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

第二前磨牙牙根縱裂一例

作者:王軒 鄭穎 來源:北京口腔醫學 日期:2020-01-21
導讀

第二前磨牙牙根縱裂一例

關鍵字: 磨牙 | | 牙根縱裂 | | |

2008年美國牙髓病學會將根縱裂定義為,發生於牙根部,起源於根尖向冠部延伸的縱向裂紋。有文獻報道,根縱裂是根管治療後牙齒被拔除的主要原因之一。Zadik等統計,在所有拔除的根管治療後牙齒中,根縱裂的發生率約為8.8%。目前,臨床對牙根縱裂的治療通常采用拔除的方法。但早期根縱裂通常比較隱匿,根據臨床症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很難明確診斷。我院牙體牙髓科接診的1例右上頜第二前磨牙根管再治療後出現根縱裂,早期與難治性根尖周炎難以鑒別,現報道如下。

1.病例資料

患者,女,49歲,2015年3月因右上後牙腫痛1個月就診,該牙曾於4年前在外院治療。臨床檢查:15充填物繼發齲壞,叩痛(+),PD:1~2mm,無明顯鬆動,頰側牙齦根尖區見竇道。X線片示:根充欠填,根尖周低密度影(圖1A)。診斷為:15慢性根尖周炎。行常規根管再治療(圖1B),2周後症狀好轉,竇道愈合。3個月後複查:主訴無不適,無竇道,X線片示根尖病變略有減小(圖1C)。25個月後再次就診,訴該牙1年來數次腫脹,3個月前曾因該牙腫痛於外院行CT檢查,外院醫生建議根尖手術或拔除,未行處理。檢查:15充填物完好,叩痛(+),不鬆動,頰側及齶側齦緣無紅腫,根尖區有針孔型竇道,捫診不適,未探及牙周袋,無咬合高點。X線片示:根充恰填,根尖周大麵積低密度影,近遠中根周膜間隙略有增寬(圖1D)。

圖1 右上頜第二前磨牙X線片A:治療前;B:根管再治療後;C:治療後3個月複查;D:治療後25個月

外院CT示:根充恰填,三維致密,未見明顯牙根折裂影像,根尖及牙根頰、齶側大麵積低密度影,頰側骨板根尖區開窗,齶側骨板僅餘根尖1/3(圖2)。臨床考慮患牙存在根管內感染控製不完善的可能,不排除根縱裂,試行根管再治療術。即:橡皮障隔離,顯微鏡下取淨根充物,未見明顯裂紋,可準確測得工作長度,ProTaper鎳鈦器械根管預備,3%雙氧水、5.25%次氯酸鈉衝洗,氫氧化鈣封藥2周,連續2次根管換藥,頰齶側竇道時消時腫。此時高度懷疑為根縱裂,向患者交代情況,建議手術翻瓣探查,患者要求直接拔除。拔除後見頰、齶側正中明顯縱裂紋,在根尖處連通,頰側止於釉牙骨質界,齶側止於釉牙骨質界下方3mm處,未見明顯移位(圖3)。

圖2 根管再治療後22個月CBCT圖像A:軸麵;B、C:冠狀麵;D:矢狀麵

圖3 拔除患牙後照片A:齶側麵;B:近中麵;C:頰側麵;D:根尖區

2.討論

根縱裂多見於中老年人,大部分集中在40~60歲,女性略多於男性,好發牙位為下頜磨牙,其次為上頜前磨牙。根縱裂目前尚無明確的診斷標準,發生早期比較隱匿,常表現為:患牙輕微的鈍痛,咬合疼痛。樁冠修複後的牙齒使用一段時間後,再次出現臨床症狀,或檢查時發現獨立存在的窄而深的牙周袋,反複不愈的竇道等,常引起醫生考慮根縱裂。X線片的表現多種多樣,可能為:典型的燒瓶樣改變,廣泛的牙周膜間隙增寬,垂直型骨吸收,根裂後移位等。

本病例的特點為,該患牙未行樁核冠修複,否認咬硬物史,未探及牙周袋,無冠方裂紋,無咬合高點,根管再治療時,可以準確測得工作長度,顯微鏡下未見裂紋。臨床表現與感染根管清理不徹底導致的難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相似。上頜前磨牙牙根形態為扁圓形,是根縱裂的好發牙位,兩次根管治療過程中器械對根管壁的切削,根充過程中的壓力可能是導致根縱裂的病因。因此,在根管清理過程中應盡量減少使用大錐度的器械過度預備,避免不必要的切削牙體組織。近期的大量研究表明,相較X線檢查,CBCT對根縱裂的診斷有著更高的精確性和敏感性。

因為根縱裂多發生在扁根的頰舌向平麵,早期的根縱裂引起裂紋周圍的骨吸收在X線片中常常無法顯示出,CBCT檢查表現出很大優勢。對於根縱裂,CBCT檢查為陽性的可信度非常高,但是CBCT未檢查出明顯裂紋的患牙,不能輕易排除縱裂的可能。本病例中,X線片僅顯示為根尖周陰影及牙根近、遠中根周膜間隙增寬。但CBCT檢查已顯示為明顯的根尖周及頰、齶側陰影,頰側骨板吸收且根尖開窗,齶側大量骨吸收,但由於裂紋較細而不能清晰顯示,且根充物周圍偽影的存在,因此並不能從CT中直接診斷根縱裂。

由於根縱裂缺乏明確的診斷標準,發生早期較為隱匿,易與根管治療失敗和牙周疾病相混淆。臨床醫生應綜合分析根管治療後牙齒的臨床表現,病程變化,做出合理的判斷,必要時行牙周手術翻瓣探查,以便及早發現根縱裂,早期拔除患牙,為種植修複提供更大的可能性。

原始出處:

王軒,鄭穎.第二前磨牙牙根縱裂一例[J].北京口腔醫學,2019,27(01):50-51.

分享:

相關文章

    評論

    我要跟帖
    發表
    回複 小鴨梨
    發表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