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國家發改委等4部委出台《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要求“重點提高診療、手術、康複、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不少省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後,針刺價格依然超低。本報記者對部分省市三級中醫醫院針刺價格進行調查後發現:河北每5個穴位10元,天津每人次45元,浙江小於等於20個穴位每針4元、大於20個穴位每人次81元。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實行價格雙軌製:公立醫院執行的是政府指導價,民營醫院執行的是市場調節價。民營醫院針灸一次100元,某些特色針法高達上千元,公立醫院成了針灸“
2016年,國家發改委等4部委出台《推進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意見》,要求“重點提高診療、手術、康複、護理、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醫療服務價格”。不少省市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後,針刺價格依然超低。本報記者對部分省市三級中醫醫院針刺價格進行調查後發現:河北每5個穴位10元,天津每人次45元,浙江小於等於20個穴位每針4元、大於20個穴位每人次81元。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實行價格雙軌製:公立醫院執行的是政府指導價,民營醫院執行的是市場調節價。民營醫院針灸一次100元,某些特色針法高達上千元,公立醫院成了針灸“價格窪地”。
針灸價格與醫療服務項目的難度相關。《全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規範》為所有項目規定了技術難度係數和風險係數。中國民間中醫醫藥研究開發協會會長陳珞珈介紹,針灸取穴需要深厚的理論與技術功底。但在《規範》中,中醫66%的項目風險係數為0—39,西醫63%的項目風險係數為40—79。中醫項目難度和風險係數低,會影響對中醫項目價格的製定。
根據對全國18個省347家不同級別公立中醫醫院的調查發現,《規範》所列的全部中醫醫療服務項目,49%的被調查地區未納入醫保報銷目錄。未納入項目多以推拿類、針灸類項目為主;即便納入醫保的項目,還規定了不少限製支付條件,讓服務項目變得殘缺不全。
價格改革是醫改的一塊“硬骨頭”。根據醫改確定的目標,到2020年,逐步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製,基本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專家建議,針灸服務價格調整應堅持醫保、醫藥、醫療“三醫聯動”原則,讓針灸價格回歸應有的軌道。
大師已去後繼乏人
針灸服務價格低廉是一把“雙刃劍”,在減輕患者看病負擔的同時,也影響了從業人員的積極性
64歲的張女士長期居住在美國伊利諾伊州。有一次,張女士頭頂持續疼痛,局部起皰疹,在美國西北大學醫院就診,50多天花了5萬美元,沒有消除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折磨。回國後,她來到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治療,一個多星期僅花了不到200元,就基本消除了疼痛。神奇的針灸讓這位久居國外的老人感歎不已。
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王麟鵬說,帶狀皰疹俗稱“串腰龍”,中醫稱為“蜘蛛皰”“纏腰火丹”“蛇串皰”。現在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治療帶狀皰疹及後遺神經痛,主要傳承該院已故名老中醫“金針”王樂亭的“截法”。
針灸服務價格低廉是一把“雙刃劍”,在減輕患者看病負擔的同時,也影響了從業人員的積極性。針灸科在各醫院都是成本低、占地多、收益低的科室,每接診1名僅用針灸治療的患者,醫院都要倒貼錢。因此,針灸科不受醫院待見,也不受中醫畢業生待見。年輕人看到針灸醫生的待遇低,不願從事相關工作,不少人棄針從藥。業內人士評價針灸界的現狀是:機構萎縮,人才外流,病種縮小,效益滑坡。
“伏羲製九針”,即镵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和大針。“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如今臨床應用最多的是毫針,不少傳統絕學在不斷流失。以刺髎療法為例,其療法以經絡學說為指導,用三棱針、小針刀等器具點刺某些穴位以治療疾病。這種療法不僅用於小兒高熱驚厥、成人中風昏迷等急危重症的救治,還可用於近百種病症的治療,但能在臨床上應用的醫生越來越少。
“針所不為,灸之所宜,用針莫忘灸。”已故國醫大師裘沛然曾經提醒說,與針法相比,灸法難掩臨床的冷落。不少人對灸法知之甚少,更不知有哪些臨床適應症。有些人認為炙法是一個溫熱刺激的問題,對其機製研究特別欠缺。
針灸貌似簡單,其實是技術含量很高的醫術,奧妙無窮。同樣的毫針,同樣的穴位,一般醫生的手法與老專家相去甚遠。王麟鵬說,中醫針灸作為實用醫療技術,如特殊針刺手法、特定穴位認知以及特殊針灸器具使用等,在書本上很難學到,隻能由掌握者口傳心授,手把手地去教。以火針為例,燒針不紅、針刺時間過長、進針角度把握不好、出針後沒有按壓針孔等都會影響臨床療效,患者還容易被灼傷。
針灸專家王雪苔、賀普仁、程莘農、郭誠傑和張縉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如今,王雪苔、程莘農、賀普仁已經去世,針灸技法麵臨著後繼乏人的尷尬。據統計,中醫從業人員是西醫的1/10,針灸從業人員是中醫人員的1/10,隻有5萬人左右。
世界針灸聯合會主席、中國針灸學會會長劉保延認為,針灸人才隊伍麵臨斷層之憂,應當重點培養專業技師。以前我國側重於培養針灸醫師,而不重視培養針灸技師。中醫針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因此要放低“門檻”,加大針灸技師的教育和培養,適應日益增長的臨床需要。
針灸“複活”有待創新
借用最新科技助力,中醫針灸包括火針在內,應用領域將會不斷拓寬
劉保延曾在芬蘭做過針灸學術講座。講座結束後,一位觀眾請劉保延為兒子拉爾森治病。孩子手指上長包,在當地醫院切除後,另一個手指上又長出包來。連切兩個手指後,第三個手指長出雞蛋大的新包,如果再切,就要把整個手臂切除。劉保延請拉爾森來中國治療,由當時的北京中醫醫院針灸科大夫賀普仁為他診治。賀普仁用粗火針在包上紮了6針,還紮了足三裏、曲池等幾個穴位。一個多月後,拉爾森手上的包變軟變小,回國後沒有再犯過病。
劉保延說,這是20多年前的往事,拉爾森治療過程被當地電視台全程跟蹤,在芬蘭引起很大反響。如今,針灸在歐美國家越來越受青睞。
“中醫針灸是鮮活的,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對它最好的保護就是在實踐中發揮作用。”劉保延說。針灸理論體係核心源於《黃帝內經》,近代大量研究結果很少回歸並補充到針灸理論體係中,一些源於現代醫學的研究結果也沒被納入針灸理論體係。針灸需要傳承,更需要創新。
王麟鵬說,賀普仁紮火針時,夾著針靠近酒精燈,緊挨著患者,燒紅的針瞬間紮進穴位。其他人用火針都不如賀普仁療效好。之後成立的國醫大師賀普仁工作室,不僅研究火針的特殊材料,還知道如何把握好火候。火針最高溫度700多度,每隔0.1秒降100度。今後的火針可用電磁注射槍來代替,直接打到穴位裏,溫度更好控製,更容易掌控。借用最新科技助力,中醫針灸包括火針在內,應用領域將會不斷拓寬。
“中醫針灸學科的發展,亟須回歸到針灸理論的本源。”劉保延認為,中醫理論以藥物論治,而不是經絡論治。針灸用針的穴位是阿是穴,以痛為腧治療經筋病,根據人體經絡來治病。針灸是一種非藥物、體表療法,與中醫藥物療法應該是兩套不同的體係。針灸有其獨特的學科特色,應從原先的二級學科成為獨立的一級學科,形成獨立完整的學科體係。
“治病的正確順序是一針、二灸、三用藥。現在都反過來了。”劉保延說,藥能治病,亦能致病,無副作用的針灸應是治病首選。目前醫院裏隻有針灸科以“針”為主,其他科室應用很少,針灸綜合作用沒有得到發揮,今後應改變以療法分科的服務模式。
劉保延說,振興中醫藥,必須擦亮針灸這塊“金字招牌”。中醫國際化,針灸打先鋒。針灸易於普及,以針帶醫、以針帶藥、以針帶服務大有前景。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