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房顫射頻消融術後急性心肌梗死

作者:聶俊剛;湯日波;董建增;馬長生 來源:心在線 日期:2017-10-26
導讀

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發作心悸,為發作性,每次持續數秒鍾,不伴胸悶、氣促、乏力,未引起重視,未曾診治。1月前患者自感心悸加劇,到醫院就診,檢查心電圖示“心房顫動”,口服心律平後出現心動過緩及意識障礙,故停用心律平。行動態心電圖檢查示“全程房顫”,來我院擬行房顫射頻消融治療。

關鍵字: 馬長生 | | | 房顫

【病史】

53歲男性,因“心悸1年餘,加重1月”入院。

現病史

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發作心悸,為發作性,每次持續數秒鍾,不伴胸悶、氣促、乏力,未引起重視,未曾診治。1月前患者自感心悸加劇,到醫院就診,檢查心電圖示“心房顫動”,口服心律平後出現心動過緩及意識障礙,故停用心律平。行動態心電圖檢查示“全程房顫”,來我院擬行房顫射頻消融治療。

既往史

高血壓病史1年,最高血壓180/110 mmHg,未規律服用降壓藥,血壓控製欠佳;否認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卒中病史,無甲亢病史,有腹部外傷手術史。

【實驗室檢查】

血脂檢查

總膽固醇(TC)3.37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2.38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0.54 mmol/L,甘油三酯(TG)1.75 mmol/L。(2008年11月18日)

心肌損傷標誌物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1 U/L。(2008年11月18日)

肌鈣蛋白I(cTNI)1.11 ng/ml,CK-MB 0.3 ng/ml。(2008年11月26日)

cTNI 31.65 ng/ml, CK-MB 61.7 ng/ml。(2008年11月27日)

生化檢查

國際標準化比值(INR)1.03,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47 U/L,穀草轉氨酶(AST)27 U/L,尿素氮(BUN)5.88 mmol/L,肌酐(Cr)88 μmol/L,尿酸(UA)509.3 μmol/L。促甲狀腺激素(TSH)3.08 mIU/L(0.465~4.68),TT3 1.53 nmol/L(1.49-2.60),糖化血紅蛋白(HbA1c)6.0%。(2008年11月18日)

【輔助檢查】

心電圖

心房顫動,心室率91次/分。(2008年11月17日)

竇性心律,大致正常心電圖,心室率55次/分。(2008年11月23日)

竇性心律,V2~V4導聯T波倒置,V5~V6導聯ST段抬高0.1 mv。(2008年11月26日)

冠脈造影+支架置入術

(圖1)(圖2)(視頻1)(視頻2)(2008年11月26日)。

【診斷】

心律失常

持續性心房顫動

高血壓病3級(極高危)

急性心肌梗死

【診療經過】

入院後完善相關檢查,患者有房顫導管消融適應證,未見禁忌證,完善術前準備後於2008年11月22日行電生理檢查+射頻消融術,消融方式為2C3L(環肺靜脈隔離+左房頂部線+二尖瓣峽部+三尖瓣峽部),消融過程中房顫轉為房撲,消融三尖瓣峽部時房撲終止,手術過程順利,患者安返病房。

術後予低分子量肝素、華法林抗凝;美托洛爾、福辛普利、硝苯地平控釋片控製血壓。患者術後稍感胸痛,吸氣時明顯,症狀不劇烈,心電圖未見異常,考慮為手術創傷所致,囑其注意休息,未予特殊處理,繼續觀察。於2008年11月24日發作房撲,給予胺碘酮靜脈滴注後轉為竇性心律,仍一直訴胸痛。

2008年11月26日患者感胸痛加劇,伴大汗,查心電圖示竇性心律,V2~V4導聯T波倒置,V5~V6導聯ST段抬高0.1 mv,較前心電圖有動態演變,查心肌酶學標誌物稍升高。考慮合並冠脈病變,予硝酸甘油靜脈滴注,患者胸痛無明顯緩解,行急診冠脈造影,造影結果示:左主幹(LM)正常,前降支(LAD)近段60%狹窄,回旋支(LCX)中段50%狹窄,遠段100%閉塞;第二鈍緣支(OM2)中段100%閉塞,右冠狀動脈(RCA)中遠段不規則。於LCX行PTCA+PCI術,置入1枚Cypher支架,複查造影示LCX支架置入處未見殘餘狹窄,TIMI血流3級。術中給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各300 mg頓服,術後患者胸痛緩解,稍感胸悶,術後予華法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三聯抗栓治療。2008年11月27日,cTNI 31.65 ng/ml, CK-MB 61.7 ng/ml,較前一日明顯升高,進一步支持急性心肌梗死診斷。住院過程中加強INR監測,於2008年12月2日好轉出院。

【本例總結】

該患者為中年男性,有高血壓病史,因為持續性房顫行射頻消融術,手術方式為2C3L,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患者訴胸痛,吸氣時明顯,但症狀較輕,心電圖未見ST-T段改變,考慮為術後胸痛為射頻消融術導致胸膜反應所致。

術後第4天患者感胸痛加劇,持續未緩解,伴有心電圖ST-T段改變,較前有動態變化,當天檢查cTNI 1.11 ng/ml,CK-MB 0.3 ng/ml,但考慮患者已行射頻消融術,此時心肌標誌物升高沒有意義,診斷為急性冠脈綜合征,行急診冠脈造影檢查,造影結果示:LAD近段60%狹窄,LCX中段50%狹窄,遠段100%閉塞;OM2中段100%閉塞,RCA中遠段不規則,支持急性心肌梗死,於LCX行PTCA+PCI術,術後患者胸痛緩解,PCI術後第2天複查心肌標誌物cTNI 31.65 ng/ml, CK-MB 61.7 ng/ml,較前一天明顯升高,進一步支持診斷為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在射頻消融術後出現急性心肌梗死,是由於患者本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還是射頻消融損傷了LCX引起冠脈閉塞,目前無法確定。患者除罪犯血管外,LAD也有60%狹窄,考慮患者合並冠心病。本例患者消融術式為2C3L,消融靶點包括二尖瓣峽部。

【討論】

研究顯示導管消融所致的急性冠脈損傷發生率約為0%~0.2%,因為ECG改變可能是一過性且很多患者無症狀或使用了鎮靜劑,所以這一數字可能被低估。消融二尖瓣峽部時導致的LCX損傷已有多篇文獻報道,甚至有患者出現了冠脈心房漏,這些並發症雖然罕見卻極為嚴重。

LCX位於心外膜房室溝,在二尖瓣峽部水平與心內膜和CS均很近。因此,在這些部位消融有直接熱損傷LCX的風險,特別是在CS內消融。二尖瓣峽部消融在技術上具有挑戰性,一般使用鹽水灌注大頭,很多患者需要在冠狀靜脈竇內消融,這些均可能增加冠脈損傷風險。除了直接熱損傷導致冠脈受損外,消融過程中的熱效應也可能導致冠脈血栓形成,這可能也是導管消融導致患者出現心肌梗死的原因。

2010年歐洲心髒病學學會(ESC)指南推薦:房顫患者PCI術後置入裸金屬支架者三聯抗栓至少1個月,雷帕黴素洗脫支架者三聯抗栓至少3個月,紫杉醇洗脫支架者三聯抗栓至少6個月,長期穩定患者僅應用華法林,對ACS患者三聯抗栓3~6個月。指南同時指出,應盡量避免應用藥物洗脫支架(DES),除非考慮到臨床或血管病變的原因。在本例患者,術中置入了DES,可能是術者認為患者CHADS2積分為1分,血栓風險較低,而患者年齡較輕,預期壽命較長,而置入裸金屬支架有支架內再狹窄的風險。(編輯 郭淑娟)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