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水平異常是心血管病發生中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曆年長城會的熱點議題。在昨天“對調脂治療的再認識”專場,多位專家圍繞調脂治療進行了闡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陳紅教授為大家帶來的題為“LDL-C,越低越好嗎?”的報告備受參會者關注。
血脂水平異常是心血管病發生中的重要危險因素,也是曆年長城會的熱點議題。在昨天“對調脂治療的再認識”專場,多位專家圍繞調脂治療進行了闡述。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陳紅教授為大家帶來的題為“LDL-C,越低越好嗎?”的報告備受參會者關注。
陳紅教授介紹,100多年前俄國病理學家Antischkow首先提出膽固醇參與動脈粥樣硬化(AS)的發生發展,其後動物實驗、流行病學研究、人體幹預試驗均證實膽固醇是AS的危險因素,降低循環中膽固醇水平成為近代AS防治的重要策略。基於包含17萬患者的26項隨機對照試驗(RCT)的薈萃分析顯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每降低1 mmol/L,5年內冠心病主要事件降低22%。IMPROVE-IT研究顯示,LDL-C降至53.2 mg/dL仍可較LDL-C為69.9 mg/dL的人群進一步獲益。近年來相關指南中LDL-C的靶目標也由130 mg/dL降至70 mg/dL。隨著包括PCSK9抑製劑在內的新型強效降LDL-C的藥物應運而生,人們有能力把LDL-C降得更低,但對於整體健康而言,LDL-C的合適水平仍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盡管LDL-C的最低安全閾值並無明確答案,但理論上不應該“越低越好”。首先,膽固醇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物質,除神經元細胞外人體每一個細胞都合成膽固醇。其次,大腦的形態和功能需要膽固醇。人體膽固醇總量的23%在大腦內,主要存在於神經髓鞘,另外也存在於神經元和星形膠質細胞中,發揮維護腦細胞複雜形態和突觸傳導的功能。雖然循環中的LDL-C無法進入腦組織,但降低循環LDL-C的藥物可以。所以,在降低循環LDL-C水平的同時不可避免要幹擾腦組織膽固醇代謝。
最後,陳教授指出,“LDL-C越低越好”這一假設目前還缺乏支持依據,但在一定範圍內“LDL-C低一些好”是公認的。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