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主動脈瓣狹窄但冠脈低開口,也可不開胸換瓣!阜外吳永健團隊經驗

作者:循環 來源:中國循環雜誌 日期:2022-05-10
導讀

          阜外醫院吳永健團隊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經術前細致影像學篩選的冠脈低開口(≤ 10 mm)的症狀性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也能安全接受不開胸換瓣手術(TAVR )治療。 作者強調,對於冠脈低開口的症狀性重度患者,結合形態學特征、冠脈開口水平瓣葉結構及竇部寬度評估冠脈阻塞風險,並進行適當冠脈保護,是TAVR術中避免冠脈阻塞的可行方法。

關鍵字:  主動脈瓣狹窄 

        阜外醫院吳永健團隊發表的一項研究提示,經術前細致影像學篩選的冠脈低開口(≤ 10 mm)的症狀性重度主動脈瓣狹窄患者,也能安全接受不開胸換瓣手術(TAVR )治療。

        作者強調,對於冠脈低開口的症狀性重度患者,結合形態學特征、冠脈開口水平瓣葉結構及竇部寬度評估冠脈阻塞風險,並進行適當冠脈保護,是TAVR術中避免冠脈阻塞的可行方法。

        該研究團隊在開展 TAVR 早期,對冠脈開口高度≤ 10 mm 患者的主動脈瓣瓣葉長度、瓣葉形態學特征、冠脈開口水平瓣葉形態、竇部寬度等因素進行分析後,排除了5 例冠脈阻塞高危患者 ,從而降低了冠脈開口高度≤ 10 mm 患者的冠脈阻塞發生率,這也是導致冠脈開口高度≤ 10 mm和>10 mm 的患者術後早期臨床結局相似的重要原因。

        該研究納入2012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於阜外醫院行 TAVR 治療的患者 622 例,其中66例(10.6%)冠脈開口高度≤ 10 mm(平均冠脈開口高度為8.63 mm),這些患者均經術前影像學篩選,排除冠脈阻塞高風險後接受TAVR 治療。

        冠脈開口高度≤ 10 mm和>10 mm的患者各項基線臨床資料相似。

        全部患者早期手術成功率較高,為83.28%。

        冠脈開口高度≤ 10 mm和10 mm的患者術中使用第二枚瓣膜、術後早期植入起搏器、早期全因死亡、腦卒中、嚴重血管並發症發生率均無明顯差異。

        與術前比較,兩類患者術後主動脈瓣平均跨瓣壓差均明顯降低,主動脈瓣瓣口麵積均明顯擴大),但兩類患者之間無顯著差別。

        兩類患者中的冠脈阻塞發生率也相似(0.72% vs. 0%,P=0.49),但冠脈開口高度≤ 10 mm的患者中需要進行冠脈保護的患者比例明顯增高(6.06% vs. 1.44%,P<0.01),經冠脈保護後無患者出現冠脈阻塞或圍術期死亡、腦卒中等並發症。

        作者還指出,冠脈阻塞風險評估有5個注意事項:

        (1)測量冠脈開口距離瓣環平麵的垂直距離,若≤ 10 mm 應高度警惕;

        (2)測量主動脈瓣瓣葉長度,並與相應冠脈開口高度對比,如瓣葉長度明顯大於冠脈開口高度,應警惕冠脈阻塞風險;

        (3)觀察冠脈低開口瓣葉是否與毗鄰瓣葉間存在融合,如融合長度較長,則降低冠脈阻塞風險;此外,如患者為 0 型二葉瓣,冠脈阻塞風險降低;

        (4)如主動脈瓣瓣葉高於冠脈開口,計算剩餘竇部寬度,與擬置入瓣膜型號進行對比,如剩餘竇部寬度 < 瓣膜直徑,建議關注術中球囊擴張時冠脈血流非選擇性造影結果;

        (5)球囊預擴張及主動脈根部造影時,注意冠脈血流非選擇性造影結果,如冠脈非選擇性造影血流消失,建議實施冠脈保護或終止手術,評估外科主動脈瓣置換術的可行性;如冠脈非選擇性造影見左主幹部分受阻,建議實施冠脈保護;如冠脈非選擇性造影仍可見冠脈血流通暢,但瓣葉結構貼近冠脈開口,建議實施冠脈保護。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