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

聶紹平教授:急性心梗救治麵臨的5大挑戰

作者:cath 整理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15-06-24
導讀

2015年6月23日,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與心在線共同舉辦的“心學院·媒體體驗營”第一期活動,走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症中心”,聶紹平教授以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為參會的40餘位媒體記者上了生動的一課。

在2001到2011年的10年間,心肌梗死住院人數翻了5倍,但院內死亡率卻沒有改變。與之相對的是,北京市急性冠心病事件院外死亡人數是院內死亡人數的2.61 倍,占總急性冠心病死亡的72.28%,25-45歲急性冠心病院前死亡占總死亡的95%,其中64.8%發生在家中。這兩項調查數據無疑證明了當患者突發急性心梗時急救的重要性。【專題:心髒急救知識

目前,歐美指南均要求從初次醫學接觸到血管開通時間應控製在120分鍾以內,門-球時間不超過60分鍾。但是,我國門球時間普遍超過120分鍾,“與歐美相比,我們至少慢了60分鍾。”

2015年6月23日,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與心在線共同舉辦的“心學院·媒體體驗營”第一期活動,走進“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急診危重症中心”,聶紹平教授以一連串觸目驚心的數字為參會的40餘位媒體記者上了生動的一課。聶教授介紹,目前中國心梗急救麵臨以下五大挑戰:

一、患者就診延遲。心肌梗死死亡七成以上發生於院前,導致患者就診延遲的可能原因如下——糾結於醫療保險的覆蓋問題;沒有快速識別疾病;糖尿病患者,血管病變嚴重;嚐試自行治療,耽誤了就診;地理位置偏僻,轉運慢;患者為女性,症狀不典型;不願打擾別人請求援助等。

二、急救體係尚待健全。中國僅有1/4的患者通過急救醫療係統(EMS)轉運,增加轉運途中風險。另外,現有指南一致認為,急性心肌梗死應選擇有直接PCI或急診介入治療能力的醫院首診,即便到達沒有急診介入能力的醫院,也應盡快轉診到有急診介入能力的醫院。然而,很多自行轉運的患者多選擇就近醫院,僅1/5根據急救資質選擇醫院。首診醫院選擇不當也是導致係統延誤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早期再灌注治療的比率較低。在中國,心梗患者接受再灌注治療的比率僅占5成,但在歐洲發達國家(如英國、荷蘭、芬蘭等),全社會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療率都在80%以上,心肌梗死院內再灌注治療率甚至達到100%。

四、院內再灌注治療時間普遍不達標。僅有7%的溶栓患者能達到從入院到溶栓開始時間(D2N)≤30分鍾,僅有22%的直接PCI患者能達到從入院到球囊擴張時間(D2B)≤90分鍾。

五、PCI中心設施、團隊和服務模式的改善。

麵對上述五大挑戰,聶教授認為,歐美發達國家救治模式和理念的變化值得我們借鑒,即轉運模式從就近轉運變為優先轉運;救治模式從藥物治療變為早期介入;救治體係由單一科室向胸痛中心轉化;救治時間的衡量標準由門-球時間變為總缺血時間。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