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運動是預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關於最佳運動量,目前仍有爭議。 5月17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廖禹林等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周參與6.25~12.5小時高強度運動或12.5~25小時中等強度運動,對於預防冠心病、慢性心衰、心梗、慢性腎衰是最佳的。
規律運動是預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但關於最佳運動量,目前仍有爭議。
5月17日,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廖禹林等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每周參與6.25~12.5小時高強度運動或12.5~25小時中等強度運動,對於預防冠心病、慢性心衰、心梗、慢性腎衰是最佳的。
在此基礎上,繼續增加運動量仍有保護作用,但帶來的益處有所減少。
研究者利用2011~2018年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數據,納入21 098名成年人,以代謝當量小時(MET·h)評估運動量,將每周運動量為0、>0~≤10、>10~≤50、>50~≤100、>100 MET·h者分別歸為從不運動組、低水平運動組、中等水平運動組、高水平運動組、超高水平運動組。
校正潛在混雜因素後的分析結果顯示,高水平運動組中冠心病、慢性心衰、心梗、慢性腎衰風險降低最明顯,與從不運動組相比,降幅分別為41.6%、55.7%、39.8%、38.9%。
與從不運動組相比,超高水平運動組中上述事件的發生風險也明顯降低,但降幅不如高水平運動組。
作者指出,更多運動並不意味著更好,因為增加運動量反而隻能帶來較小的獲益。
由於剪切應力增加導致內皮細胞損傷增加,馬拉鬆運動員中心肌損傷發生率高。
當然,降低疾病風險的運動量也有下限。
一項瑞典隊列研究報告,每天步行40分鍾,可降低冠心病風險;另有研究發現,每周運動量≥7.5 MET·h對於慢性腎髒病患者有保護作用;廖禹林等開展的實驗性研究也表明,遊泳訓練時間不夠,沒有心肌保護作用。
每周運動量50~100 MET·h,相當於每周6.25~12.5小時高強度運動或12.5~25小時中等強度運動。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