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例33 歲男性患者,既往有霍奇金淋巴瘤放化療史,頻發室性心律失常,右心衰竭。診斷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發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Dysplasia,ARVC/D)。
1 例33 歲男性患者,既往有霍奇金淋巴瘤放化療史,頻發室性心律失常,右心衰竭。
圖A~C 為CT 橫斷圖像,示右心室不規則擴大,局限“扇樣膨隆”(圖A ),流出道擴張(圖B ),室壁變薄肌小梁退化呈“柵欄狀”,心肌薄密度不均,較多低密度(脂肪)灶,左室亦擴大,心肌低密度灶(圖C)。圖E、F 為心髒磁共振成像檢查圖像,冠脈正常(圖D),T2 iPAT 序列(並行掃描技術)示左右室壁受累均可見脂肪灶,尤其左室心外膜下較多脂肪浸潤,右心室不規則擴大,局限“扇樣膨隆”(圖E ),左室壁厚薄不均,整體收縮功能減低,左室射血分數29.4%,圖F 為T2 tirm 壓脂壓水序列成像,室壁邊緣不光滑,脂肪信號被壓而顯示低信號,右室壁變薄呈“柵欄狀”,心肌薄密度不均,右室壁呈扇形改變,右室擴大。
疾病特點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發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
pathy/Dysplasia,ARVC/D)是一種少見的遺傳性心肌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其發病率約為1:2000~1:5000,男性多於女性。
1978年,弗蘭克(Frank)等首次對該病進行了報告,它以右室心肌纖維化、脂質沉積為病變基礎,臨床可造成室性心律失常和右室功能不全。
病因至今未明
ARVC/D的病因及發病機理至今不是十分明確,主要存在幾種假說:①分子遺傳學說,家族性ARVC的發生率約為30%~40%,大多數ARVC與編碼橋粒蛋白的基因突變有關。因此,認為本病是一種橋粒疾病,導致細胞間黏附缺陷;②退行性變學說,退行性變導致細胞死亡;③炎症學說等。
ARVC/D主要累及右心室,表現為心肌細胞進行性缺失,並由增生的脂肪和纖維脂肪組織替代,導致了心髒的局部或總體異常。雖然本病經常與心肌炎相關,但並不認為它是一種原發的炎症性心肌病。
病理改變肉眼所見為,右心室腔擴大,腔內肌小梁粗大,排列紊亂,室壁心肌厚度不規則,心外膜下脂肪組織沉積。因右心功能不全、三尖瓣反流致右心房擴大。
鏡下所見為,右室心肌內大量脂質沉積,局部正常心肌組織被壓擠成島狀,心肌排列紊亂;間質內纖維化,也有脂質浸潤。因為病理上發現壞死心肌細胞周圍有淋巴組織增生,其病因也有毒性(如酒精中毒)或感染性的可能(如支原體、乳多空病毒、柯薩奇病毒等)。
有75%的患者存在左室受累的證據,表現為纖維脂肪替代、心腔擴大和心肌炎,ARVC/D伴隨左室功能減低時左、右室心功能減低平行一致,左室功能減低增加了單純右室功能減低所致不良事件的發生。
臨床表現多樣
ARVC/D的臨床表現呈現多樣化特點,常見的是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主要為間斷性心律失常和不同程度的右心功能不全,由右室發育不良造成。室性心律失常,主要為右室源性室性心律失常,伴有左束支傳導阻滯,通過電生理檢查可明確診斷。
ARVC/D是引起青年猝死的原因之一。臨床有“隱匿期”、“不穩定期”及“右心衰竭期”,主要表現為心髒右心房室擴大,臨床表現為胸悶、憋氣、乏力及頸靜脈怒張、肝大、腹水、下肢浮腫等體征。
ARVC/D患者的預後目前尚缺乏長期觀察報告,存在心力衰竭的患者最終可發展為“終末期”心力衰竭。
如何應用影像學檢查
ARVC/D的診斷須結合臨床病史、心電圖及影像學檢查等多種方法。心內膜活檢曾被認為是診斷的“金標準”,但因受到取材的限製,目前很少采用。
影像學檢查是診斷ARVC/D的重要手段,主要是超聲心動圖檢查,其操作簡便、經濟,能實時顯示心室的形態、功能,並可檢出右心室流入道及流出道擴大、局部運動功能障礙及肌小梁退化等,是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
多層螺旋CT(MD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為無創性影像學檢查技術,對心髒結構和功能的評價較全麵,圖像分辨力高,也是本病診斷的優良方法。MDCT的優勢在於提供精確的解剖結構右心室流入道與流出道擴大、不規則局限“扇樣膨隆”、肌小梁退化呈柵欄狀、室壁變薄,脂肪浸潤呈低密度灶;CT冠脈成像可為鑒別診斷提供重要信息。MRI檢查對本病的診斷有重要價值,可檢出心室擴大評價心功能,壓脂技術能特異性地檢出室壁心肌組織被脂肪浸潤及纖維脂肪替代。然而由於右室壁心肌薄,用脂肪浸潤及纖維脂肪替代作為診斷標準尚有爭議。新修訂的ARVC/D診斷標準中運用心髒MRI檢查對ARVC/D的診斷敏感性變化不大,但提高了診斷的特異性。
影像學檢查提供重要鑒別信息
ARVC/D與(右心室型)限製性心肌病[心內膜心肌纖維化(EMF)]的臨床表現相似,都存在右心功能不全的改變,鑒別困難。但在影像學上EMF右室心尖增厚、閉塞,累及右室遊離壁及流出道調節束,可見心內膜增厚、纖維組織增生(呈心內膜緣的低密度線狀影,尚可見線狀鈣化灶),而ARVC則以右心室擴大、心室壁變薄、脂肪組織浸潤為特征,心尖無閉塞,心內膜無增厚。對上述兩種疾病,影像學可提供重要鑒別診斷信息。[4631101]
參考文獻
1. Jain A,et al. Prevalence of left ventricular regional dysfunction in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 A tagged MRI study.[Circ Cardiovasc Imaging 2010 ,3(3):290].
2. Pinamonti B,et al.Prognostic predictors in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results from a 10-year registry.[Eur Heart J 2011,32(9):1105].
3. Vermes E,et al. Impact of the Revision of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Dysplasia Task Force Criteria on Its Prevalence by CMR Criteria. [JACC Cardiovasc Imaging 2011,4(3):282].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