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有目的地創作了相當數量的養生文章,極具理論色彩與指導意義。他以藝術的筆墨記載養生的內容,用詩意的心境去感悟、去品味養生的樂趣,並能將養生的情趣表現在詩文中。他給後人留下了諸如《問養生》、《養生訣》、《飲酒說》、《煮魚法》等數十篇養生小品,留下了諸多等優美的養生詩章,他的養生實踐滲透著濃鬱的文化意識與美學意蘊。 蘇軾勇往直前、善於開拓、不善收斂,使他容易得罪人,也為之付出了代價,事實上,正是由於蘇軾直而不屈的性格使得他屢遭貶謫、蹈危履險,比起順境中的養生,他承受了更大的壓力,麵臨著更大的困難,這是
蘇軾有目的地創作了相當數量的養生文章,極具理論色彩與指導意義。他以藝術的筆墨記載養生的內容,用詩意的心境去感悟、去品味養生的樂趣,並能將養生的情趣表現在詩文中。他給後人留下了諸如《問養生》、《養生訣》、《飲酒說》、《煮魚法》等數十篇養生小品,留下了諸多等優美的養生詩章,他的養生實踐滲透著濃鬱的文化意識與美學意蘊。
蘇軾勇往直前、善於開拓、不善收斂,使他容易得罪人,也為之付出了代價,事實上,正是由於蘇軾直而不屈的性格使得他屢遭貶謫、蹈危履險,比起順境中的養生,他承受了更大的壓力,麵臨著更大的困難,這是他品格的選擇,也是他養生之道的獨特魅力所在。
對於中國養生文化來說,盡管它的研究對象是人體的健康與長壽,但健康和長壽在人類社會中從來就不單單是人體本身的問題,而是與人們所處的社會生活及其自然環境有著一種千絲萬縷的聯係。
了解蘇軾與養生文化,不僅能使我們從悠遠的養生文化中,汲取營養以充實現代養生知識,從養生的文化側麵體認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狀態,而且能在文學藝術的層麵有所開拓,在更廣泛文學領略蘇軾的文學審美與文化生活狀態。
養生三戒:戒急躁、戒陰險、戒貪欲
一戒急躁。急躁是修身養性之大敵,急躁則心煩,心煩則意亂,意亂則神散。躁則怒,怒則傷肝。急躁者,坐不寧,立不安,難以養性。所以,欲養生者,切忌急躁。須知,靜則得之.躁則失之。
二戒陰險。陽奉陰違,口蜜腹劍,心狠手毒之人,難以養性修身,修身應以德為先,養性要以善為本。陰險之人,權欲過盛,世事煩擾,心不能靜,神不得安,怎能靜心養生?
三戒貪欲。人有七情六欲,無可非議。欲要有節而不可縱也,縱欲乃為養生之大戒。人之欲.無盡無休,如不節製則百病叢生。古人曾雲:“膏粱之變,足生大丁。”意思是說,如果嗜食肥美厚味則容易引起大的疾病。
人不應該考慮太多功名利祿
蘇軾還給朋友寫過養生方子。據《東坡誌林》記載,蘇軾的好友張鶚,求問東坡先生的養生秘籍。蘇軾想了想,提筆寫下:“一曰無事以當貴,二曰早寢以當富,三曰安步以當車,四曰晚食以當肉。”
意思是說,人不應該考慮太多功名利祿、榮辱得失,而要瀟灑大度;還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要養成過於講求安逸的習慣;要晚吃飯少吃肉。這四味“長壽藥”,實際上是對情誌、睡眠、運動、飲食四個方麵的養生建議。
饑餓以後再進食
蘇軾對飲食方法也非常講究。
他在《養生說》中談到:“已饑方食,未飽先止。散步逍遙,務令腹空。”
蘇軾認為,饑餓以後再進食,即便是粗茶淡飯,其香甜可口會勝過山珍海味。
吃飯時不要吃得太飽,如果吃飽了還勉強進食,即使美味佳肴放在眼前也難以下咽。過饑過飽都會使人生病。
飯後一定要散步,要始終讓肚子是空的。正確的飲食方法不僅可以增強體質,預防疾病,還可以延年益壽。
書法養生
蘇軾還提倡書法養生。在他看來,書法不僅可以調節精神情緒,也是一種肢體鍛煉。寫書法時要求凝神靜氣,力貫紙背,執筆人其實是在紙上做著各種肢體運動。盡管這種運動很舒緩,但效果卻十分明顯,而且適合人們長期練習。
正因為書法有這等妙用,所以人們一直把練習書法推崇為養生的妙法。
節慎在未病之前
蘇軾飽讀中醫藥書籍,深深懂得未病防病的道理。
他認為,防病最重要的是,“慎起居飲食,節聲色”,“節慎在未病之前”(《東坡誌林·七德八戒》)。
為了防病,蘇軾很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他有以茶漱口、浴足、洗發的習慣,還常常洗澡。
在黃州躬耕東坡時,除了勞動後的清洗之外,每月都要去寺廟徹底洗浴。他把黃州東坡的居所雪堂粉刷成全白色,也有保持環境衛生之意。
寄情山水,勞逸結合
蘇軾官場屢遭失意,每一次被貶謫,他就被迫到一個新地方去上任。但無論到哪裏,他總是能給自己找到快樂,因為他可以到處遊玩,享受江山風月。他還把他的遊跡寫進了文章裏,並流傳千古。
這種寄情山水的情懷,也是蘇軾疏解壓力的重要方式,是他養生的另一個妙法。其實,瀏覽山水的過程,也就是步行鍛煉、登山涉河的過程。這既可鍛煉身體,又能怡情養性,十分符合蘇軾的“勞逸結合”的養生理論。
清淨安命的養生之道
蘇軾在養生上推崇小橋流水式的清淨之道。在《東坡誌林》中的《養生說》一文中,他寫自己靜坐養生的過程,“惟在攝身,使如木偶”,意思是要像木偶那樣紋絲不動。
在黃州謫居期間,他更是閑居看書,研讀佛經,在安國寺的茂林修竹、破池亭榭中,尋得清淨之所,隔幾天就去焚香默坐,深自省察,這令他有“物我相忘,身心皆空”的快樂。這種以清淨安命的養生之道,在蘇軾中年以後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