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

甲狀腺癌規範化診療之微小癌診療篇

作者:CMT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5-09-02
導讀

         近年來,甲狀腺乳頭狀癌(PTC)發病率呈全球化升高趨勢,成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實體腫瘤之一,且PTC發病率還有繼續升高的趨勢。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全球癌症報告指出甲狀腺癌新發病例中50%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PTMC)。目前,PTMC在國內許多臨床中心診療的甲狀腺癌中占重要權重,這與近年來檢驗診斷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儀器分辨率的提升密不可分。PTMC的臨床問題也就自然成為專業學者必須

關鍵字:  甲狀腺癌 |  | 診療 | 微小癌 |  

        近年來,甲狀腺乳頭狀癌(PTC)發病率呈全球化升高趨勢,成為發病率增長最快的實體腫瘤之一,且PTC發病率還有繼續升高的趨勢。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全球癌症報告指出甲狀腺癌新發病例中>50%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PTMC)。目前,PTMC在國內許多臨床中心診療的甲狀腺癌中占重要權重,這與近年來檢驗診斷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儀器分辨率的提升密不可分。PTMC的臨床問題也就自然成為專業學者必須麵對和解決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近幾年,國內外一些研究提出了對於PTMC“過度診斷”甚至“過度治療”的觀點,使得PTMC診療規範成為業內和社會的關注焦點。我們應當從曾經沉浸在甲狀腺癌二級預防水平不斷提升的“驚喜”之中,逐漸回歸過渡到客觀的專業“清醒”中來。我們既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目前PTMC僅僅是按腫瘤大小來定義,並不意味著其在侵襲力、轉移能力等方麵“微小”,又應該了解部分PTMC長期惰性緩增的事實。

        由於爭論較多且需要更多的專業研究和積累,國內外專業組織目前對於PTMC的診治尚無統一標準。中國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CATO)已經建立起流行病、影像診斷、病理、外科、核醫學、內分泌包括分子診斷等多學科聯合的組織模式,為了推動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規範化診治,各學科專家積極籌備,不久將製定出我國PTMC診療的專家共識。

        對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PTMC)的再認識

        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甲狀腺疾病診治中心、雲南省甲狀腺外科臨床研究中心 程若川

        根據腫瘤大小可將<10mm的PTC定義為PTMC。2013年以來,在我國新增甲狀腺癌病例中90%以上為PTC,其中60%為PTMC。PTMC雖預後良好,但與PTC一樣可出現頸部淋巴結轉移、甲狀腺外侵犯及遠端轉移。因此,對於PTMC的治療,是選擇甲狀腺全切+放射碘治療(RAI)還是單側葉切除伴/不伴峽部切除,仍存在爭議,包括最佳手術範圍、術後RAI治療及是否隻需觀察。

        對於PTMC,大部分觀點認為其並不僅是新生、剛開始生長的PTC,但還有一部分觀點認為大部分PTMC生長緩慢,甚至永遠不會發展為PTC。有病理學研究表明,PTMC和PTC的生物行為學完全相同,即具相同的BRAFV600E突變頻率、腫瘤侵襲性,且在患者年齡、性別、多病灶發生率、甲狀腺外侵犯及頸部淋巴結轉移發生率上兩者也無差別。這表明,盡管腫瘤大小是影響疾病預後的重要因素,但單以腫瘤直徑來衡量PTC風險是不正確的。而就目前來說,PTMC與PTC僅是根據腫瘤大小而被人為劃分的同類腫瘤,兩者並無生物學特征及屬性的不同。

        目前認為,影響PTMC預後的腫瘤特征包括:①甲狀腺包膜侵犯;②甲狀腺外侵犯或頸部淋巴結轉移;③多病灶;④原發腫瘤直徑>6mm;⑤腫瘤與氣管和(或)食道發生粘連,具以上特征的PTMC需手術治療。當然,也有部分PTMC生長非常緩慢,無需立即手術,隻需嚴密、動態觀察。但迄今為止,尚沒有特異的臨床病理學特征能夠區分出這部分PTMC,因此臨床應強調並不是所有的PTMC都是低危的PTC。對於PTMC的治療,國內外主流指南仍推薦以手術為主,術後選擇性131I治療及促甲狀腺素(TSH)替代與抑製治療為輔。未來希望有新的檢測技術出現,協助臨床醫生區分這兩種PTC。

        甲狀腺微小癌超聲診斷

        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超聲診療科 魏璽 張晟

        甲狀腺微小癌(TMC)為最大直徑為1.0cm的甲狀腺癌,由於TMC病灶小、發病隱蔽、多位於甲狀腺腺體中或背側被膜處,臨床觸診難以發現。隨高分辨率超聲篩查及細針穿刺細胞學(FNA)應用增加,越來越多的TMC被發現。雖TMC預後良好,但仍有演變成為進展期癌的可能性,特別是頸部淋巴結轉移甚至遠處轉移,可最終導致患者複發甚至死亡。

        超聲是TMC診斷的主要手段,特定的超聲表現對TMC的良惡性鑒別尤為重要。目前認為,鈣化、回聲水平、周邊聲暈、內部回聲和結節形態是TMC的獨立惡性征象。當甲狀腺微小結節為低回聲、邊界不清、縱橫比>1時,診斷為惡性的準確率近100%。雖微小鈣化在TMC的發生率較低,但伴有微小鈣化的TMC更有可能發生頸部淋巴結轉移。有學者認為結節>5mm是TMC包膜外侵襲的危險指標,且與頸部淋巴結轉移有關。此外,多灶性甲狀腺結節被認為是<5mm的TMC的獨立危險預測因素。一項薈萃分析(n=8345)表明,TMC的頸部淋巴結轉移與年輕男性(<45歲)、瘤體>5mm及甲狀腺包膜外侵襲相關。因此,建議對於瘤體>5mm、超聲可疑的TMC,如伴有結節微小鈣化、多灶性特征,應進一步評估甲狀腺結節的包膜情況及頸部淋巴結的情況,並密切隨訪;對於瘤體<5mm的結節,需要應用超聲對多灶性進行定義,描述每個結節的位置和數量,並對頸部淋巴結情況進行評估。

        甲狀腺微小癌的131I治療

        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 林岩鬆

        TMC是否需131I治療首先取決於其外科處置,隻有經甲狀腺全切或近全切除術後才能進行131I治療,且治療前需依據腫瘤病理、臨床特征、分子特征進行複發及死亡風險評估。

        研究顯示,腫瘤大小是獨立的預後預測因子,如腫瘤直徑<1cm者預後明顯優於>1cm者,前者腫瘤相關死亡率趨於零;單灶PTMC的複發風險約為1%~2%,多灶者為4%~6%。但也有研究顯示,PTMC也可出現淋巴結轉移、甲狀腺外侵犯甚至遠處轉移,這不容忽視。雖有研究曾對1235例低危患者中位觀察時間75個月,未發現腫瘤有遠處轉移,但也有研究證實,TMC可伴發或出現遠處轉移如骨及肺轉移,這提示即使是TMC,決策是否要131I治療時還應排除腫瘤遠處轉移。

        有關TMC的131I治療仍富爭議。長期隨訪研究顯示,對於無局部及遠處轉移、無侵襲性特征的低危TMC患者,131I治療並未改善總體生存率,且有研究還提示,T1N0患者經131I治療後白血病及唾液腺惡性腫瘤發病率增高。因此,目前國內外指南對於腫瘤<1cm並局限於腺葉內的單發或多發病灶、非侵襲性病理類型及淋巴結或遠處轉移的甲狀腺癌患者,不常規推薦131I治療。

        但一項對18445例PTMC患者隨訪19年的研究顯示,雖PTMC患者疾病相關生存率為99.3%~99.5%,但在因腫瘤死亡的患者中,92%具至少兩個危險因素如伴隨淋巴結轉移、甲狀腺外侵犯甚或遠處轉移,提示在TMC評估中,應綜合考慮伴隨的相關風險因素。指南中也指出,出現甲狀腺外侵犯、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的TMC患者是否進行131I治療,取決於腫瘤侵襲性特征,應根據侵襲性特征對患者進行複發風險分層,再依據不同的風險分層推薦相應131I治療。

        重視甲狀腺癌診斷和初始外科治療規範化依然任重道遠

        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 黃韜

        甲狀腺癌尤其是乳頭狀癌是近30年來發病率增長最快的惡性腫瘤,已經引起社會和業界的高度關注。但是,甲狀腺癌診斷和初始外科治療的規範化,依然不盡如人意。自20世紀90年代後期,歐美國家依據循證醫學證據逐步達成了共識,即甲狀腺癌應該盡可能在手術前,通過超聲和FNA檢查明確診斷,以便更好地結合放射線接觸史、甲狀腺癌家族史、淋巴結有無轉移、腫瘤大小等因素製定合理的初始外科治療方案。甲狀腺癌的手術方式則逐步規範為兩類三種,即患側甲狀腺腺葉±峽部切除及甲狀腺全切除或近全切除。淋巴結的處理原則為中央區淋巴結可行預防性清掃,而側頸區淋巴結僅行治療性清掃。涉及甲狀腺癌診療的教科書、參考書、指南也逐步趨向一致。

        但我國直到2011年才逐步推出類似的指南,2013年以後才出版最新教材,相關原則才與歐美國家達成一致。以至於目前許多醫院,尤其是基層醫院,甲狀腺癌的診斷初始治療依然處於陳舊觀點時代。具體問題有三點:①不重視術前診斷和FNA的開展,術中冰凍病理檢查也不普及,導致許多患者直到手術後才明確甲狀腺癌診斷;②手術方式依然大量采用不足一側腺葉切除、患側腺葉切除+對側次全或部分切除等非規範手術方式;③不重視淋巴結的術前、術中評估及中央區淋巴結清掃。這些問題導致了許多患者初始外科治療不合理和不徹底,麵臨再次手術風險。

        因此,應該積極推廣普及新版教材和臨床指南,加強繼續教育和專科醫師培訓,徹底改變目前甲狀腺癌診斷和初始外科治療混亂的局麵。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