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SCO 2015黑色素瘤研究方麵,我國學者入選壁報交流2篇,摘要交流4篇,主要圍繞中國黑色素瘤的基因學特點及流行病學特點展開。
黑色素瘤在中國發病率較低,屬於少見疾病。但因發病率增長迅速,死亡率高,在國內腫瘤界逐漸得到重視。由於病因學及流行病學與歐美黑色素瘤的巨大差異,以及中國學者的不斷努力,中國黑色素瘤研究方麵的聲音在ASCO會議中已得到了越來越多關注。
在ASCO 2015黑色素瘤研究方麵,我國學者入選壁報交流2篇,摘要交流4篇,主要圍繞中國黑色素瘤的基因學特點及流行病學特點展開。
Akt-PI3K-mTOR通路另辟蹊徑
BRAF是黑色素瘤在高加索人種中最常見的突變類型,占總數的40-50%。但其在我國黑色素瘤的突變率相對較低,僅20-25%。對中國黑色素瘤的基因通路進行深度分析,尋求更多樣的靶向治療方式,對國人的黑色素瘤治療至關重要。北京腫瘤醫院黑色素瘤中心,對412例黑色素瘤患者(其中包括210例肢端黑色素瘤,105例粘膜黑色素瘤)的mTOR突變情況進行了測序分析,總突變率為10.4% ,相比CSD及Non-CSD,肢端及粘膜的圖變率明顯較高,分別為 11.0%及14.4%。基於以上的研究結果,北京腫瘤醫院啟動了一項由郭軍教授牽頭的II期臨床研究,針對存在mTOR突變的進展期黑色素瘤患者,給予mTOR抑製劑依維莫司的治療,目前正在入組中,已入組8例患者,可評價療效的6例患者,目前均有不同程度的腫瘤縮小。該研究也在大會進行了摘要交流。
優勢亞型引發關注
與歐美黑色素瘤不同,中國黑色素瘤中,粘膜黑色素瘤及肢端黑色素瘤是相對常見的亞型,約分別占黑色素瘤總數的20%及40%,明顯高於歐美的相應比例。北京腫瘤醫院黑色素瘤中心在本次大會上,公布了中國黑色素瘤:粘膜463例,肢端658例的大樣本流行病學數據,使得粘膜及肢端黑色素瘤亞型的臨床特點得到了更高的認知及總結。粘膜黑色素瘤不僅臨床特點及基因分型較皮膚黑色素瘤有較大差異,在治療反應方麵也有著明顯的不同。在大會上以摘要形式交流了一項針對粘膜黑色素瘤的II 期隨機多中心對照臨床研究,計劃1:1隨機入組182例進展期初治的黑色素瘤患者,接受紫杉醇+卡鉑聯合或不聯合貝伐單抗治療,目前入組57例,中期分期紫杉醇+卡鉑+貝伐單組的PFS 6.3月顯著高於對照單純化療組的 3.1月,兩組的治療有效率分別為10.3% 及7.4%.初步提示了化療聯合抗血管生成治療在粘膜黑色素瘤中較好的療效。
輔助治療引發爭議
2014年ASCO年會公布了一項ipilimumab在高危黑色素瘤術後輔助治療的研究,使得各國學者對黑色素瘤輔助治療再次出現了質疑和爭議。目前,多項輔助治療的相關研究均在進行,其中主要以基因突變患者的靶向輔助治療為主,如BRAF抑製劑及KIT抑製劑。北京腫瘤醫院黑色素瘤中心,本次大會以壁報形式公布了一項II期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針對存在BRAF及NRAS突變的黑色素瘤高危患者術後大劑量幹擾素輔助治療,研究發現,與觀察組相比,BRAF突變的高危患者,亦可從大劑量幹擾素輔助治療中獲益(PFS),但NRAS突變患者則無法得到同樣獲益。該研究為基因突變的患者輔助治療提供了進一步的研究依據。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