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虹 王江 張衛 鄭宏(執筆人/負責人)孟盡海 洪毅 郭曲練 喻田 薛榮亮 、概述 橈動脈是最常用的動脈穿刺部位,通常選用左側橈動脈。腕部橈動脈在橈側屈腕肌腱和橈骨下端之間縱溝中,橈骨莖突上下均可摸到橈動脈搏動。由於此動脈位置淺表、相對固定,因此穿刺置管比較容易。此外,腋、肱、尺、股、足背和顳淺動脈均可采用。橈動脈穿刺置管前需常規進行Alien試驗,以了解橈動脈阻斷後來自尺動脈掌淺弓的側支
作者:馬虹 王江 張衛 鄭宏(執筆人/負責人)孟盡海 洪毅 郭曲練 喻田 薛榮亮
—、概述
橈動脈是最常用的動脈穿刺部位,通常選用左側橈動脈。腕部橈動脈在橈側屈腕肌腱和橈骨下端之間縱溝中,橈骨莖突上下均可摸到橈動脈搏動。由於此動脈位置淺表、相對固定,因此穿刺置管比較容易。此外,腋、肱、尺、股、足背和顳淺動脈均可采用。橈動脈穿刺置管前需常規進行Alien試驗,以了解橈動脈阻斷後來自尺動脈掌淺弓的側支分流是否足夠。
二、適應證與禁忌證
(―)適應征
略
(二)禁忌證
1.Allen實驗陽性者。
2.穿刺部位或附近存在感染、外傷者。
3.凝血功能障礙,機體高凝狀態者。
4.有出血傾向或抗凝治療期間者。
5.有血管疾患者如脈管炎等。
6.手術操作涉及同一範圍部位。
三、操作
(一)準備工作
1.動、靜脈留置針,成人選用18-20G(小兒22G,嬰兒24G)。
2.固定前臂用的托手架及墊高腕部用的專用紗布卷。
3.消毒用碘伏棉簽或鋪無菌洞巾。
4.無菌肝素衝洗液(2.5~5U/ml肝素)。
3.測壓裝置及測纛工具,包括三通開關、壓力換能器和監測儀等。
(二)具體操作
患者常采用仰臥位,左上肢外展於托手架上,穿刺者位於穿刺側,患者手臂平伸外展20°~30°,,手掌朝上,手指指向穿刺者,將塑料小枕放置患者.腕部,使腕關節抬高5~8cm,並且保持腕關節處於過伸狀態。穿刺時將穿刺者左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自穿刺部位由遠至近依次輕放於患者橫動脈搏動最強處,指示患者橈動脈的走行方向,食指所指部位即為穿刺的“靶點”,穿刺點在摘骨莖突近端0.5cm即第二腕橫紋處,感覺動脈搏動。三指所指線路即為進針方向。
1.直接穿刺法:摸準動脈的搏動部位和走向,選好進針點,在局麻下或全麻誘導後用20G留置針進行橈動脈穿剌。針尖指向與血流方向相反,針體與皮膚夾角根據患者胖瘦程度而異,一般為30°~45°,緩慢進針,當發現針芯有回血時,再向前推進l~2mm,固定針芯,向前推送外套管,後撤出針芯,這時套管尾部應向外搏動性噴血,說明穿刺成功(圖3-1)。
2.穿透法進針點、進針方向和角度同上。當見有回血時再向前推進5mm左右,然後撤出針芯,將套管緩慢後退,當出現噴血時停止退針,並立即將套管向前推進,送人時無阻力感且噴血,說明穿刺成功(圖3-2)。
四、注意事項
1.穿刺前應評估近端動脈搏動以證實沒有血栓形成。
2.確定穿刺部位是操作成功的關鍵,末梢循環不良時,應該更換穿刺部位。
3.注意無菌操作,管理好動脈通道,盡量減輕動脈損傷,經常用肝素鹽水衝洗動脈(或用肝素鹽水加壓至300mmHg持續衝洗),發現血凝塊應抽出,不可注入。
4.測量取血時盡量不讓空氣進入連接管路和血樣,若有少許空氣進人,在拔針後要立即排盡。
5.注意觀察,及時發現血管症攣、血栓、巨大血腫等並發症,一旦發現血栓形成和遠端肢體缺血時,必須立即拔除測壓導管,必要時可手術探查取出血凝塊,挽救肢體。
五、並發症及處理
1.血栓形成持續衝洗裝置可減少栓塞的機會。
2.局部出血和血腫形成穿刺置管成功後拔除穿刺針,局部壓迫止血3~5min。
3.感染一般保留>4天應拔除測壓套管,術後發現烏部有炎症表現時,應及時拔除。
附件:Allen試驗
1.將患者手腕置於卷起的布墊或沙袋上,手掌向上,用力握拳。
2.檢査者用手指在腕部用力壓迫橈動脈和尺動脈,使其停止搏動。
3.數秒鍾後伸開患者手指,此時手掌因缺血而顏色變白。
4.壓迫尺動脈的手指抬起,手掌立即變紅,此乃陰性反應,說明尺動脈供血良好,橈動脈穿刺取血安全可靠;手掌7秒鍾內不能變紅為陽性反應,說明尺動脈功能不良,不可在橈動脈穿刺取血,尤其不能放置動脈導管,否則一旦橈動脈發生栓塞可引起手壞死。(手掌轉紅時間:正常人5~7S,平均3s,<7s表示循環良好,8〜15s屬於可疑,>15s血供不足。>7s屬於Allen試驗陽性。)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