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冠狀動脈痙攣導致急性下壁心梗和電風暴一例
患者男性,47歲
【主訴】
因"發作性胸痛8h,加重1.5h",於2015年12月9日入院。
【體格檢查】
血壓80/50mmHg(1mmHg=0.133kPa);雙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幹濕性囉音;心率44次/min,心音低鈍,無雜音;腹軟,無壓痛,肝脾未觸及。
【輔助檢查】
入院時心電圖:竇性心律,P波與QRS波無關,心室率44次/min,Ⅰ、aVL導聯ST段壓低0.1mV,Ⅱ、Ⅲ、aVF導聯ST段抬高0.3mV(圖1)。肌鈣蛋白I50%。意識恢複後1h複查心電圖,示竇性心律,Ⅱ、Ⅲ、aVF導聯ST段回落至等電位線。急診經橈動脈途徑行冠狀動脈造影,結果顯示:左主幹正常;左前降支中段可見肌橋,收縮期壓縮70%;左回旋支未見狹窄;右冠狀動脈未見狹窄,未見血栓影(圖5)。患者未行PCI,返回病房。檢查心肌壞死標誌物,肌鈣蛋白I>25μg/L,肌酸激酶(CK)為5407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為283U/L,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為388U/L,乳酸脫氫酶(LDH)為677U/L。給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地爾硫和他汀等藥物治療後,患者未再發作胸痛等症狀。出院前心電圖示竇性心律,Ⅱ導聯呈qR型,Ⅲ、aVF導聯呈Qr型,T波低平(圖6)。患者拒絕植入植入型心律轉複除顫器(implantable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ICD),住院10d後病情好轉出院。
【討論】
電風暴是指24h內自發室性心動過速或心室顫動≥2次,血液動力學不穩定,需要電除顫或電擊緊急治療的臨床症候群。其發生於10%~2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見於左前降支或右冠狀動脈近端閉塞後,病死率高(60%~97%)。發病機製包括交感神經過度激活、β受體的反應性增高、希浦係統傳導異常和心室顫動閾值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多發生於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基礎的患者,但是隨著冠狀動脈造影技術的廣泛開展,發現10%~1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狀動脈未見狹窄病變。研究認為其可能與冠狀動脈痙攣有關。冠狀動脈痙攣的發病機製目前尚未完全明確,與遺傳因素、吸煙、飲酒、勞累、心理應激、運動、自主神經張力過高、冠狀動脈內斑塊破裂、冠狀動脈支架置入和硝酸甘油突然撤藥等有關。Lanza等認為,冠狀動脈痙攣與血栓形成互為因果關係,持續冠狀動脈痙攣可引起缺氧、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小板激活和黏附,從而誘發血栓形成,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本例患者的冠狀動脈造影示右冠狀動脈未見狹窄病變,無血栓形成,血流TIMI3級;心電圖為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下壁導聯ST-T動態演變;服用地爾硫卓治療後未再發作胸痛。因此,考慮右冠狀動脈痙攣是引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及電風暴的主要原因。然而,本例患者雖然未見右冠狀動脈狹窄病變、斑塊和血栓,仍不能除外血栓自溶和無法識別的輕度粥樣硬化斑塊破裂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本例患者的心電圖出現Lambda波,這是一個心室除極與複極均有異常的心電圖波,是獨立的識別猝死高危的心電圖標誌。Lambda波在2004年由Gussak等命名,表現為下壁導聯出現ST段下斜型抬高,近似於非缺血性"動作電位樣"或不典型的"墓碑樣"的QRS-ST複合波,其上升支的終末部及降支均有切跡,因其形態類似於希臘字母λ(Lambda)而得名。左胸前導聯表現為ST段水平壓低的鏡像性改變,常合並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短陣心室顫動及心髒驟停。Potet等的研究發現,SCN5A基因上的G752R位點突變時,可以引起Ⅱ、Ⅲ、aVF導聯ST段抬高和明顯的J波,因此考慮Lambda波的產生主要與G752R位點突變有關。人體心肌細胞動作電位2相平台期由緩慢持續的內向鈣電流、內向鈉電流及短暫銳減的瞬間外向鉀電流共同組成。SCN5A基因突變引起鈉通道改變和複極加速,導致2相平台期複極不均衡,構成了2相折返的基礎,進而導致室性心動過速和心室顫動的發生。Lambda波的出現提示患者為心髒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建議植入ICD預防心髒性猝死。目前對Lambda波的研究及報道罕見,其臨床特點及幹預措施有待進一步研究。綜上所述,對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應密切注意心電圖變化,盡早判斷和識別可能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和電風暴的高危人群,針對危險因素積極采取早期幹預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發生。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