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婦女死亡的主要原因。飲食本身既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也會增加中間危險因素的風險,如肥胖、糖尿病(DM)、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然而,關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飲食仍存在爭議。也有大量研究報道圍繞膳食中宏量營養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攝入對心血管疾病(CVD)的影響存在相互矛盾,特別是對女性的影響。
心血管疾病是婦女死亡的主要原因。飲食本身既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也會增加中間危險因素的風險,如肥胖、糖尿病(DM)、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然而,關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飲食仍存在爭議。也有大量研究報道圍繞膳食中宏量營養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攝入對心血管疾病(CVD)的影響存在相互矛盾,特別是對女性的影響。
近日,心髒病領域權威雜誌Heart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該研究將50~55歲的女性納入了“澳大利亞婦女健康縱向研究”。
根據碳水化合物和飽和脂肪攝入量占總能量攝入的百分比(TEI),受試者根據五分位數進行了等份。該研究的主要終點為新發心血管疾病(心髒病/卒中),次要終點包括全因死亡率、高血壓、肥胖和/或糖尿病。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評估了主要和次要終點的相關性,並對混雜因素進行了調整。
該研究共有9899名女性(平均年齡為52.5±1.5歲)接受了15年的隨訪,其中1199例患者發生了心血管疾病,470例死亡。在多變量分析中,較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較低的CVD風險相關(趨勢p<0.01),與五分位數的第1組(以碳水化合物為能量占比<37.1%)相比,第3組(以碳水化合物為能量占41.0%-44.3%)的CVD風險最低(OR為0.56, 95%CI為0.35-0.91, p=0.02)。碳水化合物攝入量與死亡率(趨勢p=0.69)、飽和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趨勢p=0.29)或死亡率(趨勢p=0.25)之間均無顯著相關性。飽和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的增加均與高血壓、糖尿病和肥胖呈顯著負相關(所有P<0.01)。
由此可見,在澳大利亞中年婦女中,適度的碳水化合物攝入(TEI為41.0%-44.3%)與最低的心血管疾病風險相關,但對總死亡率沒有影響。增加飽和脂肪攝入量與心血管疾病或死亡率無關,相反,與較低的糖尿病、高血壓和肥胖的發病率相關。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