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東方會2012:靜脈血栓形成機製新解

作者:張麗麗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2-05-28
導讀

2012年5月25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的第六屆東方心髒病學會議的肺循環及相關疾病論壇上,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王樂民教授介紹了靜脈血栓形成(VTE)的臨床現狀,並介紹了有關VTE發生機製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理念。

inserted image

  2012年5月25日,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召開的第六屆東方心髒病學會議的肺循環及相關疾病論壇上,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王樂民教授介紹了靜脈血栓形成(VTE)的臨床現狀,並介紹了有關VTE發生機製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理念。

  VTE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DVT)、肺栓塞(APE)和慢性血栓性肺動脈高壓(CTEPH)。VTE的特點是隱蔽性、發生頻繁性和致命性,這種疾病難以早期診斷,易漏診、誤診,患者猝死率超過10%。獲得性VTE的危險因素包括:創傷、製動、惡性腫瘤、心功能衰退、口服避孕藥、手術、增齡、妊娠、腎病綜合征等。

  美國胸科學會(ACCP)從1995年起推出了VTE診斷治療及預防指南,截至2012年最新版,已連續推出了9期,內容也不斷更新。ACCP連續多年在製訂VTE預防指南中提出外科手術患者的危險因素,采用不同的物理學方法進行預防,通過增加靜脈血液流速,和(或)采用低分子肝素、口服華法林、Ⅹ因子抑製劑等方法抗凝。

  然而,美國的統計結果表明,盡管大部分患者(84%)部分或完全按指南方案執行,VTE預防患者組臨床症狀性VTE的發生例數並未降低反而逐年增加。

  目前,針對VTE臨床存在很多困惑和無法解釋的問題。為什麼同樣危險分層的術後患者在類似外部環境下,有的發生DVT/PE,而大多數人並不發生?為什麼PE隨年齡增加而發病率增加?為什麼惡性腫瘤患者發生DVT/PE的比例居高?為什麼急性血栓為白色血栓,而急性DVT/PE為紅色血栓?為什麼DVT/PE患者連續應用華法林抗凝治療,D-D二聚體也控製在較好的區間,而部分患者的肺動脈壓力仍然在逐步升高,最終發展為慢性栓塞性肺動脈高壓?

  王樂民教授從SARS感染的病理學研究和細胞學研究獲得啟發,提出了一個新觀點,即VTE是與感染、免疫功能紊亂相關的疾病,病毒感染有可能是VTE的重要病因。他指出,臨床術後按不同危險分層的預防方案中的感染內容應重新加深認識,病毒感染可對VTE病因學和病理生理學做出合理性詮釋。目前,王教授團隊的研究已有多篇在國際雜誌獲得發表。這對於VTE的臨床診斷、預防策略的調整可提供一種新的思維方法。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