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ASCO年會全體大會上公布了LBA1的研究結果,這項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證實,nivolumab(NIVO)+ipilimumab(IPI)和NIVO單藥治療黑色素瘤的臨床活性大於IPI單藥,而兩種免疫靶向藥物的活性具有協同作用。
本次ASCO年會全體大會上公布了LBA1的研究結果,這項多中心III期臨床研究證實,NIVOlumab(NIVO)+IPIlimumab(IPI)和NIVO單藥治療黑色素瘤的臨床活性大於IPI單藥,而兩種免疫靶向藥物的活性具有協同作用。
中國專家意見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郭軍教授:
這項研究雖然在黑色素瘤中進行,但是帶有普遍意義。免疫治療在黑色素瘤領域,近年來越來越令人關注的突破性進展。最早的突破是CTLA-4單抗Ipi,延長了晚期黑色素瘤的總生存;之後,研究者又在 ipilimumab(Ipi)治療失敗或未接受過Ipi治療(Ipi naive)的患者中,證實PD-1抗體效果顯著。今年ASCO年會研究的突破點在於:(1)PD-1抗體進入晚期黑色素瘤一線治療,比CTLA-4抗體療效更優;(2)Ipi聯合PD-1抗體NIVO,效果優於單藥。
這項Ⅲ期臨床研究得到了令人驚歎的結果。聯合組有效率明顯優於Ipi單藥,達到57.6%,PFS 11.5個月,總生存尚未達到。須知,在中國,黑色素瘤化療有效率隻有7%,PFS隻有1.4個月。非常期待明年ASCO 年會上可能公布的總生存結果。
我同意討論者的觀點。根據現有證據,無論是Nivolumab(NIVO)還是Pembrolizumab(Pembro),都應該被推為黑色素瘤的一線治療,Ipi單藥用於晚期黑色素瘤一線治療可能已經退出了曆史舞台。NIVO與Pembro的對比目前還沒有最終的結論,兩個都很有效。抗PD-1聯合Ipi治療取得更高反應率和更長的PFS,特別是對PD-L1陽性<5%的患者,聯合組明顯高於NIVO,當然NIVO也高於Ipi。
基於這一結果,我個人感覺,未來可能對晚期黑色素瘤治療分組,PD-L1高表達患者單用NIVO或Pembro就已經足夠,另外從醫療花費層麵而言,單藥比聯合用藥節省近1/5的費用,且療效相當;對於PD-L1低表達的患者,聯合組療效明顯高於單藥組,所以對於PD-L1低表達患者而言,聯合用藥還是有前景的。
本次年會的兩項NIVO聯合Ipi治療黑色素瘤的研究毒副作用都比較嚴重,聯合組明顯高於單藥組,3~4級毒副作用比例為55%,36.4%患者因治療相關副作用停藥。因此,未來需要關注在保證聯合用藥效果的同時減少副作用,使用免疫抑製劑或提高NIVO和Pembro的用量等;第二個方向是尋找敏感患者,目前PD-L1仍然不是最佳的生物標誌物來預測PD-1抗體單藥或聯合治療的療效, 在這方麵還需要大量基礎研究,而基礎研究正是需要我國研究者努力去做的工作。
同時,這項研究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其結果可能會影響其他腫瘤的治療。目前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腎癌的免疫治療研究都已開展,抗CTLA-4、抗PD-1治療先後用於黑色素瘤以外的患者的治療,已經取得部分成果。
現場點評Georgetown大學Michael P. Atkins教授
NIVO和Pembro是兩個新型的抗PD-1藥物,在臨床使用中應該如何選擇?根據現有的臨床研究,從用法、ORR、不良反應、生存數據等角度分析,兩者沒有明確的療效或毒性的差別,因此決策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治療計劃、市場、花費、使用經驗以及生物標誌物預測等。
毒性方麵,與單藥比較,NIVO+Ipi聯合用藥毒性明顯增加,但處於可控範圍,沒有治療相關死亡,且不影響藥物使用的療效。療效方麵,可以得出以下結論:NIVO>Ipi,NIVO+Ipi>Ipi,NIVO +Ipi可能大於NIVO。
對於療效的預測,PD-L1是一個比較“弱”的生物標誌物。一方麵,PD-L1測量比較複雜、效果並不理想,而且方法眾多,之間不具可比性,另一方麵PD-L1表達低、存在腫瘤異質性,而且易於被誘導表達。事實上,在此研究中,2/3的NIVO單藥治療有效的患者並未檢查出PD-L1表達。因此,PD-L1作為生物標誌物的用於臨床,還需要更加標準化和精細化,目前為時尚早。
在沒有恰當生物標誌物的情況下,藥物使用可能更多要基於臨床經驗,對於追求療效同時能耐受毒性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NIVO+Ipi;而NIVO/Pembro單藥則適於難於耐受毒性的患者。
此外,需要繼續關注潛在的生物標誌物,例如腫瘤侵犯邊緣的CD8 T細胞和PD-L1表達,腫瘤中的T細胞克隆,突變負擔等。
總之,免疫治療已經成為晚期黑色素瘤的新治療標準,本研究可以證明Nivo聯合Ipi的療效優於Ipi單藥,但生物標誌物尚不能用藥患者篩選。一個新的免疫抑製劑聯合用藥標準已經建立,但仍有更多工作需要。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