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CTCA診斷冠脈斑塊優於CA

作者:範偉偉譯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2-11-26
導讀

來自歐洲的一項研究表明,較冠狀動脈造影(CA),計算機體層攝影冠狀動脈造影(CTCA)更容易檢測出非狹窄冠狀動脈節段的粥樣硬化斑塊,並更好地確定了在梗死相關動脈(IRAS)和非IRAS中不同斑塊類型的分布。因此,對於沒有任何顯著冠狀動脈狹窄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CTCA可能是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有價值方法。研究於2012年11月19日在線發表於《循環》(Circulation)雜誌。

  來自歐洲的一項研究表明,較冠狀動脈造影(CA),計算機體層攝影冠狀動脈造影(CTCA)更容易檢測出非狹窄冠狀動脈節段的粥樣硬化斑塊,並更好地確定了在梗死相關動脈(IRAS)和非IRAS中不同斑塊類型的分布。因此,對於沒有任何顯著冠狀動脈狹窄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CTCA可能是診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有價值方法。研究於2012年11月19日在線發表於《循環》(Circulation)雜誌。

  研究表明,約有9%~31%的女性和4%~14%的男性雖然發生AMI,冠狀動脈造影正常或血管造影顯示不顯著的冠狀動脈疾病。CT冠狀動脈造影(CTCA)可以非侵入性識別冠狀動脈斑塊的存在,即使在沒有顯著的冠狀動脈狹窄的情況下。該研究旨在評價明確診斷的AMI患者在沒有顯著的冠狀動脈狹窄時,64排CTCA檢測和表征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研究連續納入冠狀動脈造影(CA)顯示無顯著冠狀動脈狹窄的AMI患者,進行晚期釓增強磁共振(LGE-CMR)和CTCA成像。僅有50例LGE-CMR確定了MI部位的受試者被納入了這項研究。評估所有的冠狀動脈節段,以檢測冠狀動脈斑塊是否存在。

  結果表明,CTCA確定了101例斑塊,而CA僅確定了41例斑塊,其中梗死相關動脈(IRAS)為61例(60.4%),和非IRAS 為40例(39.6%)。在IRAs中,22例為非鈣化斑塊,17例為混合斑塊,22例為鈣化斑塊;在非IRAS中,5例為斑塊非鈣化,八例為混合斑塊,和27例為鈣化斑塊(P=0.005)。較非IRAS,IRA的平均斑塊麵積顯著較大(6.1±5.4 cm2比4.2±2.1 cm2米,P=0.03);兩組的狹窄平均百分率無顯著性差異(33.5%±14.6比31.7%±12.2 ,P=0.59),但平均重塑指數有顯著性差異(1.25±0.41比1.08±0.21,P=0.01)。

  鏈接: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out Significant Coronary Stenosis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