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疫情這股子陰霾,今年一過完新年、恢複正常工作,咱也不知道為啥,和結婚生娃相關的新聞跟雨後春筍一樣冒個不停。離婚率、無孩率、天價彩禮啥的,話題一個緊接著一個。 咱覺得啊,有人實在不想生,就放過彼此、給予尊重;有人想生,就好好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好消息是,就在2月初,咱們國家的醫保局正式表明,逐步將輔助生殖技術(ART)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這樣一來,將為很多想要小寶寶的人提供更多的選擇和保障。
沒了疫情這股子陰霾,今年一過完新年、恢複正常工作,咱也不知道為啥,和結婚生娃相關的新聞跟雨後春筍一樣冒個不停。離婚率、無孩率、天價彩禮啥的,話題一個緊接著一個。
咱覺得啊,有人實在不想生,就放過彼此、給予尊重;有人想生,就好好滿足這部分人的需求。好消息是,就在2月初,咱們國家的醫保局正式表明,逐步將輔助生殖技術(ART)納入醫保支付範圍。這樣一來,將為很多想要小寶寶的人提供更多的選擇和保障。
不過,關於ART安全性的爭議始終不斷。ART對生育者的健康是否有什麼影響?通過ART受孕的寶寶,和自然受孕的寶寶一樣健康嘛?
近日,一篇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上的文章為我們消除了大部分擔憂。
英國布裏斯托大學的Ahmed Elhakeem和他的同事們,通過收集35938名經自然受孕或使用輔助生殖技術 (ART)生育的後代的數據進行薈萃分析發現,自然受孕和ART受孕的後代在血壓、心率、高血糖、胰島素抵抗、高膽固醇等心血管代謝健康方麵的差異很小或不具有統計學意義[1]。
這是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關注ART受孕後代的心血管代謝健康的隊列研究。
1978年,首個采用體外受精技術(IVF)受孕的嬰兒誕生;1992年,首個采用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ICSI)受孕的嬰兒誕生。隨後,快速發展的ART領域為克服人類生殖障礙帶來了新的希望。近幾十年來,采用ART(主要為IVF和ICSI)受孕的人數迅速增加,截至2020年,已有超過800萬新生兒通過ART生育,且預計數量將繼續上升[2]。
但是,ART對生育後代的心髒代謝健康的長期影響,目前證據有限。
此次研究,共納入來自英國、法國、意大利、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多個國家的35938名參與者,其中有654人為通過ART受孕的後代,其他人為通過自然受孕的後代。他們出生於1984年至2018年間,大多為2002年後生。年齡從13個月到27歲不等,大多數為不到10歲的孩子。
多因素調整後,分析結果顯示,通過ART或自然受孕的後代,其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沒有顯著差異,反應糖代謝狀況的重要指標如血糖、胰島素、 糖化血紅蛋白,其水平也沒有顯著差異。
血壓、心率、血糖等指標的差異
不過,這兩部分人群的血脂水平有些微小的不同。通過ART受孕的後代,甘油三酯(TG)水平與自然受孕的後代無顯著差異;而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明顯略高於通過自然受孕的後代,分別僅平均相差2.59%、4.16%、4.95%。
血脂指標的差異
不僅如此,研究者們還對其中17244人(244人為通過ART受孕的後代)展開了進一步調查。結果顯示,具體到不同年齡階段,通過ART受孕和自然受孕的後代的心血管代謝健康同樣是存在一些差異,但大多不顯著。
例如,在兒童時期,與自然受孕相比,通過ART受孕的後代血壓較低;青春期時期,兩者血壓相近;成年初期,通過ART受孕的後代收縮壓更高,舒張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ART受孕或自然受孕的後代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心血管代謝健康差異
總體來說,這項目前最大規模的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通過輔助生殖技術受孕的後代,在血壓、血脂、糖代謝檢測指標以及脂質水平方麵,與通過自然受孕的後代之間的差異不顯著或差異十分微小。
Ahmed Elhakeem等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結果可以作為一顆定心丸,讓已經或即將選擇輔助生殖技術受孕的父母或其後代放下擔憂。當然,隨著時間推移以及選擇輔助生殖技術的人群日益擴大,未來仍需要對後代在成年後其他年齡階段時的健康狀況進行隨訪調查。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