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圖文並茂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上)

作者:伊文 來源:醫脈通 日期:2016-01-04
導讀

         雖然距離ARDS的首次描述已經過去了近50年,但其最佳定義仍存在爭議。

  1967年,Ashbaugh及其同事報告了12名肺部疾病患者,這些患者發生急性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症。shbaugh等人首次描述了後來稱之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如圖1)的疾病,氧從肺泡轉運到肺毛細血管的過程出現嚴重障礙(初始的名稱為“成人呼吸 窘迫綜合征”,後來改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因為這一綜合征在成人及兒童中均可發病。)然而,雖然距離ARDS的首次描述已經過去了近50年,但其最佳定義仍存在爭議。

  圖1

  1994年,美國-歐洲共識會議(AECC)製定的ARDS定義,通過引入和定義“急性肺損傷”這一概念,標準如下:

   急性呼吸衰竭,PaO2/FiO2 <300 mmHg(無論PEEP如何)

   胸片雙側浸潤影

   肺動脈楔壓(PAWP) <18 mmHg

  除PaO2/FiO2 <200 mmHg外,AECC定義的ARDS與ALI相似;因此,可以根據低氧血症的程度區分ARDS與ALI。

  柏林標準(Berlin Criteria)

  AECC的新定義發表後,臨床醫生對於某些沒有描述或詳細敘述的問題產生了困惑,例如如何定義“急性”,肺損傷的病因及不同機製,PEEP水平的使用,以 及影像學標準缺乏特異性。為解決上述問題,2011年,在美國胸科學會(ATS)的支持下,歐洲危重病醫學會(ESICM)在柏林召集了國際專家組 會議,製定了ARDS的柏林定義(“柏林標準”,“柏林定義”),關注於定義的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及客觀性。

  新柏林標準的最基本內容如下:

   “急性”定義為不超過1周

   術語ALI及PAWP被刪除

   需要在一定的PEEP水平下計算PaO2/FiO2比值

   T 根據PaO2/FiO2比值劃分ARDS三個級別(輕度,中度和重度)

   胸片標準以改進可靠性

   排除心髒引起的雙側浸潤影較易排除

   需注意重要數值“100”和“200”。重度ARDS的PaO2/FiO2比值< 100,而輕度ARDS患者的PaO2/FiO2 >200。

  病理生理

  肺上皮細胞損傷引起ARDS。雖然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是ARDS患者出現富含蛋白的肺水腫的前提條件,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程度的肺上皮細胞損傷,單純的肺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通常不足以導致ARDS 。

  肺上皮細胞損傷經曆三個階段。在第一階段,即急性期或滲出期(如圖3),肺泡被水腫物質充填,表現為炎症、肺水腫和毛細血管滲漏。從而導致頑固性低氧 血症及肺順應性降低。在某些患者,急性期在4-7天內緩解。其他患者可能進展到第二階段,出現纖維化肺泡炎,表現為持續性低氧血症。從而導致肺順應性及肺動脈高壓進一步惡化,並持續1-2周。在第三階段,可見患者疾病恢複,低氧血症逐步改善,很多存活者表現為影像學異常完全緩解,肺功能恢複正常。

  圖3顯示了ARDS的早期增殖期。注意2型肺泡上皮增生,肺泡間隔增寬,間質成纖維細胞增殖。

  圖2

  圖4示ARDS的滲出期。注意早期的透明膜形成,以及肺泡上皮細胞消失。

  圖3

  圖5為20倍放大的照片顯示亞急性ARDS。注意圖中心的肺泡表麵有透明膜,而且中心的左側和右側有增殖的成纖維細胞。

  圖4

  流行病學、病因和預後

  由於定義差異較大,地域和研究人群的差別,ARDS的準確發病率及患病率並不清楚。在美國,過去數十年間ARDS的發病率可能增加,但住院死亡率率 (38.5%)並未顯著改善。60天病死率隨時間推移有所改變。國立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的ARDS協作網 (ARDSnet)的試驗數據顯示,60天病死率從1996-1997年的36%下降到2004-2005年的26% 。近期更多的ARDSNet數據報告成年患者60天死亡率為22%。

  發生ARDS的最常見危險因素為嚴重膿毒症(79%),可以是肺或肺外來源。其他危險因素包括誤吸、毒物吸入、肺挫裂傷和急性胰腺炎。環境及遺傳因素可能影響患者對ARDS的易感性及其嚴重程度,近年來已經成為主要的研究方向;這些因素包括長期飲酒、吸煙、糖尿病以及入院前抗血小板治療。另外,死亡的危險因素包括高齡、免疫功能抑製、疾病嚴重程度及存在膿毒症。

  圖6顯示斑疹傷寒患者的ARDS

  圖5

  ARDS發病的可能機製為“多重打擊模型”(圖6),一係列易感因素結合多重打擊(例如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及治療)一起誘發了鏈式反應,引起初始肺損傷進展到輕、中或重度ARDS 。

  發展為ARDS的遺傳危險因素並未進行完全研究。

  圖6

  下接:圖文並茂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下)

  本文通編譯自: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 Complex Clinical Condition.Medscape.2015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