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一教授曾講過一個故事:一位病人做完支架後,醫生說做得很好,通過檢查沒有發現症狀,但病人回去後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說支架在心髒裏響,醫生不相信。
胡大一教授曾講過一個故事:一位病人做完支架後,醫生說做得很好,通過檢查沒有發現症狀,但病人回去後每天晚上都睡不著,說支架在心髒裏響,醫生不相信。
後來,這名醫生自己也得了心肌梗死,放了支架後,才知道晚上一個人的時候,支架真的在心髒裏響。
看來,聽懂支架的“歎息”,並非易事。對於一名醫生來說,如果不是親身經曆,也許永遠不會相信患者的說法。
其實,道理很簡單:病在患者身上,感覺好不好,患者最有發言權。不是因為醫生認為手術很成功,患者就不應該難受了。
教科書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在疾病的感受上,患者永遠是最權威、最有發言權的“專家”。
醫患之間,最難的是換位思考。
醫生在觀察,病人在體驗,一個“站在床旁”,一個“躺在床上”,感受怎能相同?
多年前,北京軍區總醫院外科專家華益慰胃癌晚期,做了三次手術,胃全部切除。在彌留之際,他渾身插滿管子,不能進食。
他告訴同事,自己做了一輩子胃癌手術,原以為切得越幹淨越好,此時才明白病人有多麼痛苦。對於晚期胃癌病人來說,哪怕保留一點點胃,生活質量也會高得多。
從病本位醫學的角度來看,一個人隻要生理指標正常,就是健康的。但是,人畢竟不是機器,而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高級生命。
從人本位醫學的角度看,病人的感受是第一位的。醫生必須高度關注病人,尊重病人的感受,而不能隻關注疾病本身。
近年來,很多醫療糾紛都有一個共同特點:一個手術完成後,患者主觀感受很不好,而醫學檢查未見異常,醫生認為很成功。
事實上,客觀指標並不能完全替代主觀感受。很多醫生隻是一門心思治病,並且認為治療必然有痛苦,病人就該忍受。事實上,有的痛苦是病人無法忍受的,這就直接導致病人對治療效果產生懷疑。
由於缺乏共同的判斷標準,醫患之間很容易發生衝突。
美國社會學家Jimmie Holland認為,醫者有四個“救生圈”:技術魅力、人格魅力、溫暖陪伴、靈魂撫慰。
技術“救生圈”固然重要,其餘三個人文“救生圈”更不可或缺。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