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上,影響心肌耗氧量的主要因素有心髒收縮力、室壁張力和心肌體積等。心肌的氧供需平衡是維持心髒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臨床上常采用間接性指標來判斷。過去曾提出多種心肌耗氧量的估算方法但大多不準確或難以操作未能獲得普遍認可。KatzAM提出以二項乘積(double-product,D-P)作為心肌耗氧量的指標,即心率與收縮壓的乘積(HR×SBP);正常時<12,000,如大於該值,提示心肌氧耗增加。
當發現患者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時,讓患者平臥,是最早期的、重要的治療措施。人由坐位或立位,變為臥位,此時會出現交感神經的興奮性下降,血壓降低,心率變慢,為保障腦部的供血,平臥位與立位相比,心血管係統做功明顯減少,可使心肌耗氧量下降。
從病理生理角度解析
在臨床上,影響心肌耗氧量的主要因素有心髒收縮力、室壁張力和心肌體積等。心肌的氧供需平衡是維持心髒功能正常的重要因素,臨床上常采用間接性指標來判斷。過去曾提出多種心肌耗氧量的估算方法但大多不準確或難以操作未能獲得普遍認可。KatzAM提出以二項乘積(double-product,D-P)作為心肌耗氧量的指標,即心率與收縮壓的乘積(HR×SBP);正常時<12,000,如大於該值,提示心肌氧耗增加。由於該指標計算方法簡單,可重複性好,臨床研究證實其與心肌耗氧量的真實情況相關性好,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故對於疑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讓患者平臥,通過患者的血壓和心率的降低,使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下降,這是心肌梗死早期最好的治療方法。
已有研究表明:①直立位是冠狀動脈張力增加,可使已存在固定性狹窄的冠狀動脈血流進一步減少;②直立位時,動脈血壓升高和張力增加可使切變力增加(由於冠狀動脈血流速度增加,切變力可直接作用於內皮),斑塊易於破潰和加速血小板沉積;③ 在站立位時,血流速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強,以及循環中t-PA活性升高代償不足,可使機體處於一種相對的高凝狀態。在生理情況下,斑塊表麵形成的小的附壁血栓本身無害,但如果有高凝狀態存在,就有可能使血栓形成加速,從而使冠狀動脈閉塞。④ 在疾病開始發作時,血清可的鬆濃度是下降的,但仍高於基礎水平,它可增加血管本身對兒茶酚胺的敏感性,而在直立位時,兒茶酚胺分泌增加,易於使血管發生收縮。由此可見,體位改變對心血管的影響很大。
專家總結
提起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早期治療,人們常想到吸氧、用硝酸酯類藥物、阿司匹林等治療措施,甚至還有人認為溶解血栓療法、急診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等,忽略了改變體位等一些臨床上簡單而有效的措施,而這些措施往往是極其重要的。
古人曰:“大道至簡,悟在天成”。最高深的道理隱藏在最簡單的事理中,有悟性的人可以從最簡單的事理中獲得最高深的道理,從而成功。大道至簡,這是醫學大家的境界,也是每一位醫生畢生追求的目標。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