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合縱連橫,借物聯網胸痛中心急救提速2

作者:本報駐地記者 徐平鴿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2-12-18
導讀

         病例1:63歲的劉某晚飯後,像往常一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覺得胸口有點不舒服。劉某未在意,仍斜靠在沙發上休息。不一會兒,胸口疼痛感越來越明顯,開始出現頭暈症狀,患者在起身準備服藥時,未走幾步便暈倒在地。
病例2:李先生因突發劇烈胸痛並很快意識喪失被120急送至四會市人民醫院,在完成基本檢查後確診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合並心源性休克,經常規升壓藥物處理後,仍測不到血壓,意識未恢複。

合縱連橫,借物聯網胸痛中心急救提速

  在胸痛患者中,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較常見的一種類型。鑒於再灌注延遲是影響STEMI患者預後的最主要因素,2010年10月歐洲心血管病學會和心胸外科學會共同發布了《歐洲心肌血運重建聯合指南》,提出對於STEMI患者,應該在首次醫療接觸(FMC)後2小時內完成急診冠狀動脈腔內介入治療(PCI),將原來的D-to-B為90分鍾的標準改為FMC-to-B為120分鍾。

  FMC-to-B包括了患者到達具備急診PCI條件的醫院之前的基層醫院急救和轉運過程。胸痛中心隻有全程關注從患者發病到開通梗死相關血管的各個環節,通過多學科(包括120急救醫療係統、急診科、心內科、影像學科)合作,提供快速而準確的診斷、危險評估和恰當的治療手段,FMC-to-B才有可能達標。

  2011年3月,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以下簡稱“總醫院”)以本院心血管內科和急診科為核心,成立了中國首個軍民區域協同胸痛中心,借助“扁鵲飛救”12導聯心電圖實時傳輸生命監護係統建立了遠程重症監護病房(ICU)和移動ICU,並據此與30多家基層網點醫療機構連接,合縱連橫,為急診胸痛患者救治提速。

  突破傳統模式,改寫急救臨床路徑

  傳統的醫學模式是:患者突發胸痛,撥打120, 120派車將患者接送到醫院,再根據病情進行檢查,明確診斷,準備介入治療等,耗時長。

  通過運用十二導聯遠程實時傳輸係統,胸痛中心專家實時查看患者患者的十二導聯心電圖、血壓、血糖、血氧、血氣和肌鈣蛋白等生命體征監測數據通過無線3G或衛星信道傳到總醫院監控中心或專家的筆記本電腦及智能手機監護界麵,實現中心專家與搶救現場醫護人員的協同救治,同時為我院的院內救治贏得時間。

  該係統的運行,改善了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臨床路徑,將手術前的準備工作提前到救護車上進行,同時啟動導管室和相關科室的準備工作,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患者到達醫院後,準備工作已完成,使院前急救時間平均縮短了30分鍾。

  配置專業化院前急救隊伍和移動ICU轉運係統

  胸痛中心配備了十二導聯遠程實時傳輸係統、GPS定位跟蹤管理係統、車載呼吸機、心髒臨時起搏器、人工心髒按壓機、主動脈內球囊反搏儀等急救設備,並由專業院前急救隊伍出診。對於病危患者,可以在轉運途中將與患者生命息息相關的信息,通過3G或衛星信道持續傳送到總醫院監控中心,通過專家實時的指導搶救,最大程度地提高急危重症病人轉運的安全性。這種按照ICU標準配置的救護車係統稱之為“移動ICU”。

  移動ICU的建立,徹底改變了急性心肌梗死合並心源性休克患者必須就地搶救的傳統觀念,使得更多的該類患者可以被轉運到具有急診介入治療條件的醫療機構進行搶救,顯著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軍民區域協同,共建胸痛急救網

  總醫院現已和廣東省內的基層軍隊醫院、幹休所、縣醫院、社區醫院、邊防站30多家醫療機構建立了急救網絡,創建了基於移動醫療物聯網的軍民協同救治新模式,並為軍地重大活動和去年8月份深圳大學生運動會做了醫療應急保障,成功地為大學生運動會期間突發胸痛的患者進行了遠程會診與救治指導。

  多渠道傳輸模式, 全天候無邊際監測

  對於需要全天候監護的院內外患者,聯網醫療機構可以通過3G手機實時將十二導聯心電圖、血壓、血糖、血氧等生命體征數據傳到總醫院監控中心,實現中心專家對患者無邊界監測。

  該係統平時可通過WIFI、以太、3G網絡將患者生命體征數據傳輸到總醫院監控中心,一旦發生戰爭或自然災害,將立即轉為衛星傳輸,使本係統具有全天候、廣覆蓋、抗災害、軍民兩用、平戰結合、災備應急,抵禦突發事件的應急響應能力,真正成為拯救生命的快速反應平台。

  典型病例介紹

  病例1

  胸痛中心的建立使專家能隨時參與院前急救,挽救更多生命

  2012年5月的一天晚上,家住廣州江海大道某小區63歲的劉某晚飯後,像往常一樣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突然覺得胸口有點不舒服。劉某未在意,仍斜靠在沙發上休息。不一會兒,胸口疼痛感越來越明顯,開始出現頭暈症狀,患者在起身準備服藥時,未走幾步便暈倒在地。

  家屬立即給附近醫院打急救電話,醫生到場後對劉某進行心電圖檢查,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AMI)。鑒於患者病情發展迅速,醫生立即連接上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胸痛中心的遠程心電監護急救係統,將患者信息上傳至該院胸痛中心終端。

  該院心血管內科專家通過手機查看了實時傳輸的12導聯心電圖和各種生命監測信息,明確診斷後立即開始指揮現場醫生進行搶救和轉運,同時通知導管室人員迅速到位,準備各種急救設備,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做好了一切接診準備工作。

  不到半小時,患者就送到該院,由於早已掌握了患者的病情、確定了搶救方案,並與家屬進行了電話溝通,從救護車上抬下來的患者被直接送到導管室接受緊急冠狀動脈介入手術治療,創造了患者從進入該醫院大門到球囊擴張時間24分鍾的世界領先記錄(這個指標的國際標準是90分鍾)。快速而成功的搶救手術使得患者很快轉危為安。

  病例2

  移動ICU,讓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得以重生

  2012年2月18日,家住廣東省四會市的李先生因突發劇烈胸痛並很快意識喪失被120急送至四會市人民醫院,在完成基本檢查後確診為急性廣泛前壁心肌梗死合並心源性休克,經常規升壓藥物處理後,仍測不到血壓,意識未恢複。

  情急之下,該院立即啟動了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胸痛急救網絡救治預案,迅速連接“扁鵲飛救”監護係統,將患者的12導聯心電圖和生命監測信息傳輸到胸痛急救網絡上。廣州總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接到通知後立即通過手機查看了患者的監護信息,並迅速指揮現場醫生調整搶救措施,實施氣管插管和機械通氣、人工心髒按壓維持基本循環,同時派出移動ICU救護車趕赴現場。70分鍾後移動ICU到達現場,立即開始主動脈內球囊反搏治療,使患者的收縮壓提升到86 mmHg,血氧飽和度回升到95%,並以最快的速度將患者轉運到廣州總醫院。

  轉運途中在維持患者基本生命體征的同時,醫生完成了緊急介入治療術前準備,醫院則提前啟動了導管室。當移動ICU救護車到達醫院時所有準備工作已完成,患者被直接送進導管室接受緊急介入治療。38分鍾後患者完全閉塞的前降支被重新開通,52分鍾後手術結束。患者的臨床情況迅速趨向穩定,8天後患者順利康複出院。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