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第6屆東方心髒病學會議采風

作者:王娣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2012-06-04
導讀

         5月24~27日,第6屆東方心髒病學會議(OCC 2012)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議盛況空前,設16個分會場,學術演講400餘人次,專題會70餘場次。來自全球15個國家、地區的5000名專家和醫生參會。

關鍵字:  東方會 | TAVI | 心衰治療 | PCI 

inserted image

 

  5月24~27日,第6屆東方心髒病學會議(OCC 2012)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議盛況空前,設16個分會場,學術演講400餘人次,專題會70餘場次。來自全球15個國家、地區的5000名專家和醫生參會。

  5月25日的開幕式由大會執行主席沈衛峰教授主持,大會主席葛均波院士在致詞中,列舉了一些引人入勝的“新意”和“亮點”,如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FFR)指導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及複雜病變PCI手術現場轉播、結構性心髒病治療策略的革新、頑固性高血壓介入療法(經皮導管射頻消融去腎交感神經術,RDN)、抗栓新選擇等。眾多精彩的並行會場令參會者難於抉擇,本報記者擷取一二與讀者分享。

  HDL-C:冰火兩重天

  被寄予厚望、一度研究大熱並占據媒體頭條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調脂途徑近來接連遭遇重挫,繼Torcetrapib“折戟”、AIM-HIGH研究“早夭”之後,今年5月7日,羅氏公司宣布因對dal-OUTCOMES研究中期分析未顯示Dalcetrapib“有臨床意義的療效”,而叫停該研究及dal-HEART計劃內的所有研究。

  以HDL-C為靶點的調脂之路還有希望嗎?或許是因對該問題的疑惑和關注,參會者湧向5月25日下午的“動脈粥樣硬化”(AS)專場。

  北京阜外醫院李建軍教授在題為《為什麼HDL-C不作為治療靶目標》的演講中,對此作了深入分析。援引大量基礎和臨床研究結果,李教授對HDL-C與心血管風險的一些觀念作了重新審視和分析(表)。

inserted image

點擊大圖

  TAVI:明天會更好

  葛均波教授在題為《經皮瓣膜置換術的現狀與展望》的演講中,介紹了全球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TAVI)發展的現狀。

  目前全球超過5萬例患者接受了TAVI。對來自歐洲國家的6項大型登記研究結果彙總分析顯示,TAVI操作成功率高達93.8%~98.4%,患者30天和1年生存率分別為82.2%~92.9%和76.1%~84.2%,考慮到接受手術的絕大多數為高危患者,這樣的生存率是可以接受的。並發症中除起搏器置入比例較高之外,其他發生率都較低。

  在美國心髒病學會(ACC) 2012年會上,來自12國44個中心的登記研究ADVANCE也顯示了令人鼓舞的結果。1015例患者中,30天和6個月的總死亡率(4.5%和12.8%)和心髒病死亡率(3.4%和8.4%)均令人較滿意,特別是30天大卒中發生率僅為2.9%。葛教授同時指出,由於導致卒中的原因是鈣化的瓣膜組織撕裂後脫落堵塞血管、而非血栓所致,當下仍沒有理想手段阻止其發生,這也是目前亟待研究的技術環節。

  葛教授簡要介紹了他的團隊完成的3例TAVI隨訪結果(1例隨訪18個月、2例隨訪12個月),患者未發生腦梗死、心肌梗死、新發傳導阻滯等不良事件,瓣膜工作狀態良好、跨瓣壓差穩定(1例發生瓣周漏的患者病情未繼續惡化)、所有患者紐約心髒學會(NYHA)分級均提高1級。

  展望TAVI的前景,葛教授指出,盡管2012年美國多學會專家共識仍將TAVI的適用人群嚴格限定為“嚴重症狀性三葉式鈣化性主動脈瓣狹窄、外科手術禁忌”患者,但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器械的改進,將來有望用於中危、甚至低危患者。今年朗格(Lange)等在《美國心髒病學會雜誌》發表的研究顯示,在年輕、低危患者中,TAVI的死亡率和心血管事件發生率更低,患者有更大的臨床獲益,為此提供了令人鼓舞的證據。

  心衰治療: 回首來時路

  美國香農(Shannon)教授的主旨演講回顧了心衰治療發展史。

  自18世紀以來的近兩百年裏,心衰藥物僅止步於洋地黃和利尿劑。

  過去30年間,以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係統(RAAS)抑製劑和交感神經抑製劑為代表的心衰“神經激素”療法成為心衰領域的重大突破和心衰治療的基石,但遺憾的是,目前其他神經激素療法的探索(血管加壓素拮抗劑、內皮素拮抗劑、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鈉尿肽、黃嘌呤氧化酶抑製劑、促紅素等)都以失敗告終。

  過去10年,以心髒再同步化治療(CRT)、除顫器和左室輔助裝置(LVAD)為代表的器械治療逐漸興起,但須嚴格選擇患者。而在藥物治療方麵的進展僅有肼苯噠嗪和硝酸鹽類。

  展望未來,心肌代謝調節和心肌能量製劑、基因療法及心肌替代治療值得期待。香農教授特別提到腸促胰素在降低心肌胰島素抵抗方麵的作用。早在2006年,索科斯(Sokos)等在一項先導性研究中,就初步證實胰高血糖素樣肽(GLP)-1治療慢性心衰的效果和安全性。研究提示,GLP-1連續10周皮下注射,較標準治療改善了Ⅲ/Ⅳ級心衰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LVEF)、6分鍾步行距離和生活質量,且該效應在缺血/非缺血性心衰和糖尿病/非糖尿病患者中均存在。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