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型HPV檢測在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進展
第29 屆國際乳頭瘤病毒大會暨臨床與公共衛生研討會(IPV)於2014 年8 月22~25 日在美國西雅圖召開。20~21日的會議為會前會,著重介紹了人乳頭狀瘤病毒(HPV)的感染史、致癌機理等。大會以主題講座、會議發言及壁報的形式進行交流,分為HPV相關基礎研究、臨床應用、疫苗等幾個主題,包括HPV感染引起的宮頸癌造成的社會負擔、宮頸癌的預防和篩查、HPV 疫苗的應用及進展、HPV 感染導致的頭頸部腫瘤和肛門癌的相關研究等。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08 年的全球癌症調查數據,全球約53 萬女性被診斷為宮頸癌,約27.5 萬女性死於宮頸癌,宮頸癌仍然是威脅女性健康的第二大常見癌症。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需要從預防入手,WHO推薦應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宮頸癌的篩查和早診早治。宮頸細胞學檢查在全球宮頸癌篩查及預防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自宮頸細胞學檢查被用於宮頸癌篩查後,全球宮頸癌發病和死亡明顯下降,但其不足之處是存在假陰性的問題;並且我國的細胞學診斷人員匱乏,由於其對人員和技術的要求,在我國邊遠落後地區尚不能普及。全球宮頸癌的篩查開展得也極不平衡。歐洲和北美有健全的篩查製度,而非洲和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還未建立成熟的篩查製度。
1976年,德國科學家Hausen發現了HPV與宮頸癌的病因關係,並於1984 年成功克隆了HPV16 型和HPV18型。1999年,Walboomers等在99.7%的宮頸癌組織中發現了HPV DNA,從而明確了HPV是導致宮頸癌的必要條件。此後,HPV 檢測開始被應用於宮頸癌篩查、診斷和處理。HC2(第2 代雜交捕獲技術)HPV DNA檢測是最早獲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的方法,隨後獲得FDA批準的檢測技術不僅有HPV DNA 檢測,還有HPVE6/E7mRNA檢測及HPV分型檢測。隨著HPV 檢測技術的應用,大量的臨床數據表明HPV檢測在臨床應用中具有敏感性高、陰性預測值高、方法簡便易行等優點。
2012 年,美國癌症學會(ACS)、美國陰道鏡和宮頸病理學會(ASCCP)以及美國臨床病理學會(ASCP)聯合發布了宮頸癌篩查指南,指南推薦年齡為30~65歲的女性采用高危型HPV檢測聯合細胞學篩查。在聯合篩查時,對於HPV陽性且細胞學陰性女性的管理,該指南推薦兩種可選的管理方式:第1種為間隔12個月重複HPV檢測聯合細胞學篩查,如任一檢測結果為陽性[HPV陽性或細胞學檢查結果為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ASCUS)及以上]則需要轉診陰道鏡;第2種為立即采用HPV16和18基因分型檢測,如HPV16或18型為陽性,則需要立即轉診陰道鏡。
歐洲和美國進行了前瞻性的大樣本的臨床試驗,發現高危型HPV檢測用於宮頸癌的篩查能提高敏感性和延長篩查的間隔。Kaiser 研究結果顯示,HPV16型陽性女性10年累計宮頸上皮內瘤變3級(CIN3)及以上病變的發生率為17.2% ,在HPV18 型陽性女性中為13.6%,遠高於其他致癌型HPV 陽性女性(3.0% ) 。2013 年, Cox 基於ATHENA 研究數據,比較了單獨細胞學篩查、HPV 檢測聯合細胞學篩查以及HPV檢測初篩的篩查策略,結果顯示,HPV 陽性女性進行HPV16/18 的分型檢測以及結合細胞學分流的篩查策略,能更好地提高敏感性和特異性以及減少陰道鏡數量。
-
第十七屆CSCO大會在廈門召開
2014年9月17日-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