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胃印戒細胞癌腸道轉移一例

作者:北京市海澱醫院外科 馬向濤 餘力偉等 來源:《中華腫瘤雜誌》 日期:2015-04-13
導讀

         患者女,70歲。因陣發性腹脹腹痛4周,加重伴停止排氣、排便1周,以腸梗阻於2004年1月29日人院。 入院查體:明顯腹脹,未見胃腸形及蠕動波。腹軟,下腹輕度壓痛,未及明確腫物,聽診可聞及氣過水聲,腸鳴音活躍(10次/min),肛門指診未觸及腫物。 立位腹部平片:左下腹及右中腹可見階梯狀液平,結腸脹氣。 結腸鏡提示:乙狀結腸腸腔狹窄,長約4 cm,結腸鏡通過困難。 病理報告:輕一中度慢性結腸炎伴充

關鍵字:  胃癌 | 轉移 

患者女,70歲。因陣發性腹脹腹痛4周,加重伴停止排氣、排便1周,以腸梗阻於2004年1月29日人院。

入院查體:明顯腹脹,未見胃腸形及蠕動波。腹軟,下腹輕度壓痛,未及明確腫物,聽診可聞及氣過水聲,腸鳴音活躍(10次/min),肛門指診未觸及腫物。

立位腹部平片:左下腹及右中腹可見階梯狀液平,結腸脹氣。

結腸鏡提示:乙狀結腸腸腔狹窄,長約4 cm,結腸鏡通過困難。

病理報告:輕一中度慢性結腸炎伴充血水腫。

實驗室檢查:白細胞3.5×109/L,中性粒細胞50.1%,血紅蛋白117 g/L,總蛋白49.4g/L,白蛋白26 g/L,CEA 10.8 ng/ml,CA-199 214 U/ml。胸片:雙肺未見異常。腹部B超:右肝內多發實性占位。

盆腔CT:乙狀結腸腸腔可見腸管不規則增厚,並向腸腔內突出,致腸腔狹窄。

術前診斷:低位腸梗阻、乙狀結腸腫物。

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術:術中發現腹腔內有血性腹水200Ⅱd,盆腔腹膜遍布粟粒樣結節,小腸腸管擴張。肝右葉有多個質硬結節,大小約l~2 cm;胃竇前壁有4 cm×4 cm×3 cm質硬腫物,已經侵透漿膜層,胃體僵硬呈革袋狀,胃左動脈與腸係膜上動脈周圍有多處腫大淋巴結。距離回盲瓣70 cm處回腸腸壁可見一3 cm×2 cm×1.5 cm大小、瓷白色、質硬的腫物,導致腸腔狹窄,近端腸管擴張,回腸腸係膜根部有多處腫大淋巴結。乙狀結腸與直腸交界處可見4 cm×3 cm×2 cm大小、瓷白色腫物,導致腸腔狹窄,乙狀結腸腸係膜根部淋巴結腫大。行回腸與乙狀結腸部分切除術。

術後病理報告:胃低分化腺癌,癌細胞呈印戒細胞樣;回腸浸潤性低分化腺癌,癌細胞呈印戒細胞樣,侵襲腸壁各層達漿膜外,小腸固有膜腺體未見明顯破壞,黏膜下層增厚,腸係膜淋巴結轉移(3/3),考慮為胃癌轉移;乙狀結腸浸潤性低分化腺癌,癌細胞呈印戒細胞樣,腫瘤處腸腔狹窄,腸係膜根部淋巴結轉移(1/3),考慮為胃癌轉移。

患者術後不願接受化療要求出院,術後5個月死於腫瘤廣泛轉移。

討論

胃癌是消化道常見惡性腫瘤,遠處轉移主要發生於腹膜以及肝髒,胃癌腸道轉移並不多見。胃癌腸道轉移臨床上可以表現為排便困難、腹痛、腹瀉以及腸梗阻症狀。從發現胃癌至診斷胃癌腸道轉移的時間不等,中位時間為16個月,最長132個月,隻有1/3的患者在診斷胃癌的同時可以發現腸道轉移。胃癌腸道轉移的常見部位為升結腸與直腸,同時累及小腸與結腸的病例隻占26%。

胃癌腸道轉移的發生機製可能與血行播散和直接種植有關。無論轉移途徑為何處,隻要轉移癌侵犯黏膜下淋巴管,就可以造成腸管環周狹窄。胃癌腸道轉移易誤診為腸道原發腫瘤、克羅恩病、缺血性腸炎、腸結核或腸道憩室炎,早期識別胃癌腸道轉移,對於判斷患者預後以及指導治療非常重要,有可能在出現全身廣泛轉移前進行綜合治療。因此,重視腫瘤患者術後出現的不明原因腸梗阻,爭取早期診斷治療,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