺傳學方麵,德國研究者對大樣本的CLL患者進行分析發現,17號染色體短臂缺失主要與p53基因功能喪失有關,具有該特征的CLL患者預後最差,而具有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的患者預後相對較好,隨後大量研究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重要發現。 在IGHV突變狀態的探索中,Rai教授及其團隊做了大量工作,發現IGHV突變患者的生存顯著優於未突變者。

  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研究者對CLL疾病發生及發展中的信號通路進行深入研究,並試圖尋找出針對這些關鍵點的有效治療藥物。在B細胞惡性腫瘤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δ同工型(PI3Kδ)及Bruton酪氨酸激酶(BTK)在信號傳導中發揮重要作用,可促進CLL細胞增殖、存活、黏附等。針對PI3Kδ的抑製劑GS-1101 在霍奇金淋巴瘤細胞模型中顯示可降低通路信號傳導,誘導凋亡並抑製來自微環境的信號;在臨床研究中,GS-1101顯示對CLL患者約24%的總體緩解率,其聯合ofatumumab(人源化抗CD20單抗)後更是有10%的患者達到了完全緩解。針對BTK的抑製劑ibrutinib也顯示出良好療效。此外,以CD19為靶向的CAR T細胞(經過基因修飾的T細胞)治療已成功應用於CD19+的B細胞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基礎和臨床前研究,將其用於淋巴瘤患者的臨床試驗也取得了令人振奮的結果。這些研究成果將繼續促進CLL診治的不斷完善。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