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帶給我們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睡眠障礙,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而在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六成以上90後覺得睡眠不足。 我們都知道,人體有一個24小時的隨晝夜節律變化的生物鍾,生物鍾調控著我們的身心健康。之前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擾亂生物鍾,對心血管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而睡得太早或睡得太晚,同樣會擾亂生物鍾,但這是否會影響心血管健康,目前還並不清楚。
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帶給我們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睡眠障礙,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而在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六成以上90後覺得睡眠不足。
我們都知道,人體有一個24小時的隨晝夜節律變化的生物鍾,生物鍾調控著我們的身心健康。之前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擾亂生物鍾,對心血管健康產生不利影響。而睡得太早或睡得太晚,同樣會擾亂生物鍾,但這是否會影響心血管健康,目前還並不清楚。
英國Huma醫療公司、牛津大學和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歐洲心髒病學會(ESC)旗下期刊 European Heart Journal-Digital Health 上發表了題為: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 的研究論文。
這項大規模研究表明,晚上10點到11點睡覺與更低的心髒病風險有關。
該研究包括2006年至2010年期間在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招募的88026名參與者,他們年齡在43歲至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1歲,女性占58%。
研究團隊通過讓參與者佩戴腕戴式加速度計收集他們7天內入睡和醒來的時間,並對參與者進行了生活方式、健康狀況、身體評估等調查。然後他們接受了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包括心髒病、心力衰竭、慢性缺血性心髒病、中風及短暫性腦缺血。
研究團隊在調整了年齡、性別、睡眠時間、睡眠不規律(沒有固定的入睡和醒來時間)、自我報告的睡眠類型(早起或夜貓子)、吸煙、體重指數、糖尿病、血壓、血膽固醇和社會經濟狀況等情況後,分析了睡眠時間點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
在之後平均為5.7年的隨訪期間,有3172名參與者(3.6%)患上了心血管疾病。其中,睡眠時間在午夜或更晚的參與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最高,而在晚上10點至11點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最低。進一步性別分析顯示,女性的入睡時間與心血管風險增加的相關性更強。
具體來說,與晚上10點至11點入睡相比,在晚上12點或之後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25%,在晚上11點到12點之間入睡的風險高出12%,而在晚上10點之前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高出24%。
該研究的領導者 David Plans 表示,這項研究表明,人們最佳入睡時間點是相對固定的,如果產生偏差可能對健康有害,危害性最大的是在午夜12點之後入睡,這可能是因為睡得太晚,要麼第二天起得太晚,減少了看到晨光的可能性,要麼第二天正常起床,導致睡眠時間不夠,這都會影響到生物鍾。
該研究還觀察到女性入睡時間點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具有更強的關聯,但其中的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因為內分泌係統對晝夜節律紊亂的反應存在性別差異。也可能是參與者的年齡較大,而絕經後女性的心血管風險本來就會增加,因此也可能入睡時間點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聯並無性別差異。
最後,研究團隊表示,雖然這些研究結果沒有顯示出因果關係,但仍然能看出入睡時間點是一個潛在的獨立心血管風險因素。
2019年11月,歐洲心髒病學會(ESC)旗下期刊 Cardiovascular Research 發表了一篇題為:The contribution of sleep to social inequalities in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 a multi-cohort study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將貧窮、睡眠不足和心血管疾病聯係了起來。這項超過11萬人參與的大規模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是窮人更容易患心髒病的重要原因。
如果這些發現在其他研究中得到進一步證實,那麼睡眠時間長度和入睡時間點就可以作為一個降低心血管疾病的低成本的公共衛生目標。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