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神經內分泌瘤診療進展
賈茹 博士
胃腸神經內分泌瘤包括胃、 十二指腸、空腸、 回腸、 闌尾以及結直腸原發的所有神經內分泌瘤(NET),是一大類具有不同特征的腫瘤,如微小的闌尾和直腸 NET 大多預後良好,胃 NET可分成 4 型 ,小腸NET 易出現類癌綜合征等。現將近兩年該領域關注的焦點和熱點總結如下。
直腸 NET 的預後因素
由於大部分的直腸 NET 多表現為息肉,分級多為 G1,複發轉移率相對較低,常規采用內鏡下切除後可達到長期的無病生存(DFS),但是仍有一部分患者的複發轉移風險較高,如何鑒別出這部分患者有重要意義。
2010 版的世界衛生組織(WHO)分級中將絕大部分的胃腸胰腺神經內分泌瘤(GEP-NET)定義為 “惡性”,但小腸的節細胞性副神經節瘤可定義為良性,而小腸、闌尾、結直腸的 L 細胞型 NET,以及膽囊、膽管和闌尾的管狀類癌惡性程度不確定。但該分級中並未明確定義 “L細胞型”。
L 細胞可分泌多種多肽類激素,包括 GLP1,多肽 YY(PYY)和胰多肽(PP),並可作為 L 細胞的免疫組化指標用於診斷。既往研究表明, 約有 56%~79%的直腸 NET 具有 L 細胞的免疫表型, 而直腸 NET 據此分為 L 細胞型和 非 L 細 胞型。在 WHO 分級中認為 L 細胞型是預後良好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 近期的研究表明, 判斷直腸NET 的惡性程度, 除 L 細胞型外還應考慮其他相關因素。例如韓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對於非 L 細胞型同時腫瘤大於 1 cm的直腸 NET 出現複發轉移的風險較高,預後較差。
另外一項日本的研究則認為對於完整切除的小於 1 cm 的 G1 的直腸 NET, 即使存在血管及神經侵犯, 長期隨訪患者生存情況良好。所以, L 細胞型並不是直腸 NET 獨立的預後因素, 腫瘤的大小也是十分重要。
除大小外, 腫瘤的分級, 浸潤的深度等均為可能影響預後的重要因素, 應當進行綜合考慮。
胃 NET 的診治
自身免疫性萎縮性胃炎可導致胃酸分泌減少, 反饋調節出現高胃泌素血症,從而誘導腸嗜鉻細胞樣細胞(ECL)不典型增生並最終導致 1型胃 NET。
1型胃 NET通常為多發病灶, 常見於胃體和胃底。其發病率在歐洲約為 0.32例/10 萬人, 美國 0.17 例/10 萬人, pubmed檢索顯示其在日本的發病率為 0.05例/10萬人。伴有惡性貧血或自身免疫性萎縮性 胃 炎 的 患 者 約 占 胃 NET 的 5.2% ~11% 。 惡 性 貧 血 的 患 病 率 為 0.12% ~1.9%。
目前全球對於 1 型胃 NET 治療的關注度逐漸提升。意大利一項研究回顧性分析了多個中心共 97 例 1 型胃 NET 患者, 推薦采用內鏡下切除、 內鏡下隨訪、生長抑素類似物(SSA)類藥物等治療手段。其中 36 例經 SSA 類藥物治療的患者中 76%達到完全緩解(CR)。
也有多篇報道關注內鏡下切除的長期生存情況, 複發率為 18.0%~26.2%, 複發後可再次行內鏡下切除。
此外, 還有一種新藥 netazepide, 為高選擇性胃泌素/CCK-2 受體抑製劑。胃泌素通過 ECL 細胞上的胃泌素/CCK-2 受體發揮其促進 ECL 細胞生長和分泌胃酸的作用, 而該藥物通過抑製該受體抑製這兩方麵作用。
在前期的臨床試驗中, 我們已經觀察到該藥物治療後腫瘤數目的減少及腫瘤直徑的縮小, 目前該藥物正在按孤兒藥品的相關程序進行臨床研究, 期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得到令人鼓舞的結果。
特殊影像學手段的價值
NET 中有兩種特殊的標記生長抑素受體的核醫學顯像, 分別為生長抑素受體顯像和(68)Ga-DOTATATE PET/CT(以下簡稱 68Ga PET/CT)。這些檢查手段有以下幾個優勢。
1.有助於鑒別原發灶。國外報道小腸原發的 NET 可占胃腸道 NET 的 1/4 左右, 而縱觀國內單中心的報道, 小腸 NET 的確診率遠低於國外,並且存在大量的原發不明的 NET。這究竟是由於我國的小腸 NET 確實較少還是由於檢查手段不夠精確造成的呢?
針 對 小 腸 腫 瘤 常 規 的 影 像 學 檢 查 很 難 確診, 目前主要采用膠囊內鏡和小腸鏡進行診斷,但這兩項檢測手段同樣有很大的局限性。而生長抑素受體顯像和 68Ga PET/CT 則可以通過無創的方法較為精確地進行腫瘤定位,協助發現原發灶。
此外, 68Ga PET/CT 對於其他部位原發灶的確診同樣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2.發現微小轉移灶。NET 最常見的轉移部位為肝髒, 而肝轉移有時表現為多發的微小轉移灶。
今年有兩篇報道分別分析了 44 例和 88 例患者應用 68Ga PET/CT 檢查前後醫生判斷的變化, 其中對 24%的患者是否存在轉移的判斷發生變化, 並改變了 20%~60%患者的治療方式,有的采取更加積極的治療, 而有的則從手術轉為保守治療。
3.可以用於評價療效。同常規的 PET/CT 一樣, 在治療過程中, 除通過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測量腫瘤大小外, 腫瘤的攝取變化也可以協助醫生評估治療療效, 但目前尚無相關報道。
全身治療的新進展針對胃腸道 NET 的治療目前公認全身治療手段僅為生物治療(除 PRRT 外, 該治療目前我國尚無法實現), 即生長抑素受體類似物(SSA)及幹擾素。
2014 年剛發表的蘭瑞肽治療 GEP-NET 的研究(CLARINET)的結果表明, 無論對於進展期或者非進展期的 GI-NET 均可以選擇 SSA 類藥物進行治療, 而該研究作為 SSA 類藥物的首項Ⅲ期安慰劑對照的臨床研究更有力地證明了該類藥物的療效。
但是這類藥物一旦出現進展, 問題就立刻變得十分棘手。所以在去年的相關綜述中我們也可以看到, 對於 GI-NET, SSA 類藥物治療失敗或者疾病進展迅速、 腫瘤負荷較大的患者, 首選參加臨床研究。
目前有大量針對 GI-NET 的新藥臨床研究,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 RADIANT-4。該研究主要納入無功能性 GI-NET 或肺 NET 的患者, 采用依維莫司或安慰劑進行治療, 目前該試驗的全球入 組 已 完 成 ,將 於 今 年 的 歐 洲 腫 瘤 內 科 學 會(ESMO)會議上公布最終結果。
另外, 還有多個靶向 VEGF 以及 mTOR 通路的藥物均在進行前期的單藥或聯合治療的臨床研究。
既往認為化療對於 GI-NET, 尤其是中後腸NET 的治療沒有明顯的獲益。近期一項采用卡培他濱+貝伐珠單抗(BETTER)的Ⅱ期臨床研究探索了該方案治療胃腸道 NET 的療效, 有效率達到 18%, 中位生存時間為 23.4 個月。該研究證實, 在 GI-NET 患者中仍有一部分血供豐富的患者, VEGF 抑製劑聯合化療的方案可產生一定的療效。目前該方案已進入Ⅲ期臨床研究。
小結
綜上所述, GI-NET 其實是一個由多個腫瘤組合在一起的大家庭, 這些腫瘤雖然有各自的特點, 也同樣具有很多共性。正因為其多樣, 造成了 GI-NET 的藥物治療常年停滯不前的尷尬局麵。但值得慶幸的事, 我們還有很多熱衷於這一事業的醫生和熱情滿滿的患者,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人們也將逐漸揭開 GI-NET 的麵紗,掌握通往健康的鑰匙。
第十七屆CSCO大會在廈門召開
2014年9月17日-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