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患者,64歲,主因“反複腹痛、腹瀉,伴反酸、噯氣3年餘,便血12天”於2008年10月入院。最終診斷為惡性胰尾部胃泌素瘤Ⅳ期(cT3N0M1),肝內多發轉移。
病例簡介
男性患者,64歲,主因“反複腹痛、腹瀉,伴反酸、噯氣3年餘,便血12天”於2008年10月入院。患者自2005年3月以來,反複出現腹痛、腹瀉,排黃色水樣便,約10次/日,伴反酸、噯氣,於外院就診後考慮為“消化道潰瘍”,予抑酸、補液等對症治療後症狀緩解。12天前,患者再次出現腹痛、腹瀉、嘔吐,排暗紅色血便,伴頭暈、乏力、心悸,遂於我院就診。既往有10餘年上消化道潰瘍病史,2008年4月因空腸穿孔在外院行空腸修補術。
入院檢查及診斷
體檢未見陽性體征,美國東部腫瘤協作組(ECOG)評分為1分。血常規、生化常規正常,空腹血清胃泌素(FSG)為1250 pg/ml。
上腹部磁共振成像(MRI)示胰尾部見一類圓形腫塊,其大小為4 cm×3 cm,T1WI呈低、等信號,T2WI呈等、高信號,增強後見不均勻輕、中度強化;肝內可見多發的散在分布轉移灶,大小為1.5 cm×(1.5~5.4) cm×3.7 cm。上消化道內鏡檢查示賁門潰瘍,十二指腸降段至空腸上段多發潰瘍;超聲內鏡檢查示胰頭、頸體部無明顯異常回聲,胰腺尾部見一稍低回聲團,大小為2.85 cm×3.87 cm,境界尚清,推擠脾靜脈,其旁未見明顯腫大淋巴結回聲。
肝轉移瘤穿刺活檢病理:鏡下見瘤細胞呈腺樣排列,細胞大小較一致;免疫組化示胃泌素(Gas,+),突觸素(Syn,+),CD56(+),CK20(+),CK19(+),CK7(+),癌胚抗原(CEA,-),CDX2 (-),增殖細胞相關核抗原Ki67(1%,+),未找到核分裂,病變符合神經內分泌瘤。
最終診斷為惡性胰尾部胃泌素瘤Ⅳ期(cT3N0M1),肝內多發轉移。
治療經過
2008年10月
患者於2008年10月至2011年11月共入院治療12次,平均住院日為3天/次。明確診斷後即予奧美拉唑、奧曲肽、幹擾素內科治療。針對胰尾部腫瘤,先後行經皮經脾胰尾部腫物射頻消融術(圖3)和125I粒子植入術。針對肝髒轉移瘤,共行3次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藥物包括表柔比星、絲裂黴素、卡鉑、5-氟尿嘧啶和碘化油),對較大轉移病灶(5.4 cm×3.7 cm)聯合射頻消融治療,影像學隨訪示肝內大部分病灶滅活。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對胰尾部腫瘤和遠處轉移灶的治療交替進行,並序貫聯合應用上述各種微創治療手段。
2009年1月
治療開始3個月內,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降至正常,腹痛、腹瀉等臨床症狀消失,胰腺病灶縮小,完全滅活,肝內轉移瘤得到有效控製。
2011年7月
患者出現了胸骨轉移,轉移灶大小為1.2 cm×1.0 cm,行胸骨125I粒子植入術治療(圖4)。
至今
已隨訪該患者4年,其生理、免疫功能及生活質量基本未受影響。2012年8月MRI提示:胰尾部未見活性病灶,肝內病灶穩定(圖5~6),胸骨轉移灶活性消失。
MDT討論薈萃
影像介入科(診斷)
患者上腹部MRI顯示胰尾部腫塊,T1WI見胰尾部低至中等信號的腫物,大小為4 cm×3 cm,增強後見病灶明顯強化,信號稍高於胰腺正常部位。T1WI見肝內多發低、等信號,動脈期輕度強化,門脈期呈低信號,考慮為肝轉移灶。
另外,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PET)/CT也可見胰尾部軟組織腫塊代謝略活躍,肝髒數個低密度灶略活躍,考慮為胰腺惡性腫瘤伴肝內多發轉移。
胃胰外科
結合患者病史,血清胃泌素水平,內鏡、影像學檢查及肝內腫物活檢病理結果,可明確診斷為胰腺胃泌素瘤伴肝內多發轉移。
患者胰尾部腫瘤位置較深,其前方和外側分別是胃和結腸脾曲,後方則是脾髒,行腫瘤外科切除時需先切除脾髒,這將對患者生理和免疫功能造成巨大的破壞。另外,影像學可見肝內多發轉移灶,手術無法完全切除,故對該患者不推薦行手術治療。
內科
目前認為,奧美拉唑、幹擾素和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等)對晚期惡性胃泌素瘤,有一定的抑製腫瘤細胞生長的作用。
因此,建議對該病例行奧美拉唑、奧曲肽和幹擾素聯合治療,以減緩腫瘤細胞生長,緩解症狀。
影像介入科(臨床)
對於該患者,可首先采用肝動脈栓塞化療聯合射頻消融,以清除肝內轉移灶,減輕瘤負荷,再通過經皮經脾胰尾部腫物射頻消融術聯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術,滅活胰尾部原發腫瘤,這樣就避免了外科創傷,也不必行脾髒的摘除。但在通過經皮經脾路徑進行治療時,應注意盡量避開鄰近血管,精細操作,以避免脾破裂可能,防止大出血。一旦術中出現出血,應立即行脾髒栓塞止血治療。
總結
病例分析
鑒於目前的影像學檢查很難發現較小的胰腺胃泌素瘤,結合患者主訴、病史,考慮其出現症狀時已存在胰腺胃泌素瘤。患者入院時FSG水平>1000 pg/ml,腹部MRI示胰尾部腫物和肝內多發轉移灶。原發灶最大徑>2 cm,超出胰腺組織,但未侵犯腹腔幹和腸係膜上動脈;MRI示肝內多發轉移,未見轉移淋巴結,故根據第7版美國癌症聯合委員會(AJCC)分期為Ⅳ期(cT3N0M1)。免疫組化示Gas(+),Syn(+),支持胃泌素瘤診斷,肝內多發轉移說明惡性腫瘤,故診斷明確。
治療亮點
肝轉移是胰腺胃泌素瘤患者預後不良的主要因素,有20%~30%的患者在初診時已存在肝轉移。雖然腫瘤負荷是影響患者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但通過減瘤治療,大部分患者仍可獲得明顯緩解,生存期延長。由於胃泌素瘤肝轉移灶多呈多中心性,大部分病灶為多發、散在而無法完全切除,若原發灶局限且患者全身情況良好,傳統認為可選擇切除原發病灶加同種異體肝移植術治療。但該方法阻止神經內分泌腫瘤向全身擴散的作用非常有限,且對人體生理和免疫功能造成巨大破壞,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該病例采用多學科團隊(MDT)綜合治療模式,在患者確診後即行內科治療,聯合微創手段治療胰腺原發灶和肝轉移灶:針對胰腺病灶,采用經皮經脾胰尾部腫瘤射頻消融術聯合125I粒子植入,並在微創滅活胰尾部原發腫瘤的同時,序貫應用動脈栓塞化療和局部消融術,使肝內大部分轉移灶滅活,從而獲得4年以上的疾病滿意控製(胃泌素水平正常,症狀消失,影像學檢查見胰尾部腫瘤完全滅活,胸骨轉移灶活性消失,肝內多發轉移瘤大部分滅活)。
微創MDT治療模式
10多年前,筆者團隊率先提出包括影像引導下的微創或無創治療的MDT綜合治療模式,在有效治療腫瘤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護人體的生理和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該方法在本病例中的成功應用,開創了治療胰尾部胃泌素瘤伴肝內多發轉移的新模式。該模式也成功應用於原發性肝癌、胰腺癌、肺癌、乳腺癌等惡性實體瘤,獲得了滿意療效。
胰腺胃泌素瘤診治要點
■綜述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吳沛宏 黃職妹 董安楠
胃泌素瘤是一種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約60%~90%為惡性,多位於胰腺,其他常見的發生部位依次為十二指腸、胃和空腸,但是近年來卻發現位於十二指腸的胃泌素瘤發生率有所升高。胰腺胃泌素瘤是發病率僅次於胰島素瘤的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其臨床表現以難治、反複發作的非典型部位消化性潰瘍為特征,伴有高胃泌素血症和高胃酸分泌。
診斷
胰腺胃泌素瘤的診斷主要根據其典型臨床表現,胃液、血清胃泌素水平及影像學檢查結果。腫瘤組織形態學並不是判斷腫瘤良惡性的標準,應主要根據腫瘤細胞的侵襲性及有無轉移來判斷。
臨床表現
典型胃泌素瘤的臨床表現主要為反複發作的上消化道多發性潰瘍,以部位不典型(十二指腸降段、橫段或空腸近端)及難治性為特點,常合並出血、穿孔、梗阻等並發症,可伴有反複發作的腹痛和慢性腹瀉,予抑酸治療後症狀可緩解。臨床可見反酸、噯氣等反流性食管炎症狀。
定性診斷
胃泌素瘤細胞釋放大量胃泌素,引起胃酸分泌增多,因此結合高胃酸分泌、高胃泌素血症及典型臨床表現,可確立診斷,其中胃液分析可作為篩查試驗。高胃泌素血症刺激大量胃酸分泌,使其持續處於高峰狀態,如基礎胃液分泌量>100 mmol/h,基礎胃酸分泌量(BAO)>15 mmol/h,最大排酸量(MAO)>60 mmol/h,BAO/MAO>0.6,有助診斷。
血清胃泌素水平是診斷胃泌素瘤最具敏感性和特異性的方法,其正常值<200 pg/ml。而胃泌素瘤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常常>500 pg/ml,當胃泌素水平介於200 pg/ml和500 pg/ml之間時,提示本病,應作激發試驗如胰泌素及鈣離子試驗,如血清胃泌素濃度很高常提示已有轉移。當胃泌素>1000 pg/ml時,結合臨床特征和高胃酸分泌量可確診胃泌素瘤。免疫組化中胃泌素的表達與否也有助於鑒別診斷。
定位診斷
胰腺胃泌素瘤血供不豐富,且腫瘤常常較小,影像學定位診斷效果多不滿意,超聲、CT、MRI對胰腺病灶的敏感性均較低,僅對存在肝轉移的胰腺胃泌素瘤患者檢出率高。90%以上的胃泌素瘤經胃泌素放射免疫測定、胰泌素激發試驗、生長抑素受體核素顯像(SRS)和超聲內鏡(EUS)檢查,能於術前定位。
SRS的定位成功率很高,有研究表明SRS的胃泌素瘤檢出率可達100%,可作為胃泌素瘤定位的起始檢查方法。EUS能準確顯示胰腺,對小病灶(最小可達2~3 mm)有高度敏感性,是診斷胰腺胃泌素瘤的重要方法,能檢出93%的胃泌素瘤;其診斷胰腺胃泌素瘤的特異性為95%,如EUS結果為陰性,可基本排除胰腺胃泌素瘤。如將SRS和EUS結合使用,檢出率可超過93%。選擇性動脈注射胰泌素試驗及血管造影因有創及敏感性較低,極少使用。
治療
胃泌素瘤的治療主要包括抑製胃酸分泌,去除臨床症狀;切除或減滅腫瘤;滅活或控製腫瘤轉移灶,提高患者生存率。
手術
惡性胃泌素瘤生長緩慢,傳統認為對明確定位的可切除腫瘤,首選手術治療。但胰腺解剖結構和位置特殊,毗鄰組織複雜,針對胰頭部胃泌素瘤的標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Wipple術式)帶來的危害遠超腫瘤本身,而手術切除胰尾部腫瘤時,為暴露胰尾部組織需切除脾髒。這些以破壞脾髒和胰腺功能為巨大代價的外科治療,必然導致對人體正常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巨大破壞,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另外,手術的重複應用性較差,肝移植成功率低,移植失敗和腫瘤複發已成為胰腺胃泌素瘤肝轉移患者的主要死因。隨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重視,以及通過完全切除能得到治愈的胰腺胃泌素瘤患者極少(<10%),手術的地位受到了嚴峻挑戰。
微創治療
隨著腫瘤醫師和患者對生活質量的關注,個體化、人性化、理性化的建設性腫瘤治療模式得到了更多的認可。影像學引導下的微創治療由於定位精準,對正常組織創傷小,在有效滅活腫瘤的前提下,保護或改善了機體的生理、免疫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腫瘤的綜合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對胰腺胃泌素瘤,通過包括微創治療在內的MDT綜合治療,積極控製原發灶,可獲得滿意的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筆者認為微創介入治療不僅是中晚期胰腺胃泌素瘤的主要治療方法,也應該是早期胰腺胃泌素瘤的首選方法。
肝轉移的治療
肝轉移患者的5年生存率僅為17%~20%。目前國內外對胰腺胃泌素瘤肝轉移尚無統一治療方案。2010年美國國立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建議,對肝轉移瘤盡量行手術切除,而僅將肝髒區域性治療(動脈栓塞、動脈化療栓塞、動脈放射栓塞等)和局部消融治療等微創方法作為姑息治療手段之一。內科藥物對胰腺胃泌素瘤,特別是已經發生轉移的胃泌素瘤治療作用非常有限,組胺、H2受體阻滯劑、質子泵抑製劑、奧曲肽、幹擾素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減緩腫瘤細胞生長,緩解症狀,但無法縮小病灶、延長患者生存期。而目前研究認為,鏈佐星、多柔比星和5-氟尿嘧啶等化療藥物對原發灶和轉移瘤也隻有短期效果,無延長患者生存期的作用。
隨著物理/化學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高強度聚能超聲(HIFU)等微創技術的發展及廣泛應用,其與肝動脈化療栓塞的序貫聯合使用,在肝轉移瘤的治療中獲得成功,取得了尤為顯著的療效。因此,筆者建議遵循建設性腫瘤治療模式中的三大基本原則,首選微創治療胰腺胃泌素瘤肝轉移,避免破壞患者生理、免疫功能,改善其生活質量。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