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生牙是指由於鄰牙、骨或軟組織的阻礙而隻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後也不能萌出的牙。阻生牙好發於上、下頜第三磨牙及上頜尖牙,第一磨牙阻生罕見,尤其是第一磨牙遠中水平阻生更為罕見。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在臨床中發現右下頜第一磨牙水平阻生患者1例,現報道如下。
阻生牙是指由於鄰牙、骨或軟組織的阻礙而隻能部分萌出或完全不能萌出,且以後也不能萌出的牙。阻生牙好發於上、下頜第三磨牙及上頜尖牙,第一磨牙阻生罕見,尤其是第一磨牙遠中水平阻生更為罕見。南昌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在臨床中發現右下頜第一磨牙水平阻生患者1例,現報道如下。
1. 病例報告
患者,男,10歲,2016年7月因右後牙未萌求治。無正畸治療史、拔牙史、全身係統疾病史,家族成員中無類似畸形。患者治療前口內像見圖1。
圖1 治療前口內像。A:上頜麵像;B:下頜麵像;C:右側像;D:正麵像;E:左側像。
臨床檢查:混合牙列,左側磨牙中性關係,前牙淺覆、淺覆蓋,右側側切牙反,下頜恒切牙及左下頜第一磨牙正常萌出,雙側下頜乳尖牙尚未脫落,下頜其餘牙齒未見,黏膜色澤正常(圖1)。
全景片及錐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維重建影像顯示:46牙胚存在,牙冠朝向遠中,且牙長軸與下頜骨下緣接近平行,遠中根發育約為根長2/3,近中根發育約為根長1/2且稍向下彎曲,近中根與45牙關係密切,下頜其餘牙胚正常(圖2、圖3)。
圖2 治療前全景片
圖3 治療前CBCT三維重建
經過綜合分析及考慮患者的意願,製定開窗-正畸協同治療方案,術前拔除尚未萌出的45牙為牽引46牙提供間隙,通過鑄造板將36、73、32、31、42、41、83牙連接成一整體,為牽引46牙提供支抗(圖4)。
圖4 矯治器初裝口內像。A:右側像;B:正麵像;C:左側像;D:下頜麵像。
46牙開窗並將舌側扣粘接於近中麵。用玻璃離子將鑄造板粘接在下頜,橡皮鏈通過83牙遠中的牽引鉤和46牙上的舌側扣相連,橡皮鏈牽引時對46牙產生一個順時針旋轉的作用力。術中牽引1個月時,見46牙產生順時針旋轉(圖5、6)。治療5個月時,46牙產生明顯的順時針旋轉,基本直立(圖7),由於此時下頜雙側乳尖牙脫落,下頜鑄造板無法固位,於是拆除矯治器,觀察隨診,待後期其餘牙齒萌出後行全口固定正畸矯治。
圖5 治療1個月口內像。A:右側像;B:正麵像;C:左側像;D:下頜麵像。
圖6 治療1個月全景片
圖7 治療5個月全景片
2. 討論
下頜第一恒磨牙一般在6~7歲時萌出,此時第二磨牙尚未萌出,因此萌出間隙充足且第一磨牙上方無乳牙阻力,故罕有阻生。有學者報道第一磨牙阻生率約為0.01%。第一磨牙阻生分為垂直位、近中位、遠中位、水平位及頰舌位,其中垂直位阻生占62.5%,近中阻生占19%,水平阻生占8.5%,遠中阻生占6%,頰舌位阻生占4%。
本病例為右下頜第一磨牙水平阻生,牙冠朝向遠中,牙根朝向近中,較為罕見。臨床中阻生牙的診斷定位至關重要,目前用於診斷阻生牙的影像學手段有根尖片、全景片和CBCT,前兩種是二維影像,具有圖像失真、重疊等局限性。CBCT提供了阻生牙的三維影像信息,通過三維影像可以清楚地確定阻生牙的位置、形態及阻生牙與鄰牙的位置關係等。因此通過CBCT可以確定阻生牙的牽引方向。
第一恒磨牙阻生的原因目前尚無定論,可能原因有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兩類。局部因素主要有:1)先天或後天因素引起的頜骨發育不足導致牙齒萌出間隙不足;2)外傷導致牙胚或頜骨異常;3)軟組織阻力過大,由於瘢痕等原因造成冠方阻力過大導致牙齒阻生;4)牙胚異位;5)牙齒萌出道改變等。
全身因素主要有:1)遺傳因素;2)顱鎖骨發育異常綜合征等。本病例無遺傳史、全身係統性疾病史、外傷史,且該磨牙上方牙齦顏色及質地正常,因此本病例阻生的原因可能為牙齒萌出道異常。阻生磨牙的治療方法包括以下幾種。1)外科手術助萌:當阻生磨牙位置正常、萌出間隙充足且具有一定的萌出潛力時,可考慮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去除其冠方軟組織阻力,使其自動萌出。2)開窗-正畸協同治療:若阻生磨牙存在位置異常或冠方存在骨阻力時則需開窗-正畸協同治療。3)正畸聯合自體牙移植:對於橫位、倒置或牽引方向受阻的牙齒,可通過外科手段將阻生牙或其他正常牙齒移植到缺牙區。4)若阻生牙存在牙根較短、牙冠及牙根形態異常、根骨粘連等情況時,可考慮拔除阻生牙。具體采用哪種方法要綜合考慮阻生牙的形態及位置、鄰牙的位置關係、患者的意願等。
本病例46牙為水平阻生,通過外科手術助萌的方式,阻生牙齒難以順利自動萌出。考慮到本病例46阻生牙齒牙根發育尚可,且根尖孔尚未完全閉合,仍有一定的發育潛力,因此本病例拔除尚未萌出且功能相對較弱的45牙,為46牙豎直提供空間,通過開窗-正畸協同治療保留功能相對較強的46牙。
原始出處:
孫傳璽,李誌華,周子琦.右下頜第一磨牙遠中水平阻生1例[J].華西口腔醫學雜誌,2019(01):106-108.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