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5日,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內科、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編委會共同主辦的2011中華老年心血管病年度論壇在北京金台飯店召開。《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指出,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占全國人口的17.17%,達到2.48億。我國社會將麵臨嚴峻挑戰。本次論壇為首次召開,邀請了我國老年心血管病學領域及相關專業數十位專家,對老年心血管病學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臨床熱點結合病例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研討。
(點擊看大圖)
2011年11月4-5日,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內科、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編委會共同主辦的2011中華老年心血管病年度論壇在北京金台飯店召開。
《中國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指出,到202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占全國人口的17.17%,達到2.48億。我國社會將麵臨嚴峻挑戰。本次論壇為首次召開,邀請了我國老年心血管病學領域及相關專業數十位專家,對老年心血管病學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臨床熱點結合病例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研討。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老年內科劉梅林教授擔任大會主席,中華醫學會副會長劉雁飛、衛生部科教司敬蜀青處長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劉玉村院長和劉新民書記、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郭應祿院士出席並致辭。劉梅林教授表示,希望本論壇能夠成為中國老年醫學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的精品會議。
報告摘選:
運動心肺功能測定
劉新民書記同時作為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內科教授,為在場醫生介紹了運動心肺功能測定及其臨床意義,包括運動心肺功能的基本概念、觀察指標、特征性反應及臨床應用。
他指出,運動心肺功能主要可用於評價運動受限的病理生理、功能損害的嚴重程度、呼吸困難的鑒別診斷、評定心血管和肺疾患治療方式的效果、評估外科大手術的危險性及預後、評估器官移植生存潛能、康複醫學運動處方個體化製定,以及運動醫學、運動計劃和訓練方案的製定及勞動力評定。
在心血管疾病領域,運動心肺功能通過觀察人體在運動時血壓的變化有助於預測日後高血壓的發生風險。作為一項無創檢查,也可從心電和心功能兩方麵來判斷運動狀態下的心肌是否缺血,從而幫助診斷冠心病,也是早期發現心功能不全的“金標準”。同時,心肺運動試驗可用於評估手術風險及心髒手術或移植的手術時機,其在運動康複中的作用是其他檢查無可替代的。
關注老年人血糖管理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郭曉蕙教授介紹了老年糖尿病的診治特點。她指出,我國老年糖尿病指年齡在6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多為2型糖尿病,異質性較大。新診斷的老年糖尿病多數起病緩慢、無症狀,部分以並發症為首發表現,少數患者表現為體溫低、多汗、神經性惡病質、肌萎縮和認知功能減退,部分患者伴有潛在的伴隨疾病。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胰島功能衰竭是血糖升高的主要機製,患者糖尿病病程長,低血糖危害大,慢性並發症多且預後差。80%患者死於心血管合並症。
患者治療的近期目標是控製高血糖引起的症狀,遠期目標是減少慢性並發症及糖尿病相關的死亡,提高患者生活質量。老年患者的治療原則與一般成人糖尿病相似,減少其心腦血管風險和事件的治療非常重要。選擇口服降糖藥須考慮適應證和禁忌證,血糖控製目標個體化,注意避免低血糖的發生。
二甲雙胍在老年患者中並非禁忌,使用前須了解患者的肝腎功能,血清肌酐>150 ummol/L者禁用。對於胰島素促泌劑,需要選擇短作用藥物避免夜間和空腹低血糖,每日服用一次的藥物可提高患者依從性。
患者須注意監測餐前血糖,服用口服藥也須監測血糖。醫生應對患者提供規範和持續的教育,製定個體化治療方案,並持續跟蹤隨訪。
老年冠心病治療策略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李建平教授討論了老年冠心病治療的策略。對於死亡率最高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要的治療就是心肌再灌注。要盡早、充分、持續實現心肌再灌注,最大限度地挽救瀕死心肌、保護心髒功能。而這有賴於患者教育即有胸痛就及時就診、社會救治體係的及時轉運和介入治療中心的效率。我國應全方位提高STEMI患者的救治水平。
北京市STEMI急診救治現狀的多中心注冊研究顯示,北京地區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療比例為80.9%,其中15.4%接受了溶栓治療,65.5%接受了急診介入治療,平均開始溶栓(Door-to-needle,D2N)時間為83分鍾,入門-球囊(Door-to-baloon,D2B)時間為132分鍾。僅7%接受溶栓的患者D2N時間<30分鍾,22%的患者D2B時間<90分鍾。
早期預警、強化幹預,可以防止事件。預測手段包括解剖學、生物標誌物、血流儲備分數(FFR)、血管內超聲(IVUS)等。
他汀是唯一能夠有效控製甚至逆轉斑塊的藥物,堅持他汀治療可以預防斑塊進展,而抗血小板治療在心血管一級和二級預防中的地位也舉足輕重。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是冠心病治療的最有效手段,可減少50%以上的冠心病死亡。
目前的預防主要著眼於對可變的危險因素進行控製,包括久坐、飲食、吸煙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肥胖、高脂血症、糖代謝異常、高血壓、代謝綜合征等病理或疾病狀態。對於危險因素幹預,重要的是監測和達標。
老年前列腺疾病與心血管疾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泌尿科金傑教授介紹了老年前列腺增生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問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原發性高血壓、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發生和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並且有共同的發病機製。
金教授指出,夜尿可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並破壞血壓的節律,進而增加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發生率。重度的下尿路症狀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明顯增高。
老年冠心病優化治療策略
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喬樹賓教授闡述了老年冠心病經皮冠脈介入治療(PCI)或藥物治療的優化策略。
喬教授指出,對於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藥物治療是基石,PCI可以進一步改善預後。應遵循個體化原則,充分評估患者的獲益/風險,慎重選擇治療策略。如選擇介入治療,藥物洗脫支架(DES)較裸金屬支架(BMS)獲益更明顯,尤其是降低再血管化率。由於老年人預期壽命下降和合並病多,在選擇治療策略時,更傾向於注重健康狀態和提高生活質量。
老年STEMI直接PCI較溶栓可更進一步改善預後,越早再灌注,臨床獲益越大。急性冠脈綜合征(ACS)合並心源性休克患者傾向PCI治療。老年STEMI患者,目前傾向選擇DES。但應結合臨床和病變特征,如高齡(>80歲)、大血管短病變、血栓負荷重、不能堅持長期服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的患者應考慮置入BMS。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不穩定性心絞痛(UA)患者應進行危險分層,高危患者主張早期介入治療,中低危患者可首先給予強化藥物治療,擇期行PCI。
對於選擇何種血運重建方式,喬教授指出,評價PCI和冠脈搭橋術(CABG)的相對風險和獲益,對於確定最合適的血運重建方式十分關鍵。PCI改善近遠期預後與CABG無差異,或甚至略優於CABG,但再次血運重建率仍高於CABG,尤其是合並糖尿病的患者。
老年患者行PCI時,應在術前充分評估患者的臨床情況及風險,盡可能經橈動脈完成。完全性血運重建和一次完成最理想,但不完全性血運重建或分期介入常用。要盡可能置入DES,但對於高齡、大血管、出血風險高、藥物依從性差的患者須置入BMS。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