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很多準媽媽來說,迎接新生命的降生是一件既幸福又興奮的事情。然而,數據表明,大約每一千名待產孕婦會有一位在孕期被確診為癌症。那麼,此時正在子宮中發育的胎兒會受到疾病的波及麼? 母女同遭不幸 在揭曉答案之前,讓我們先看一則真實的故事。2007年的一天,一位28歲的日本媽媽迎來了女兒的誕生。呱呱墜地的寶寶給全家帶來了無比的歡樂,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產後36天,新媽媽出現了無法
對很多準媽媽來說,迎接新生命的降生是一件既幸福又興奮的事情。然而,數據表明,大約每一千名待產孕婦會有一位在孕期被確診為癌症。那麼,此時正在子宮中發育的胎兒會受到疾病的波及麼?
母女同遭不幸
在揭曉答案之前,讓我們先看一則真實的故事。2007年的一天,一位28歲的日本媽媽迎來了女兒的誕生。呱呱墜地的寶寶給全家帶來了無比的歡樂,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在產後36天,新媽媽出現了無法控製的陰道出血及高熱症狀。送醫治療後,很快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盡管她接受了及時的治療,但由於病情危重,最終仍不幸撒手人寰。
緊接著,病魔在11個月後又將魔爪伸向了初涉人世的女兒。家人發現,她的下顎與臉頰的交界處長出了一個奇怪的腫塊,同時還有胸腔積液的症狀。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醫生接診了這位尚在牙牙學語的小患者。一開始,醫生根據病灶的部位初步懷疑是肉瘤,但活檢結果否定了這一判斷。經過進一步探查發現,小朋友同樣患上了白血病。
那麼,轉移是怎樣發生的?
這樣的結果既讓人遺憾,也令人疑竇叢生:到底是巧合還是白血病在母女之間發生了轉移?希望搞清其中究竟的日本醫生向這一領域的權威專家、英國癌症研究所的細胞生物學家梅爾·格裏夫斯教授發起了求助,並得到了他的欣然應允。
隨後發生的一切如同偵探小說一般。在小朋友出生時采集的血液樣本中,格裏夫斯找到了白血病細胞存在的跡象。這一發現強烈提示,案發地點有可能在子宮,也就是說,小朋友尚處於胎兒階段時,癌細胞就已在其體內存在。
這一發現進一步接近了謎底,但依舊不能排除巧合的可能性,且無法解釋母女所患的白血病究竟先發於母親還是女兒,亦即疾病的轉移方向是由母至女抑或恰好相反?回答這個問題,需要對母女二人的白血病細胞的遺傳背景進行透徹地調查,而測序則是最好的辦法。
此前的病理檢查發現,母親所患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具有費城染色體陽性的異常核型。這是由於人體第22號染色體長臂和第9號染色體長臂交互易位,並生成BCR-AbL融合基因所致。該融合基因正是格裏夫斯小組測序的對象。
測序結果表明,母女二人的白血病細胞不但具有相同的核型,而且融合基因的易位點序列也彼此一致。除此之外,研究者還發現,女兒的白血病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完全來自於母親一方,與父親無涉。這意味著疾病的確是由母親在子宮中傳播給女兒的。
還有哪裏不對
答案的尋溯之旅走到這裏,似乎一切都已水落石出,但仍有哪裏有些不對頭?沒錯,在母嬰之間,胎盤是一個強有力的屏障。盡管偶爾會有母親的細胞透過胎盤闖入胎兒體內,但通常情況下,漏網之魚會被胎兒的免疫係統清除幹淨。但在這一病例中,本應堅壁清野的免疫係統卻城門洞開,對轉移至體內的白血病細胞熟視無睹,並任其坐大,這又是為何呢?
格裏夫斯為此繼續展開了探索,最終揭示了其中的玄機。我們知道,基因結構與功能的異常造就了癌細胞的種種表現。科學家發現,在殃及母女的白血病細胞中,第6號染色體短臂缺失了一大塊。這裏恰好分布著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家族,主要作用是編碼細胞表麵抗原。有了這些抗原的標記,免疫係統才能分得清楚一個細胞到底是外來的異物還是自家的組織。這也是導致母親的癌細胞溜進女兒體內後,未被免疫係統識別,反而最終肆虐成病的原因。
患癌媽媽需要為此而擔心嗎?
看到這裏,讀者或許已對本文開頭的問題有了答案:患癌女性生下的寶寶的確有得癌症的可能。不過,過分為此擔心卻也不必。
首先,並非所有的癌症都可以經由母親轉移給寶寶。隻有那些轉移非常迅速的癌細胞——黑色素瘤、非霍奇金氏淋巴瘤及白血病——才有這樣的可能。
其次,這種情況極為罕有。自打1886年首次報道這類病例以來,一百多年間,有記載可查的隻有十餘例,其中黑色素瘤6例,淋巴瘤及白血病8例。
第三,由於胎盤的強大過濾作用,絕大多數有礙胎兒健康發育的物質都會被關在門外。
第四,丟掉MHC基因家族的例子亦屬於罕見情形,因此少數漏網之魚難逃免疫係統的“恢恢法網”。
最後,雖然上文提到日本寶寶失去了母親,但醫生對她的治療卻非常成功,她現在還活著。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